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以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2)学前卫生学的研究任务:学前卫生学以保护和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为主要任务。(3)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健康与健康促进;疾病与预防;膳食与营养;保护与照料。
2.结合书中有关学前儿童健康促进的内容,思考幼儿园教师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应重点做哪些工作或开展哪些活动?
(1)有规律地生活。(2)合理安排膳食。(3)保证睡眠充足。(4)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5)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6)疾病预防。(7)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8)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9)养成健康行为。
3.简述健康促进的五项行动策略。
(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发展个人健康的技能。(3)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4)重新确定健康服务的方向。(5)加强社区行动。
4.简述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关系。
健康促进是指健康教育以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改变的政策、法规、组织的结合体,是影响、教育人们健康的一切活动的全部过程。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组成要素之一。政策、法规、组织以及其它环境的支持都是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但它需要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没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徒有虚名的概念。另一方面,如果健康教育得不到有效的环境(包括政治、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支持,健康教育尽管能成功地帮助个体为改变某些行为作出努力,但明显是软弱无力的。
5.简述对学前儿童而言,在卫生服务中促进健康的基本条件。
(1)健全的医疗服务机构。(2)完备的卫生保健网络。(3)充足的疫苗供应。(4)足够的医务人员。
6.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是什么?
(1)智力发育正常,能胜任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2)情绪稳定,反应适度,积极情绪多于负面情绪。(3)乐于与人交往,能较快适应新环境。(4)性格良好,表现为乐观、自信、热情、勇敢等。(5)行为统一、协调,符合其年龄发展水平。
7.学前儿童为什么常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互换状态?
因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不完善,机体功能不稳定,抗病能力低,容易感染病原体罹患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学前儿童机体代谢旺盛,修复能力强,病后康复快。生活中的幼儿经常处于健康与生病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很少有幼儿一直不生病。
8.学前儿童有规律生活的好处是什么?
(1)保障机体各项活动的时间,使各器官有张有弛。(2)有规律的生活还可以起到节约能量、提高效率的作用。(3)养成按时睡觉和起床、按时吃饭、每天适当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是促进人体健康的有利囚素。
9.试述世界卫生组织( WHO )2000年提出的
十条健康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工作有效率。(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10.健康、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的概念
1)健康:20世纪90代,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出新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生活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2)健康行为:学前儿童健康行为主要包括喜欢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爱清洁讲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吃健康食品、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按时睡觉和起床等个人卫生行为、饮食行为和生活行为。健康行为的养成对学前儿童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其受益终生。(3)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控制和改善健康的全过程,以达到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完美状态,确保个体或群体能确定和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求,改变或处理周围环境。
11.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长发育、衰老等。(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健康。(3)行为和生活方式。(4)卫生服务。
12.简述骨组织的生长发育方式。
(1)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不断形成新的骨质,使骨骼变粗。(2)长骨两端的骺软骨细胞不断生长、骨化,使骨骼变长。
13.简述学前儿童牙齿的发育特点。
牙齿的生长分三个阶段,即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乳牙在胎儿56个月已开始钙化,出生68个月萌出(1岁内均属正常),2岁左右长齐;恒牙在乳牙期开始钙化,67岁萌出。因此,o6罗期间钙磷等营养素供给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牙齿的坚固程度和出牙时间。学前儿童因牙釉质薄,牙质密度低,容易被酸性物质腐蚀患龋齿。
14.简述大脑皮质的保护性抑制功能。
大脑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功能。当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皮质能量消耗达到一定限度时,大脑会因疲劳自动调节反馈性地进入抑制状态,使各项功能活动效率暂时降低。这时,人就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瞌睡等现象。机体皮质的反馈性抑制和功能下降,称保护性抑制。当机体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时,脑细胞和脑组织就会得到休息并补充能量,避免因使用过度而导致衰竭。
15.怎样预防学前儿童发生便秘?
