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约两岁半左右至六岁是幼儿社会规范敏感期,孩子从依赖父母、自我中心的状态,逐渐学会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这就说明孩子进入了社会规范的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的教养有助于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生活规范,以及日常礼节,抓住时机教养,有利于将来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轻松交往。
2岁半的宝宝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模式,对群体活动有了更为明显的倾向,与小伙伴之间的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一些社会规范的东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进入社会规范敏感期。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处在乐于模仿的阶段,不管看到他人有什么样的行为,他都会充满激情地去模仿。利用宝宝2.5-6岁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融入一些社会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元素,促进宝宝的社会化发展进程,全面提升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防止宝宝将来出现自私、依赖性太强等问题,让他变成一个懂规矩、有分寸而又乐于分享、人见人爱的好宝宝。
2岁以后,宝宝的自我意识萌芽,他们会非常乐于自己去做一些事情,此时,千万不要为了省事而打压他的这种积极性。相反,我们可以从培养宝宝自我服务意识入手,让他尝试自己穿衣、吃饭、整理自己的图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自我服务意识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有意识地鼓励他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
此外,适当给宝宝一些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温和而坚定地执行,并且,绝对不要因为宝宝存在某些叛逆行为而大动肝火。否则,我们的做法就会给宝宝一些负面的影响,反而强化他的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当宝宝发现,父母很温和,同时又很坚持时,他就会明白父母的底线是不可以突破的,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配合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