针对中国来说,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有差别。总的来说是一个解体中的父系社会。
1.亲属关系。父系亲属与母系亲属的意义、地位、亲近程度的差别在减小。
2.姓、氏制度。汉族绝大多数已经不存在氏族(母系集团),“姓”通常是按照父系计算的。但是现在从母姓的比例在增加。严格来说,当代的从母姓案例中绝大多数仍然是父系制度的,因为母姓通常也是外公的姓而不是外婆的姓。但是,目前大城市从母姓的动机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招赘”以实现继嗣,变成了争取家庭地位的新手段(比如二胎随母姓)。因此,将来会有更多的并非父系制度衍生的从母姓现象。
3.继嗣制度。我国法律规定男女性在获得遗产中的地位平等。在部分落后地区,男性后代仍然在遗产继承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现象应该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消失。之前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当前虽然开放二胎但很多人不敢生的情况,为继嗣制度现代化作出了不少贡献。
4.婚后居住方式。从传统的从父居快速演变为新居、两可居、两方居。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急剧的人口流动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要注意的是,父系/母系的区别在于亲属关系制度、继嗣群的组成方式,跟经济、生产力水平等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本问题是“女权社会/男权社会”,则还需要涉及到对经济制度、权力分配的探讨。但既然本题只设计“母系/父系”,就没有此种讨论的必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