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1.劳动二重性是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理解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举个例子,像木匠、裁缝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劳动,是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木匠和裁缝的劳动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一使用价值需要的劳动时间。
《四、资本及其循环与周转》
1.资本:一种特殊的价值,追求不断增殖的价值。具有增殖性、运动性和可返还性。
2.资本循环:资本的运动过程就是它循环的过程。以产业资本循环为例,以货币资本为起点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的过程再回到货币资本,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在购买阶段,货币资本通过购买生产要素为资本增值做准备;在生产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发挥一般生产要素的作用,制造出使用价值,本质上是作为生产资本的物质载体,执行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在销售阶段,一方面通过销售实现商品的货币形态回归,另一方面它出售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资本,其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这是资本循环中一个十分关键和特殊的阶段。首先,如果商品卖不掉,资本循环就不能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社会再生产就不能继续;其次,商品全部出售还是部分出售会影响能实现多少剩余价值;最后,出售的速度会影响同一资本在再生产中的作用大小,从而影响再生产的规模。
《五、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实现》
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社会总产出的实现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价值补偿:价值补偿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通过商品销售转化为货币,实现预付资本的补偿并获得剩余价值。实物补偿:实物补偿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进一步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之所以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的原因。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动的基础。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正常进行,最基本的条件是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卖出去,这样才能补偿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价值,并取得剩余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维持正常生产。第二,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维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社会资本再生产要正常进行,其条件是上一个生产过程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
《八、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产生》
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改变自己的形式,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不发生价值增值。
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通过劳动再生产出来,并且生产出大于它自身的价值。
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一是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二是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首先,通过分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露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是绝对和相对延长工人剩余时间产生的,因此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其次,由于剩余价值来源于可变资本,因此衡量资本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不应用剩余价值除以全部预付资本,而应用剩余价值除以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新价值,也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通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时间来增加绝对剩余时间而产生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产生剩余价值。
《九、资本主义的分配》
1.工资的本质:
工资:实际上资本家购买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即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格。劳动力是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才是劳动。
劳动力价值转化为工资的意义:劳动力价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消灭了工作日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痕迹,全部劳动表现为必要劳动和有酬劳动,因而掩盖了资本家剥削的本质。
2.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成本价格;利润:按劳动计算,商品价值W=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但对资本家来说,商品价值W=资本价值K+剩余价值m,c+v构成成本价格,商品价格就等于成本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和。成本价格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掩盖了资本家剥削的本质。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但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为成本价格之后,剩余价值就被看作生产成本的增加值,即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此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p,商品价值公式进一步转化为W=K+p。
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1)剩余价值率。在预付资本总额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越高。(2)资本的有机构成。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有机构成越低,利润率越高。(3)资本周转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其中可变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同量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大,从而提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提高资本的年利润率。(4)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在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和不变资本的节省成正比例变化,不变资本越节省,预付资本就越少,利润率就越高。
(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是资本家通过竞争瓜分剩余价值形成的,竞争的方式是资本转移。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但剩余价值量仍然等于利润量。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许多部门的剩余价值量与利润量就不一致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似乎利润的多少只与资本量有关,这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3)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生产成本,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这三种转化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同时也使价值规律的形式发生变化:价格不再围绕价值发生波动,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3.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地租
(1)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2)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非劳动性收入。
(3)级差地租:和土地等级相关的地租。土地的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优等和中等土地的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的来源。它又分为级差地租一和级差地租二。
级差地租一: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形成的级差地租。土地肥沃程度会影响劳动生产率,地理位置会影响交通成本,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最劣土地和最远距离的土地决定,所以优等和中等土地、距离近的土地的农产品的个别价格会低于社会平均价格,从而形成超额利润,这部分超额利润就是级差地租一。
级差地租二: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地租。
(4)绝对地租:租任何土地都要缴纳的地租,其产生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来源是农业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
1.现代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本质特征: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真实资本和所有权资本的分离;管理职能和所有权职能的分离。
2.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组织创新:组织结构扁平化、企业组织的小型化、虚拟企业的出现。
3.利益相关者:和企业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包括内部相关者(如股东和雇员)和外部相关者(如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政府等)。
《十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垄断: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协议和联合,对某一或某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的情况。
2.垄断形成的原因: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必然带来垄断。生产集中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生产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企业中,其结果是大企业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通过1.把持某个或几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的少数垄断企业容易达成协议,对产量和价格进行控制,从而产生超额利润;2.由于企业规模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间和部门内的自由流动,压制了竞争,从而产生通过垄断趋势。
