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末恢复重建至今,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无论是学校数量、学生规模还是教育水平,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工作专业在许多重要国家战略(如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社会工作也不断被纳入国家政策法规中,2022年中央专门成立社会工作部,这些都为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良好契机。然而,整体而言,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已有的研究聚焦学科建设方面的挑战,包括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使命、知识本质、专业化发展、课程设置、发展路径等。本文试图从现实视角分析社会工作教育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如何在社会工作教育中体现为党育人目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统领我国各项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立德树人成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社会工作教育概莫能外,特别当社会工作教育仍处于“舶来”式传授为主的初期阶段。社会工作是一门基于丰富伦理和价值观的学科。尽管社会工作专业拥有天然的关怀弱势和助人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容否认,从西方引进的社会工作教育,在理念和行动上仍存在一些与我国政治文化不相适应的内容,如采取激进立场,导致不少部门和干部对社会工作形成较为负面的刻板印象。因此建议:首先要将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社会工作课程体系,这既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自身的需要,也是实现为党育人目标的需要。其次加强社会工作课程思政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具有天然的课程思政元素,该专业对学生向好向善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任何思政课程。社会工作教育要做的事情是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在授课过程中予以凸显和强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工作的真善美。
第二,如何整合本土社会工作及社会治理的实践知识
当我们在“社会工作”前面增加“专业”二字以示科班教育之不同之际,或者在我们为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五年强调“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以及为新成立的“中央社会工作部”兴奋不已,憧憬社会工作又一个春天来临之际,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几乎在大多数的政府文件、报告(包括提及“专业社会工作”那些年份的政府工作报告)或法律文书中,专业社会工作都是被视为和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等同属一个领域的“社会工作”。审视新成立之中央社会工作部的职能,我们也不难发现,此社会工作非大专院校中所认为的社会工作,而是指广义的行政社会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领域开展的工作,与经济工作相对应。毋庸置疑,专业社会工作有着完美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但同时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即社会工作乃西方舶来品。这种舶来品为我们初期学科发展、教育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指引,这种效用今日依然存在,也将继续存在,但对于基于伦理价值和历史文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来说,这种舶来品有着难以适应本土价值文化的不足。这也是自社会工作复兴之日起,社工专业同行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并奋斗至今但收效仍不彰的领域。此外,本土社会工作,无论是社区工作、群团工作、组织工作还是其他工作,都有着极其庞大的工作场域、人员队伍、文化积淀和实践智慧。这些在我们看来缺乏专业性但极具实用性的社会工作往往是适应本土情境的实践经验,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良医药方”,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性知识。这些经验丰富的“非专业”社工就像老中医,能对许多本土问题精准把脉,药到病除,但缺乏基于现代科学的学理支撑。就像中西医结合一样,这些本土社会工作知识也要反向移植到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因此,建议社会工作教育进一步促进专业社会工作与本土社会工作的融合,强化对本土本土社会工作经验的整理和吸纳,形成系统适用的实践性知识,锻造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教育知识体系和理论模式。
第三,如何平衡跨学科性和学科独立性之间的关系
社会工作界对社会工作是一门跨学科的应用性专业有相当一致的认同。社会工作的许多理论、知识和方法从社会学、心理学、社会政策、管理学等其他学科获得。由于理论“借鉴过多”或基于本学科的理论偏少,学界一度引起社会工作是否独立学科的争议,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工作的专业自信以及继续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和知识的动机。而这又与近年来大学教育一直倡导的跨学科培养模式以及社会工作自身跨学科的特性之间产生一定的张力。在强调学科交叉、多元培养的今天,无论哪个学科,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互鉴是必然趋势。但如何和其他学科整合,如何吸纳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以及吸纳哪些理论和知识,这种整合是否会损害社会工作学科本身的独立性,仍是当下社会工作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调查显示,现在各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专任教师中仍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其他专业。这实际上为社会工作的跨学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建议进一步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发挥这些师资在社会工作跨学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必须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社会工作原教旨主义”,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完全基于实践的学科,不实务非社工,如在毕业论文评审中常常出现这种原教旨主义式的一票否决,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论文只要不做实务就不通过。另一种是将社会工作完全泛化为政府文件或社会所认识中的社会工作,即只要是社会的必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包含但不完全等同基于社会问题或社会政策等的分析,即这些分析与社会工作实务之间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非完全脱离社会工作的其他学科研究。
