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其中,他特别提出“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关心员工健康,同员工携手渡过难关”。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
(一)
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外部性等问题客观存在,使企业的逐利活动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之间可能会产生矛盾。因此,企业必须承担由此引发的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
为企业外部性行为负责。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外部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仅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无法实现的,而只能通过政府的行政行为或企业的自愿行为来调节才能解决。也就是说,企业社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政府可通过征收“庇古税”等来消除这种影响,同时强调通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来解决。
为企业利益相关者负责。企业是一个由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等。因此,企业利益相关者必须有区别地承担各自的社会责任,同时企业也必须切实履行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二)
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成员,深深嵌入特定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换言之,企业要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社会良性交换的必然选择。企业作为一种社会主体,它与社会及其他成员时刻都在进行着社会互动,这种互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交换行为。企业要顺利实现与其他群体或主体的社会交换,就得遵循公平性与互惠性原则。这就意味着企业在社会交换过程中必须尊重和兼顾其他社会主体的利益,必须把这种良好互动建立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与各种组织产生互动。企业不只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同时还是社会资源的消耗者。一方面,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离开社会资源,企业的发展就难以生存;另一方面,企业的生生死死,甚至是被淘汰出局,都需要由社会来承接。因此,企业与社会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企业在享受社会赋予的资源及机会时,理应以符合伦理、道德的行动回报社会。
(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仅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伦理实体,具有“经济人”与“道德人”两种属性。企业社会责任是人们对于企业基于期待而加于其身的一种道德责任。
实现环保责任与质量责任的统一。生产过程,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换活动,也是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换活动,其双重身份决定了企业的双重伦理责任,即对自然的环保责任和对社会的质量责任。从环保方面来看,企业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影响和最小的资源投入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从质量方面来看,企业必须秉承“质量第一”的伦理原则,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实现公平交易与诚实守信的统一。随着交换关系日益复杂化,以及社会信息流动的不对称性,公平交易、诚实守信已成为社会交换活动的内在要求,否则社会交换活动的可持续性将遭受挑战。事实上,公平交易、诚实守信是企业道德资本的重要来源,是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
实现顾客满意与消费引导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再生产过程能否和谐顺利实现,其必要前提是消费环节能否达到理性与健康。因此,企业在消费伦理方面必须承担双重社会责任,即实现满足顾客需求与引导顾客合理消费的统一。一方面,企业要根据不同顾客的需求生产多元化的优质产品,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企业要以绿色消费为目标,积极引导消费者健康理性消费。
(四)
从法律学的视角来观察,企业在追求利润之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张,这是具有充分的国际法、国内法根据的。
具有充分的国际法条依据。例如,关于企业对于劳动者的责任,早在1919年的《国际劳动宪章》便明确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9项原则。目前,全球不同层次上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公约、原则、守则、标准等已多达数百个。特别是,中国工作组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社会责任指南标准(ISO26000)已于2010年11月在瑞士日内瓦正式发布。
已被各国立法和司法确立。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有48个州明确地支持注册公司可以不通过特别的章程条款来资助慈善事业。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先后在各自立法中确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在总则第5条第1款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具有充分的法学理论基础。企业在必须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已形成充分的法学支撑理论。例如,公司利害关系人理论认为,企业仅仅保护股东利益,而忽视对公司利害关系人的保护,这不合乎社会正义。公司作用力理论认为,公司在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同时,也衍生了诸如环境污染、欺诈消费者、侵害职工权益、排挤中小竞争者等社会问题,因此必须担负起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义务理论认为,企业在推动诸如保护公民的环境权、工作权、消费者权、劳动者参加公司经营管理权等社会权的实现上大有可为。
(五)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发展过程就是企业管理方式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企业社会责任可分为反应型和战略型两类,反应型企业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企业如何做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而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则是寻找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的机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选择之一。
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企业竞争优势是内蕴于企业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特的、别人难以在短期内模仿和赶超的、能为企业带来巨大价值并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能力。企业社会责任其实并不简单意味着成本、约束或者说是慈善活动的需要,而是企业实现创新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潜在机会。显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正是通过建立企业与社会“双赢”的关系来发展企业的社会价值,有效保护其经济价值,进而成为企业价值活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良好绩效的重要来源。实践表明,那些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管理,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自觉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就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声誉,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大价值,往往是通过企业声誉与企业形象、企业品牌以及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而对长期经济绩效产生影响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明确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可以转化为企业长期经营绩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