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焦作修武县按照“组织起来、联系起来、凝聚起来、活动起来、作用发挥出来”工作要求,通过“五化五力”有力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发展。
深化思想引领,增强工作“凝聚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先后组织学习培训、专题研讨、实践考察等活动20余场次,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活动全过程,使思想理论教育可观可感、有行有效,推进思想教育与统战工作互促互进,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爱党、爱国、诚实守信、创新奉献。强化“理论学习”引领——利用新联会微信群,“宁城统战”微信公众号,“每日一学”“他山之石”等学习平台,经常性推送统战工作动态,及时传送上级统战精神及县域发展趋势,不断增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意识。通过召开座谈会、茶话会20余次,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10余次,前往人民胜利渠、叠彩洞精神纪念馆、红旗渠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6次,不断增强广大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使命担当”引领——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四个优势”,先后组织会员走访20余家会员单位,开展30余次行业联谊交流活动,呼吁广大会员积极承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争做优秀“新联人”。
深化队伍建设,优化工作“组织力”。打造“新队伍”——调整充实人才队伍,完善新联会班子。6月15日组织召开修武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第一届第五次会员大会,新选任会长1名、副会长5名、常务理事4名,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班子,并在工作中不断吸收28名新的优秀会员企业加入组织,为新联会工作有效开展注入新血液、新能量。切实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政治安排,推荐30余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担任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10多名在县工商联组织担任职务,为他们事业发展、个人成长搭建了平台。建设“新架构”——以县委统战部为纽带,探索建立“1144”架构体系,构建工作联合体。即成立1个组织:成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制定章程、选举办法和联谊交友制度,增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打造1个平台:打造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双创”活动。划分4个组别:划分企业项目组、农林旅游组、中介新媒体组、社会自由职业组,发挥各自专业优势。组建4支队伍:组建“同心+法律服务队”“同心+文化服务队”“同心+旅游服务队”“同心+新媒体服务队”,定期开展各类惠民活动。构建“新体系”——按照统战主责、乡镇配合、村级延伸的工作思路,在8乡镇设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络点、实践创新基地,构建“新联会+基地(联络点)+社会组织”的三级组织体系,形成同频共振促工作、上下联动抓落实的组织合力。四是创建“新机制”。联合15家成员单位出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重点任务、各成员单位职责等,着力形成县委统一领导、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统战部门具体指导、行业部门归口管理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共同构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大家共同来做”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
深化活动载体,扩大工作“影响力”。聚焦“人心”——人心是最大的生产力,在聚焦人心方面,开展三类活动。开展统一战线“同心大讲堂”活动,进一步帮助会员理清发展思路、催生发展动力、增强发展信心。通过组织召开“凝心铸魂强根基 团结奋进新征程——助企纾困 建言献策 全力以赴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教育座谈会,进一步促进心灵契合,凝聚人心认同,助力修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后组织召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研讨会、创新示范基地观摩会等活动4场次,开展“理思路、谋发展、促提升”走访调研等各类活动10余场。聚焦“民心”——牢牢把握民心所向,做细微实事,创“出彩”品牌。开展“同心·微心愿”服务民生系列活动,帮助全县8乡镇773名困难学生实现微小心愿,为他们带去物质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鼓励。开展“以购代帮、爱心助农”活动,采取公益助农、爱心接力、以购代帮、电商直播等形式帮助菜农销售38万余公斤蔬菜,帮助解决蔬菜销售难题。助力“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现场接受群众就业指导、职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咨询约600人次,发放“就业登记指南”“失业保险待遇”等各类宣传资料3000多份,为百姓提供用工市场,为会员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聚焦“中心”——聚焦“优服务、解难题、促发展”主题,开展了四类活动。开展“我为发展献良策”活动。开通建言献策“直通车”、“建言献策大家说”专题研讨、考察交流等活动,收集意见建议、社情民意30余条,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为修武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发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好声音。