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一个大一统王朝基本上都有人喜欢,也非常有存在感,可唯独有一个王朝,人们都愿意提起它,历史教科书也只是寥寥数语,那是个残忍黑暗、人命危浅的朝代。这个王朝就是由司马氏建立的晋朝。
西晋王朝
西晋王朝不被大家喜欢,是有原因的。一是西晋得国最不正,曾杀死过前位老板。二是西晋后期的内乱和外战使当时的百姓生灵涂炭,强大的汉族第一次遭此屈辱。
可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晋朝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差,至少西晋在前期的表现还算可以。
一提起晋朝,那司马懿父子是绝对绕不过去的。
话说司马懿因帮助曹丕在曹氏继承权中战胜了曹植,使曹丕成为了魏王世子。魏文帝曹丕建立魏朝之后,十分重用司马懿,经常让他辅佐自己处理部分政事,曹丕南征孙权期间,魏朝的后方没有起火,就是因为司马懿以在稳定后方。司马懿出色的表现让曹丕甚是满意,在自己临终前让陈群、曹真、曹休、司马懿辅佐自己的儿子魏明帝曹叡。
魏明帝曹叡
魏明帝曹叡继承了祖父曹操、父亲曹丕的英明神武,在位期间击退了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孙权的北伐也是无功徒劳,内部的孟达叛乱、麴英叛乱也被平定,又消灭了辽东公孙渊,还派遣刺客刺杀鲜卑首领轲比能。在这其中司马懿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与诸葛亮的战事,成为了《三国演义》中后期的看点。
曹芳
随着陈群、曹休、曹真的去世,当初的四位辅政大臣只剩下一个司马懿。曹叡在位后期所能依靠的只有司马懿了,再因为司马懿在祖父曹操、父亲曹丕时期不错的表现,曹叡在临终前让司马懿和曹爽辅佐的养子曹芳。
曹爽
本以为之后的事情会一如既往,可没想到意外却发生了。曹爽在辅政期间骄横跋扈,专擅朝政,打压异己,甚至连郭太后都被他软禁起来;而司马懿由于受到了曹操、曹丕、曹叡的重用,权力已达到顶峰,他想要独揽大权,效仿第一个老板曹操。
正好曹爽骄横跋扈,皇帝年龄又小,还打击自己,这给了他独揽大权的机会。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与曹芳到魏明帝的高平陵扫墓,就起兵控制京都,消灭了由曹爽领导的曹氏宗亲势力,司马氏完全掌握了朝中权力。
三年之后司马懿去世,长子司马师继承父亲的一切职位,司马师任职期间镇压了王凌、毋丘俭叛乱,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司马师之后是弟弟司马昭,司马昭杀了魏帝曹髦,拥立曹奂为天子,继续掌握着朝政大权,又趁蜀汉国势衰弱,出兵灭了蜀汉。公元264年,司马昭被册封为晋王。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
接下来就到了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出场的时刻了。司马炎靠着祖父、大伯、父亲遗留的政治资本成功篡夺了曹魏的江山,建立了西晋王朝,晋朝一百五十五年历史由此展开。这情景和当初曹丕篡汉如出一辙。
晋武帝司马炎深知自己的江山是怎么得来的,为了巩固新生的晋朝,司马炎安抚曹魏宗室和蜀汉宗室,曹魏亡国之君曹奂和蜀汉亡国之君刘禅在晋武帝一朝都活得好好的,这使曹魏宗室和蜀汉宗室都没有反叛行为。
在治国措施上,司马炎进行了改革。先是三省制度的初步确立,基本上取代了两汉时期的三公九卿,成为了中央政府自皇帝以下的最高权力机构;再到都督制的定型,在赋予其重权的同时又进行了限制。在用人方面,司马炎重用了曹魏和蜀汉的旧官员,使他们在各个机构都能发挥作用。
司马炎制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泰始律》,其主要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
《泰始律》以宽简著称,是中国古代立法史上由繁入简的里程碑。晋律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通行于全国的法律,并被东晋和南朝所沿用,也是这一时期承用时间最长久的一部法典。
司马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招募原吴蜀地区人民北来,恢复北方经济;废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
解决土地问题一直是封建王朝发展经济的重要内容。为此,司马炎制定了户调式的经济制度。户调式共有三项内容,即占田制、户调制、品官占田荫客制。
占田制是把占田制和赋税制结合在一起的一条法令。
