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半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我的二本学生》,觉得这本书值得推荐,在此分享一下由这本书产生的一些想法。
我为什么读这本书
知道这本书,来自于前不久腾讯研究院公众号的推荐。我一直对于这个时代的思潮、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和追求感兴趣,希望通过了解这个,来对于目前中国的发展,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势有个更好的判断。但是一直通过知乎等网络平台了解到的信息都是碎片的、有时矛盾的,无法推及各种现象背后的成因,也就无法了解到真正的“现实”:
这个社会,有太多明显区别于以往时代的特征,然而通过网络上碎片化的信息,我们只能看到现象。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多了解一些我不知道的社会断面,看到我不熟悉的群体的生活和思考。
这本书是一个群体的案例集
作者黄灯,七十年代生人,九十年代毕业于一所湖南本地专科院校,工厂工作几年后,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博士学位,05年开始在广东金融学院任教,也就是本书中所说的“二本”学校。从书中可以看到,黄老师是一个非常注重和学生交流,也希望能够将一些她在九十年代大学中经历的不那么功利的对文学的学习带给学生,因此积累了很多案例,本书就是以她了解的这些学生的事迹为主。
这是一群怎样的群体呢?他们
本书主要描述了这样一个群体的以下方面
看过之后,确实符合我对于本书的预期——让我更加深入或整体的了解了一个群体。因为作者是作家,本书是纪实文学,所以不能按照社会学研究的标准要求,读的时候要注意这本书并不能代表任何一个群体的“全貌”,它只是比较生动的记录了一些案例。
相比九十年代,大学生的心理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比作者在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涯,她注意到她的学生更加的“现实”,他们在刚踏入校门,就开始关注未来的就业,可能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原因是当年针对大学生的分配制度,无论其从更高角度来看的优劣,可以很好的降低大学生的迷茫感,从而更好的在大学期间关注学习和自己的爱好。
作者九十年代毕业的三十多个同学,绝大部分在政府、银行等比较稳定的地方工作,很少更换工作,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身份,也让他们如今大部分走上了骨干或领导的岗位。而他们毕业的那所学校,湖南省本地的大专,作者估计和她所教学的二本学校的考取难度基本一致,都是前20%。也就是基本同样的天赋和努力,对于前20%这个“不是很好但是还挺好”的这个比例的人群,大学教育的回报的确定性和质量都下降了很多。
原本九十年代的大专也代表着一种以后人生的保障,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果不想大富大贵,确实没有什么可以焦虑的事情——吃穿住行,生儿育女,确保体面是没有问题的。
而如今二本恐怕很难保障什么,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很多获取财富的机会,同时也推高了生活的成本,一份工作如果仅仅是“稳定”,已经不足以让人安心,网络带来的信息传播加速,让人们看到了更高品质的生活,送来了消费主义,人心浮动,钱不够用。而稳定和高收入兼具的职业,竞争异常激烈,恐怕仅靠前20%难以入门。
并且,上面还没有提到最大的变数——房价,这可能是当前年轻人最大的焦虑来源。
家庭经济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书中描述了很多家庭贫困的学生的案例,让我读到一半是产生了疑问“难道二本学生人均赤贫?又或者这个社会本身贫困的比例就那么高?”后来想到本书也不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而是文学作品,所以也没有太关注抽样的分布,需要读者自己注意吧。
书中描述的贫穷家庭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这些学生来自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地区,因为这本书没有提供比例上的描述,我不清楚这些案例的普遍性,但是我大受震撼——我的印象中,父母给子女提供生活中的关心和学业上的鼓励是基本的,而这些学生从小就要克服大量困难与阻力,令人敬佩。
毕业后的发展
贫困除了导致求学的困难,给考上二本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限制了学生们毕业后的职业规划——贫困的家庭不允许他们试错,他们相比自己的兄弟姐妹,已经推迟了几年分担家里的经济压力,他们需要在毕业后快速找到稳定的收入来源。
然而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二本学生可以选择的职业收入并不是特别高,从书中描述看,两三千块钱都是普遍现象,作者任教的是中文专业,描述了一些毕业生的案例,比较对口的是传统企业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企业内部报刊编辑,这些工作似乎收入不高且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所以有些人及早的考了公务员,有些人则兜兜转转几年后还是决心考公务员。
过得比较差的几个毕业生,总结一下基本特点是:
发展比较好的也有,举了两个例子:
从过得比较好的毕业生身上可以看到:
帮我们多一些对社会的了解,这就够了
说下这本书的局限。
前面提到了,这本书并不是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所以它无法告诉你当今社会怎样,或者二本学生怎样,如书名,它描述的是黄老师的一些二本学生的案例,并不代表所有二本学生,所以我们要谨慎对案例作出过于泛化的理解。
从文学的角度,这本书文字比较有文学性,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细腻的思维,但是更多是描述而不是分析,这一切现象背后的原因,作者没有写,我想这也不是作者的专长或主要兴趣方向,无可厚非。
如果你想对目前部分普通年轻人的处境有一些较为直观的了解,我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我们总是要从不同的侧面去获取信息,才能在头脑中慢慢拼出自己对于社会的完整认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