学前儿童肠道的结构及食物构成特点(粗纤维少)决定了儿童容易发生便秘。因此,从小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让学前儿童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排便(通常是早上或晚上),从而建立条件反射,一到时间即产生便意、排便,防止儿童因玩耍便意被抑制而出现便秘。
16.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哪些内容
(1)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生理特点和发展目标选择适宜的身体活动,重点发展幼儿走、跑、跳、攀、爬、跨越、投掷等运动技能,开展诸如骑车、踢球、扔沙包等促进大肌肉发展的活动。同时,中大班幼儿应增加促手眼协调、手的灵活性等精细动作发展的活动,如拍球、跳绳、系纽扣、系鞋带、剪纸等。(2)把握运动量。运动中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和出汗量,避免活动量过小和活动量过大。一般 L 说,幼儿不宜做运动过于剧烈和持续时间过长的活动,以防疲劳和肌肉损伤,发生意外伤害。(3)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以及各种器械开展活动。禁止幼儿进行危睑活动,如从高处向下跳、提拉重物等。
17.试述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
1、组织好幼儿的睡眠
一个人能长多高,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一昼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并不均匀。幼儿在夜间入睡后,生长激素オ大量分泌。所以,孩子长个子,主要是在夜里,静悄悄地长。睡眠时间不够、睡眠不安,就会影响孩子的身高,使遗传的潜力不能充分发。幼儿园要组织好幼儿的睡眠,使幼儿睡眠时间充足,睡得踏实。
2、安排好幼儿的膳食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若缺碘,除了脖子粗以外,最大的威胁是影响幼儿的智力发育以及听力下降、语言障碍等。所以,供给幼儿的饮食中要注意补碘如食用加碘食盐,多吃海带、海鱼等。以保证幼儿的正常需要。
18.试述人体皮肤的功能。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人体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大约分布有4200个神经末梢、35个压力感受器、280个疼痛感受器和17个热感受器,这些神经末梢和受器感知来自外界的触觉、压觉、温觉、冷觉和痛觉等,并共同组成了一个强大的”情报网",及时向机体传回感知到的信息。基本上当人们摸到某件物品时,脑子里就同时形成了影像,传递速度非常快。研究表明,人体皮肤不同部位其感觉敏感度不同。唇、鼻、舌尖部、腹部对触觉最为敏感;皮肤对温度的变化敏感,当温度超过45℃时就会产生烫的感觉。皮肤还兼具其他重要功能。一是调节体温。皮肤通过汗毛和汗腺来调节体温,使机体保持恒温。当机体遇到冷刺激时,皮下血管收缩,皮肤上的立毛肌收缩(俗称鸡皮疙瘩),机体散热减少;当体遇到热刺激时,血管舒张,汗腺分泌,人体大量出汗,将体内热量散发。二是保护功能。完整的皮肤表皮具有阻挡大分子病原体进人机体的作用;皮肤分泌的溶茵酶有抑菌和杀菌作用;皮下脂肪具有缓冲外界压力、保护内脏的作用。三是排泄作用。人体皮肤是人体的重要排水通道,机体代谢废物随出汗被带出体内。
19.描述正确的鼻涕方法。为什么要强调学前儿童采用正确的鼻鼻涕方法?
正确的搗鼻涕方法应是先压住一侧鼻孔搗鼻涕,然后再压住另一侧鼻鼻涕。不要同时按住两侧鼻孔鼻鼻涕,以防鼻腔压力过大,使病原体经咽鼓管吸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20.为什么学前儿童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日常照料中应如何进行卫生保健?
(1)尿道是膀胱通向体外的排尿管道。学前儿童尿道较成人短,尤其是女孩尿道更短,加之女孩尿道外口接近肛门,容易被粪便污染,使细菌上行致尿道感染。(2)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主张给幼儿穿开裆裤,不让婴幼儿坐在不干净的地上。学前儿童每天睡前要清洗外阴、换内裤,学习正确的擦大便方法(手纸从前往后擦),便池、坐便器要每天洗刷,定期消毒。另外,每天要保证儿童饮用一定量的白开水,每天有一定尿液排出。排尿的好处:一是及时将体内的代谢废物随尿液带出体外,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二是通过排尿清洁尿道、膀胱和输尿管,预防尿路感染。
21.查阅文献分析婴幼儿看电视的利弊,总结婴幼儿看电视应注意哪些问题
儿童不宜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电视。长时间看近物,容易导致睫状体疲劳、痉挛,诱发近视。一般主张2岁前的孩子尽量不看电视,每次看电视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2~3岁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30分钟。适宜学前儿童看的电视是画面转换比较慢、情节性不太强的节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