户调制即征收户税制度。户调不分贫富,以户为单位征收租税。
品官占田荫客制是一种保障贵族、官僚们经济特权的制度,同时也有为贵族、官僚们占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立一个“限制”的用意,以制止土地无限制地兼并和隐瞒户口的情况出现。
户调式经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用行政的手段将大量的流动、闲散人口安置到土地从事生产,这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改革曹魏王朝末年的弊政,司马炎罢除曹魏政府对出镇、出征将士留取人质的法令,恢复被曹魏废止的谏官制度,并把像傅玄、皇甫陶这样清正敢言、有才能的官吏委任为谏官,以广闻博见,开直言之路。司马炎曾一反曹魏时期的奢侈、豪华、铺张浪费之风,他提倡勤俭节约。
在文化方面,司马炎统治时期出现“太康文学”,其代表人物有一左(左思)、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二潘(潘岳、潘尼叔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左思写了著名的《三都赋》。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地理学家裴秀提出了制图六体。大医学家皇甫谧写出了《针灸甲乙经》。
他们这些人对中国古代文明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有的这些文明与晋武帝司马炎开明的文化政策和人才保护措施是分不开的。
晋灭吴之前版图
在天下统一方面,司马炎态度是十分坚决。当时曹魏已经变成了西晋,蜀汉被司马昭攻灭。魏蜀吴三足鼎立,只剩下东吴。而东吴在孙权死后政治就一片混乱,孙皓即位后倒是励精图治过一段时间,不过没多久变得荒淫、残暴,东吴国力直线下滑。
孙皓
当时西晋有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代表羊祜、张华、杜预等人认为孙皓腐化透顶,他不但对广大人民残酷剥削、镇压,而且在统治集团内部也排除异己,用刑残酷。孙吴是上下离心,如此刻出兵,能够不战而胜。如果错过机会,吴国换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再去灭吴就相当不容易了。
贾充
主和派代表贾充反对灭吴计划认为:吴有长江天险,且善水战,北人难以取胜。且近几年来西鲜卑举兵反晋,此时对吴作战,并不是一个时候。
两派意见,针锋相对。面对此景此时晋武帝该怎么办?司马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站在主战派这一边,司马炎认为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当时天下战乱许久,广大平民百姓要求统一,渴望和平。为了完成灭吴大业,司马炎在战略上做了充分准备。
羊祜
公元269年,司马炎任命将领羊祜镇守军事重镇荆州,着手准备灭吴工作。羊祜镇守荆州期间,减轻赋税,安定民心,扩充军备,训练士兵,对吴军采取“以善取胜”的策略,向吴军大施恩惠。此时的吴军因为孙皓荒淫的缘故,常常领不到军饷,吃不饱饭。羊祜命人给吴军送酒肉,使东吴将领的心一步步趋向晋军。
司马炎在襄阳一边命羊祜以仁德对吴军施加影响,一边在长江上游的益州训练水军,建造战船。经过长达10年时间的充分准备,公元279年,晋军开始发动灭吴之战,20万晋军直扑东吴,沿江东下,直捣吴军都城建业。当时东吴为了防止北方的威胁,就采取了铁索横江的措施防御晋军。
一句话说的好“魔高一尺,道高一尺”,晋军先用大竹排放入长江,晋军在船上载了无数根数丈长的用麻油浇灌的火点燃火炬,熊熊烈火能够把铁链烧断。就这样,东吴长江的防守设施被一个个排除了。
晋军进攻东吴时,为了吸引守卫建业的吴军兵力,安东将军王浑率一路晋军,由北向南,直取建业。孙皓忙命丞相张悌统率主力渡江北上,迎击王浑,结果沿江东下的晋军乘机攻占了建业。孙皓出降,东吴灭亡。西晋朝廷封孙皓为“归命侯”。
晋灭吴之后版图
晋灭吴将东吴4州、45郡、2都尉、1典农校尉、2属国及328县纳入了西晋版图。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多种势力混战割据的局面,西晋真正成为了一个大统一王朝,华夏大地又迎来了一次短暂的和平。
由于晋武帝司马炎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晋武帝司马炎功不可没。
晋武帝司马炎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四海平一、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因为晋武帝此时的年号叫太康,所以史称这个时期为“太康盛世”。
