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常清君
郑重申明:常清君在自媒体平台发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专业知识、自身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等,经过独立思考后,认真撰写并反复修改的原创作品。
常清君导读:在中华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其中一大题材是有关怀古咏史的,即追忆念怀往昔岁月、描写叙述古迹史事等的古诗词曲。常清君在此陆续与大家共同赏析其中佳作。
叠题乌江亭(叠题乌江亭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时期文学家、诗人、词人。其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擅长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等著作存世。
其散文《伤仲永》、诗歌《泊船瓜洲》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常清君这次与大家一起解读的是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叠题乌江亭》(又名《乌江亭》):
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按惯例常清君先解释一下其中字词: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自古为一渡口,秦汉之时即设有亭长,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驿站之一。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兵败自尽。
中原一败:指项羽垓下之败。
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卷土来:即卷土重来。指失败之后,整顿以求再起。
先来看前面两句:“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意思是说经过上百次的激烈征战,已经使官兵们十分疲乏,西楚霸王项羽所率军队,在遭遇垓下之败后,就再难挽回局面了。
再来看最后两句“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意思是说虽然江东子弟(没被完全消灭)仍然存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项羽再次征战卷土重来呢?
在常清君看来,最后一句虽是问句,但其实已经明显带有作者的肯定意味了,即那些江东子弟,是不愿意再跟随项羽出征了。
唐代诗人杜牧于会昌(唐武宗李炎的年号)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时,路过乌江亭的时候,写了一首题为《题乌江亭》的咏史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一说此诗作于开成(唐文宗李昂的年号)四年,即839年。
宋代王安石于至和(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元年(1054)秋,在其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的时候,看到上面题写的杜牧那首《题乌江亭》的七言绝句咏史诗,于是,自己也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咏史诗,来针对相同的历史题材发表不同的观点看法,所以题目才叫《叠题乌江亭》,意思是再一次(重叠)题写诗歌在乌江亭上。
大多赏析解读类文章,一般都认为杜牧那首《题乌江亭》只是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而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是政治家咏史;杜牧是虚写,王安石则是实写;杜牧只是为项羽翻案,王安石则是为历史本身翻案云云。
直白一些来说,就是杜牧那首《题乌江亭》带有文学家多愁善感的主观臆测,而王安石这首《叠题乌江亭》才带有政治家冷静思考的客观分析。
常清君对此不敢苟同,并持明显不同看法。
杜牧当然是典型的文学家和诗人,他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相对于世称“大李杜”的李白和杜甫)。其散文《阿房宫赋》,诗歌《清明》、《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山行》等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不过王安石同样也是典型的文学家、诗人、词人呀!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呢!其散文《伤仲永》、诗歌《泊船瓜洲》也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
如果说王安石考中进士,在朝廷当过官任过职,就懂政治,可被称为政治家,那杜牧也同样考中进士,并历任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为什么就一定不懂政治,不能称为政治家呢?
况且,无论是文学家、诗人,还是政治家,都不适合带兵打仗、妄谈军事,只有懂兵法军事的人才行呀!而要论熟读兵书、懂得军事这一点来讲,则杜牧明显超过王安石。杜牧年轻时即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时兵事。会昌(唐武宗李炎的年号)三年(843年),昭义军乱之时,杜牧上书李德裕(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当时在朝廷任丞相)论用兵之法,被李德裕采纳实施。
杜牧写的这首《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前面两句只是客观描述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准确预料;能够做到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的男子汉的一般道理。后面两句也只是继续假设如果项羽没有选择在乌江拔剑自刎,而是选择渡江过去,回到老家再重新组织人才济济的江东子弟,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卷土杀回,那么楚汉相争的最后结果,到底是鹿死谁手、谁输谁赢还很难说呢?杜牧也没有就妄下定论说如此一来,刘邦一定会输,项羽一定会赢呀?只是说就增加了另一种可能性而已。
再看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直接就下定论断言项羽败局已定,即使再回江东重振旗鼓,卷土重来也不行,而且还断言那些江东弟子很可能就不愿再跟项羽出马征战了。
要说“百战疲劳”的也不止项羽军队一方,刘邦那边的官兵一样疲惫不堪、一样有厌战情绪呀!