3.垄断并不遏制竞争的原因: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它不仅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还促进了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能消除竞争。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垄断组织在取得一定垄断地位后,存在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强大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需要通过竞争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3.垄断企业不可能包罗万象,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这些非垄断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和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也存在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4.金融资本: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联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5.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高于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产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使价值规律进一步改变了表现形式,它抑制了价格在市场上的自由波动,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实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具体形式可以分为四种: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国私合营企业;国家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首先,国有企业的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它不是为个别垄断资本服务,而是为垄断资本家总体服务的,国家直接投资兴办企业集中在投资大、周转慢、盈利性不确定的部门,这种投资的目的是为私人垄断资本再生产提供有利条件。其次,国私共有合营企业可以使私人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国家资本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以利于它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也有利于私人垄断资本。政府采购商品或劳务,主要就是为了增加社会总需求,为私人企业提供有保证的国家市场,保证其垄断利润的实现,同时有利于逃避或缓和经济危机。
第三节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调节具有外部性。包括外部不经济和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是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构成损害;外部经济是指有些经济主体不付任何代价便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2)市场运行主体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4)市场调节不能解决公平问题。由于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的地位不同,收入水平的差距会不断扩大,从而偏离社会公平原则。(5)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包括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产业结构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资本周转和社会再生产的矛盾。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国家干预的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质上仍然是私人垄断资本,它是为私人资本服务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国有企业,二是宏微观调控。
《十三、资本积累和经济危机》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通过平均利润下降、资本和人口的相对过剩、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
第二节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1.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资本在运动中获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利润)被资本所有者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等非生产性支出,资本的规模不能扩大,只能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被称为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2.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利润)全部或有一部分用于追加资本,使资本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循环运动,这就是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3.资本积累:在扩大再生产需要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剩余价值(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4.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有机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价值构成。其中,资本的技术构成是劳动资料与劳动力的比例,它从物质方面来考察,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技术水平越高,同样的劳动资料所学劳动力越少,资本的技术构成也越高;资本的价值构成是用于购买劳动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比例,从价值方面考察,体现为购买劳动资料的价值与支付劳动力的工资之比。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资本的目的是价值增殖,即增加剩余价值。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增加绝对剩余价值,即延长工作日时间、提高剩余劳动时间;另一种是增加相对剩余价值,即在工作日时间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由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受生理和社会条件限制的制约,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成为了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手段。劳动率的提高,在技术构成上表现为劳动的量相对于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技术构成提高;反映在价值构成上,就是可变资本相对下降,价值构成提高。
5.资本积累的两个社会经济后果:相对人口过剩和平均利润下降趋势。
(1)相对人口过剩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劳动人口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也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按比例的减少。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产物,同时也是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条件。过剩的人口一方面是资本家的劳动力蓄水池,可以调节和满足资本家在不同时期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它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对工人的就业和工资形成压力,从而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限制在资本增殖需要的范围内。
(2)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同样的剩余价值率将表现为不断下降的利润率。平均利润下降不排斥利润总额的绝对增加,一方面,存在剩余价值率提高、用人成本降低、不变资本要素成本降低等其他因素阻碍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为了补偿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资本家会提高积累率,资本积累量增加,从而总资本急剧增加,即使利润率下降,利润总额也会增加。积累的不断扩大、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又会进一步造成利润率下降的压力,为了减少这种压力,资本家只能更多的积累,正是这样一种机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不断加剧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平均利润率下降加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利润率下降的规律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还引起资本过剩(包括商品过剩)。
6.创造性毁灭:通过创新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产品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组织了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又在更大程度了促使了平均利润率下降,由此导致了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大规模波动。
《社会主义经济》
《十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组织形式是公司制,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
《十九、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新发展理念(目的;指导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展开见课本p321.(习近平新时代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
两个阶段安排(计划):从2020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计划)
建设现代化体系(方法):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既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有一些共性,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六个子体系和一个体制: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我国已经建立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大而不强,产业结构高度化不够,大量中低端产品普遍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实体经济与金融、房地产发展结构性失衡,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必须着力提升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2)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已取得长足进展,但还不完善,如要素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待完善等。为此,必须深入推进劳动力、资本、土地、能源电力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3)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分配环节存在问题,主要表现是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需求潜力巨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为此,必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我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5)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绿色循环低碳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6)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系必然是开放型的。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7)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重要的体制原因是政府职能未实现根本转变,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不清。为此,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二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是保持社会经济总量平衡、实现按比例地进行资源配置的需要;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