从上述那么多观点来看,西晋前期非但不能说是黑暗时代,相反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有的盛世局面,那一时期的西晋就和当年的西汉和东汉一样强盛。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晋武帝司马炎是一位不亚于秦始皇、汉高帝、汉光武帝的明君。
在西晋之后、隋朝之前能够超越太康盛世的盛世(治世)局面也就前秦宣昭之治、刘宋元嘉之治、北魏孝文之治。(仅为个人观点)。
可问题来了,西晋前期那么好,后期就那么烂?这一切还是要从司马炎自身说起。
司马炎在灭吴之后,沉浸在天下一统,四海升平的局面中,整日寻欢作乐,据史料记载司马炎宫中姬妾近万人。他还生活奢侈腐化,公开卖官,上行下效,各级官吏不理政事,斗富成风,奢侈之风盛行。
他在政治制度上沿用了汉代以来的分封制。鉴于曹魏宗室衰微,皇帝孤立无援的教训,司马炎分封司马氏到各地为王,司马氏藩王权势十分之大,将封国内军政大权于一身,这为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
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炎最让人看不懂的操作就是选了司马衷当下一个皇帝,司马衷怎么样,大家都不用我说都知道了吧。一个傻子能够当好皇帝吗?后面的事实证明完全不能,我倒不是说司马衷是昏君,他应该是庸君。
个人认为司马炎最大的问题是继承人问题,司马炎的继承人不说有唐太宗、汉武帝开拓疆域的才能,最起码也要是汉文帝、汉明帝那种守成之君的水平。只要有一个有能力的继承人,就能够解决晋武帝后期的一些隐患,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之类的事也可能推迟发生,西晋王朝也能多活几年。再不次,司马炎让一个有能力的贤臣辅佐司马衷,对当时的朝政来说也是一种好事。
可是司马炎选了司马衷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傻子当皇帝。在司马衷身边的大臣无不是争权夺利之辈。有这样的皇帝和大臣,国家怎能不乱。果然,司马炎死后一切危机都如同岩浆喷涌而出。
贾南风
先是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引发了八王之乱,八个王爷争权夺利,在中原大地杀的昏天黑地,使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当时米价飞涨,贵到一万钱一石,人民饱受痛苦。司马衷也被八王之一东海王司马越毒死。
刘渊
八王打的不亦乐乎之时,内迁于中原的胡人也赶来凑热闹。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称汉王,建立汉国,对抗西晋,不断派兵蚕食西晋王朝的疆域。其他少数民族也纷纷起兵反晋。
与此同时,巴蜀、荆州、雍州等地爆发流民起义,动摇了西晋王朝统治。
当初那个统一天下,百姓富足,经济繁荣的西晋王朝已经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西晋王朝。好不容易有安定生活的百姓又陷入了战乱局面。
公元306年,成都王李雄在四川建立成国,西晋势力退出四川。公元313年,汉国攻占西晋国都洛阳,晋怀帝被俘虏,晋愍帝即位并逃往长安。公元316年,长安被汉赵攻破,西晋王朝灭亡,仅维持了37年的统治。
西晋被俘虏的晋怀帝和晋愍帝下场比后来的徽钦二帝还要惨。晋怀帝被俘后为汉国的宴会上被命令为斟酒的仆人,有晋朝旧臣号哭,令汉主刘聪反感,结果怀帝被毒杀。晋愍帝投降汉国后,为刘聪做过开路、行酒,洗酒杯、拿马桶盖,旁边的晋臣多失声哭泣,尚书郎辛宾抱住晋愍帝痛哭,被刘聪杀害。
这一幕在800多年之后的靖康之耻重演,只不过徽饮二帝下场比怀愍二帝还要好。
造成这一局面的人是谁?是司马衷?是贾南风?是八王?还是胡人?。他们都有责任,但是司马懿和司马炎责任更大。当年司马懿远征辽东之时,让军队屠杀了辽东军民,让胡人占领了辽东。司马炎后期匪夷所思的事我在上面己经列举过了。
东晋版图
西晋灭亡之后,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南方的建业(今江苏南京)延续晋朝,史称东晋。北方人民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前,除了前秦时期的短暂统一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战乱。而中华大地的下一次大统一,还得等到三百多年后的隋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