这里,常清君先引用一副《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刻写挂在书房的对联: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里面引用了两则典故,上联中的“破釜沉舟”,描述的就是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将章邯的历史故事,当时项羽所率只有区区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才开始参战),同秦朝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进行了一场重大决定性战役。
项羽让士兵们饱餐一顿之后,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最终全歼秦军王离部队,之后又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在项羽军事实力最弱的时候,都可以打败人数超过己方数倍乃至十多倍的强大秦军主力,更别说面对势均力敌的刘邦军队了。
下联中的“卧薪尝胆”,描述的是越王勾践被俘受辱之后,没有选择自杀,而是选择卧薪尝胆,立志复仇,回国后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消灭吴王夫差的历史故事。越王勾践卷土重来都能成功的事情,为何项羽就不能成功呢?
其实,整个楚汉相争的历次大小战役战斗中,项羽所率军队,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的战斗力、士气以及忠诚度等都明显高于刘邦军队,连项羽身边一弱女子虞姬都表现出宁死不屈,更别说那些江东子弟兵了。
那项羽为何还是最终输给刘邦了呢?
有人说是因为输在项羽不懂军事、不会用人上。常清君对此也不认同,要说军事,行伍出身的项羽,明显要比曾出任沛县泗水亭长的刘邦更懂军事;要说用人,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其谋略水平丝毫不亚于刘邦身边的韩信、张良。
那他究竟输在哪里了,在常清君看来,是输在其性格上,无论是鸿门宴上放过趁机杀死最强对手刘邦的机会,还是乌江边口做出拔剑杀死自己的选择,其实都与战略、战术等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他自己的性格使然。
在常清君看来,即使时光倒流,再给项羽一次举办鸿门宴的机会,有70%的可能,他依然还是会放弃动手杀掉刘邦的机会。因为在项羽看来,杀掉来应邀赴宴的人,不是男爷们儿应该干的事,即使这个人是将来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他认为男爷们儿要做的,是两军对阵明枪明刀地干。
常清君还觉得,同样是鸿门宴,要是换了刘邦一方做东,项羽一方做客,那刘邦是有99%的可能,不会放过趁机杀掉项羽的机会的。
所以,才有“性格决定命运”之说。
而杜牧显然是看透了这一点的,所以他的《题乌江亭》整首诗,其实是单独说给西楚霸王项羽听的:
项羽啊项羽,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使打了败仗也没什么丢人的啊!大不了回老家去重新招兵买马,重整旗鼓和刘邦那家伙再拼一场,说不定还有扭转局面的可能性,为什么非要臭面子选择自杀呢?
那王安石为什么就看不透这一点呢?是他智商、情商都不如杜牧吗?那倒不是,在常清君看来,这和王安石长期在京城做官,尤其是担任丞相之后,在权力中心里经历看到诸多官场内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派系之争、党阀之争,特别是他力推新法变革之后,遭到守旧派的激烈反对阻碍,甚至看到曾经支持自己改革的人,要么加入到反对者一派,要么转化为中间派甚至墙头草,于是对人性产生了怀疑,觉得世道险恶、人心叵测。
王安石以己推人,觉得即使像那些曾经跟随项羽南征北战的江东子弟们,也未必就能做到始终不渝、初心不改。这个本可以理解,但他却以此为据,来反驳杜牧其实更为客观透彻的历史观点,实不足取。
常清君云:乌江亭边乌江泪,子弟江东子弟情。
常清君用心用情写好每一篇原创文章,期待着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
原创作品,如若转载等,请标明文章作者、出处等信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