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历史社会史观_社会历史观是什么_社会历史观怎么理解

论语》中孔子的四句话,来总结孔子的思想,总结孔子的世界观、人性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第一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话出自《论语·阳货》,用来讲孔子的世界观。

“四时行焉”,指一年四季周而复始运行的自然秩序。请记住“秩序”这两个字。对孔子来说,这个世界是确定的、是有秩序的。孔子这句话,引导我们的眼光,去发现客观秩序,去发现支配宇宙万物运行的客观秩序。

“百物生焉”,百物创生。“百”是形容多,指万物创生。请大家注意这个“生”字,这个世界中,有力量催动万物创生,一个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

“天何言哉?”上天不言,说明上天的力量无形。

宇宙万物背后,有一个支配创生秩序的力量,《论语》中孔子称之为“天”,《中庸》中孔子称之为“上帝”。这个创生万物支配万物的力量,是对生命友善的力量,是推动秩序运行和万物创生的力量,是维护存在的爱的力量。

请注意,孔子的世界观,由两个世界构成。一个世界是我们能看到的现象世界,物质性的世界,四时行焉,四季运行,百物生焉,万物创生。另一个世界是无形的,决定有形世界的运行,孔子称之为“天”的世界。

这是一个由上天的意志主导的世界,上天创生并主宰宇宙的秩序和万物的创生。西方现代哲学将这种观点称为“本质主义”,指有决定现象世界的更本质的无形世界。

第二句:“天生德于予。”

这话出自《论语·述而》,我用来讲孔子的人性观。

人性观,就是对人性的看法。一个人的人性观,决定他(她)与人相处的方式。《论语》与《商君书》的不同,人性观的差异是核心方面。

《论语》这个通道,引导我们去看什么样的人性层面?我用孔子的一句话来讲孔子的人性观。这句话就是:子曰:“天生德于予。”上天把德生在我身上,德在我身上。人性中有德,这就是孔子的人性观。

孔子讲德很多,他讲“为政以德”,讲“道之以德”,“君子怀德”等,但他对“德”并没有一个清晰定义。

其实,“德”的本质就是好生之德,就是上面我们讲孔子宇宙观 “百物生焉”这样的“生”字中生出来的。

“德”的本质,就是生产、创生、养生、益生。“天生德于予”,就是上天赋予我养育生命保护生命的超能力,赋予我推进“生之秩序”的能力。

孔子并不否定人性追求财富,他认为执政治国,要使百姓富裕。孔子自己也追求权力,《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由大司寇而代理国相,孔子“有喜色”,很得意很开心。孔子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众人身上都会有。但是,孔子从人性中不仅看到追名逐利的层面,也看到“德”的更高层面。

第三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我用来讲孔子人生观。

有了清晰的世界观和人性观,自然就会有清晰的人生观。所谓人生观,就是用一生去实现自己的世界观和人性观。孔子人生观,可以用一句话来代表: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不要为自己求生而去做有害于仁的事。要宁愿自我牺牲去成就仁。仁就是爱人,就是以德待人。

人生观,就是实现自己身上的德,去成为秩序的力量,成为创生的力量。人所到之处,带来秩序,带来生命,这就是德性,这就是孔子的人生观。

第四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话出自《论语·颜渊》,我用来讲孔子的社会观。

许多人一听这句话,就会很讨厌,会说这是压抑人性。这种反应,是认为礼教吃人,是百年打倒孔家店的文化运动塑造出来的。如果我把“礼”转化为“秩序”这个概念,大家心里的抵触可能就会轻一下,这句话可改成:

子曰:“非秩序勿视,非秩序勿听,非秩序勿言,非秩序勿动。”

我用“秩序”替换“礼”,并非没有理由。因为孔子用“礼”,有两层意思,一种是永恒的上天的“生之秩序”,一种是历史性变化的现实的“礼制”。

如果我们把“礼”转成今天我们习惯的“法”的概念,变成“非法勿视,非法勿听,非法勿言,非法勿动”,建设一个讲法治的社会,可能大家听起来就顺畅多了。

其实,“礼”就是周代的社会制度的总称,里面包含有“法“的内容,“礼”就是周公开创的社会秩序。礼也好,法也好,都指向“秩序”。

《左传》记载了孔子之前的鲁国执政国卿季文子的话:

“礼以顺天,天之道也。”礼是顺应上天的产物,是上天之道。这句话启发我们去理解《论语》中孔子对礼的态度。“礼以顺天”,天永恒自在,但天命在转移,造成现实中“礼”的历史性变化。

“天之道也”,天之道永恒自在,永恒之天道的自我变化,造成人间“礼”的历史性变化。重在坚守“天道”,坚守“天礼”,变革人礼。

“礼”的精神是什么?就是差别秩序精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无非就是承认差别,保卫差别,背后就是认定“生之秩序”本身,就是差别秩序。

说到要保护差别,人们能接受。说到要保卫等级差别,人们就不太接受了,因为平等是当代主流价值。你怎么能保卫等级差别呢?讲平等反等级,是政治正确话语。但“平等”这个概念,我们要细分析。

人类能消除等级差别吗?有那个社会消除了等级差别吗?

平等是美国的基本价值,但美国消除等级差别了吗?美国人,有谁与比尔·盖茨在财富等级上平等呢?有组织就有等级,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任何一个社会消除了等级差别。那种喊着平等口号要消灭阶级差别的社会运动,不过是用一种差别替换了另一种差别,用一群人的差别替换了另一群人的差别。

人类的等级差别是永恒的、是自然法则、是“生之秩序”的表现。人们真正应该反对的,不是等级差别本身,而是不公正的等级差别的形成方式。例如体育比赛,谁会反对公正规则下的输赢等级呢?例如市场经济,公平竞争下,有多少人会仇恨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呢?

上一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本表现
下一篇: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根据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