开展“我为发展解难题”活动。建立完善“助企发展直通车”工作机制,面对面听取会员企业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常态化坚持“三个一”(一个问题、一个清单、一个机制)工作机制,建立问题台账并针对性制定解决措施,解决企业在发展经营中的与职能部门沟通不畅、问题推进不及时的等困难和问题,目前收集问题146条,已解决79条,其余问题正在积极推进中。开展“我为发展建新功”活动。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优势作用,吸引和调动一切可能的人脉和资源,紧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三大重点,聚焦全县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拼经济·统一战线在行动”活动,目前已签约项目3个,在谈项目2个,有力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全县招商引资中心工作。四是开展“我为发展办实事”活动。“同心+文化服务队”积极开展送医疗进乡村、送农技进田间、送教育进家庭、送法律进社区“四送四进”活动,受益群众达10000余人,引导会员积极参与“同心文化服务团”深入学校、乡镇村、养老中心开展文化活动。
“同心+旅游服务队”积极开展“同心助考 梦想护航”“蓝天救援在行动”志愿服务,做好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安全服务保障工作。“同心+法律服务队”开展法律维权、法律咨询、法律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20余场次受益群众7000余人。“同心+新媒体服务队”开展“关爱特殊儿童 奉献点滴爱心”“捐爱开箱 快乐成长”等公益活动,为困境儿童、特殊学生送去书包、学习用品、课外读物、体育用品及儿童玩具等价值2万余元的爱心物品。
深化平台建设,提升工作“服务力”。坚持标准化打造原则,过统战部门“搭台”,职能部门“捧台”,始终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高品质打造原则,找准基地建设着力点,积极探索、务求实效,创新推进基地建设。在“有党组织覆盖、有统战力量、有思想引领、有活动品牌、有骨干队伍、有工作阵地、有经费保障、有制度规范”的“八有”标准基础上,增加“有基地特色、有工作成效”两项标准,按照“十有”创建标准,坚持“一基地一特色”的创建思路,成功打造了3个省级基地、1个市级基地和N个县级基地。坚持特色化基地创建,通过积极探索“统战+”的工作模式,着力打造新的社会阶层实践创新基地特色品牌。比如,依托溪山、云上院子、朴居、岸上小镇打造以民宿产品为代表的“民宿联盟”国家级实践创新基地,带动修武民宿抱团发展,扩大北方民宿品牌影响力,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民宿联盟”119家精品民宿进行针对性设计,目前设计方案已初步完成。再比如,依托云台古镇打造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汉服研学”省级实践创新基地;依托星凯电气、华东电缆打造以工业为代表的“科技创新”省级实践创新基地。再比如,依托绞胎瓷文化打造当阳峪特色小镇,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动陶瓷制作、文化旅游、电商经济、教育研学综合化发展;依托冰菊小镇、因恋玫瑰园打造田园综合体示范点,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农村建设和农业转型提供样本。坚持多元化融合发展,紧扣云岸新联“政治力、凝聚力、生命力、影响力”的发展规划,以“叠彩云乡”乡村振兴党建综合体为载体、实践创新基地为平台,做好云岸新联新阶层工作,打造具有修武特色的新阶层工作品牌。联合县委组织部举办“当阳峪九九重阳暨绞胎瓷非遗文化节”,传承绞胎瓷烧制技艺,传播非遗文化,激发产业活力;联合举办首届“叠彩云乡”小吃节,邀请网红直播团队,开展农产品直播带货,推介云台冰菊、绞胎瓷等众多“明星”产品,宣传修武名优特产品,引领农村电商模式不断创新。此外,将民宿与产业进行有效衔接,推出本土特色农产品山药、蜂蜜、冰菊、茱萸干等伴手礼,并依托怀药资源,推出养生药膳等衍生品,将特色美食、非遗展示等新业态融入民宿,拉长消费链条,通过以点带面,助推修武民宿接待能力和运营收入双提升。
深化网媒建设,提高工作“向心力”。健全工作平台——积极探索“1311”工作机制,即打造1个工作平台:依托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建设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线上平台。建立3支网络队伍:建立新媒体负责人队伍、网络评论员队伍、网络宣传队伍三支骨干队伍。服务1个中心大局:发挥网络人士正向舆论引导优势、助力经济发展优势、参与公共服务优势等,引导他们在服务社会中找到自身价值归属,汇聚正能量,服务中心大局。健全1项工作机制:出台《修武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修武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县委统战部牵头,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健全活动模式——举办网络播商人才技能培训班,对100余名有直播从业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企业代表进行了培训,引导网络人才利用好新媒体带来的市场机遇做大做强,用互联网带来的热度宣传自己推介家乡。鼓励会员企业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利用自身平台渠道,开辟农产品特卖专区、专柜,包销本地农副产品,惠及农户200余户;打造主播培训基地,培育农产品销售主播,带动周边群众以及贫困户创业就业,增加群众年收入10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品牌影响——组织开展“寻美修武”主题活动,以线上阵地展现形式为载体,带动广大会员用镜头记录“最美县城”“最美非遗传承”“最美红色革命圣地”等家乡美景,积极参与到“寻美修武”活动中来,助力金谷轩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吸引网红、游客打卡旅游胜地,激活乡村旅游资源。截至目前被“寻美河南”采用发布50篇,被“寻美中国”采用发布12篇。
(河南省委统战部供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