第四,如何实现社会工作教育的产学研一体化
作为以实践立学的专业教育,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社会工作培养方案中均明确要求社会工作学生必须完成相当数量(一般不小于800小时)的实践教学内容。学以致用,通过实践来反思所学,并形成实践性知识,构成社会工作教育的生命线。因此,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是社会工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要求。但从现实看,产学研融合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许多学位点特别是中西部社会工作发展相对较为缓慢的地区实践教学资源较为缺乏,社会工作培养方案的产教融合程度不高,产教融合组织和利益机制不完善或不明确导致合作不可持续。对此,我们建议:要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导,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融合,形成强大系统,体现综合优势。要积极探索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跨学科融合的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实践导师进入课堂和专业教育反哺行业发展,让学校(或教师)、实践基地(或机构督导)和学生都能从中获益,实现三方相互“双向奔赴”,融合发展。对学生来说,通过基地实践和一线督导进课堂,提升实践能力;对实践基地来说,通过指导学生和引进高校力量,吸收最新进展,提升研究能力;对高校教师来说,通过产教合作形成实践性知识和新的研究进展,通过理论知识反哺一线服务,扩大专业影响。
第五,如何应对现代智能科技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挑战
当席卷全球的ChatGPT通过美国社工协会资格考试(ASWB)之际,社会工作可替代的风险活生生地展示在眼前。美国社会工作能力测评(回答50道题目)显示,ChatGPT可以识别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文本模式,考虑上下文信息,并产生决策依据,同时考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安全和道德。尽管对非常情境化的社会工作实务来说,会考或者会说不等于会做,但社会工作教育必须积极应对现代智能科技带来的挑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首先,数字化技术在我国社会治理和群众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社会治理工作不断进行着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也正在成为基层服务工作中必要的常态化工具。这种转型在为创新社会工作干预手段(如基于互联网的干预方法)创造契机的同时,也对专业社会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参照社会学基本要求的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无法适应对社会治理大数据进行收集、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工作要求。其次,数字智能科技深刻影响市民生产生活,催生新社会问题,塑造新弱势群体,加重原弱势群体的数字脆弱性。然而当前社会工作教育尚未对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进行深入的教学,使学生们无法辩证地分析数字化所带来的负面问题,更无法了解面向未来的社会工作介入数字化发展的突破口、新主题和新模式。再次,数字化对社会工作教育本身造成挑战。相较于传统的学科建设维度,数字化设施正成为社会工作教育资源不平等的新维度。很多院校尚未建立起具有学科特征的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学生管理的模式依旧传统低效;不同院校间社会工作相关大数据的对接与获取能力也参差不齐,阻碍学生在领域内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将数字化前沿技术嵌入社会工作教学的方案尚未得到广泛的思考,人工智能等智能科技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有待进一步探索。因此建议:在社会工作课程体系中增设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特征的信息技术课程,提升学生参与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能力;增设智慧社会和数字经济等的概论性课程,激发对数字化发展的辩证思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推进社会工作教育智慧化建设等。同时,社会工作实务理应将公平和人文关怀等观念融入数字化社会发展之中,促进数字鸿沟的填补、群众数字素养的广泛提高、数字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数字经济与社会成果的共创共享共治。
第六,如何构建相互衔接但又错落有致的专业教育体系以及如何建设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点
我国已经形成从社会工作本科到博士的培养体系,以及堪称国际一流的培养规模。偌大的培养规模需要庞大的师资队伍,仅靠二十余个社会工作方向博士点培养单位培养人才的速度显然难以满足庞大的社会工作师资需求。即使近年来从国外或我国港台地区培养的社会工作师资源源不断补充进来,但师资整体供给不足的问题短期仍难以解决。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博士既是解决社会工作师资不足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规定社会工作可授予博士专业学位。新目录发表后,各大高校都跃跃欲试,投入申请准备。然而,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是如何清晰区分本硕博之间以及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之间的培养差异。这是社会工作教育补齐最后一块“短板”(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后需要认真研究并给出清晰回答的问题。相对而言,这块内容的研究和讨论较为薄弱。主要存在于学术会议的口头发表或非正式讨论中,缺少基于论著形式的体系化成果。因此,建议以培养方案(特别是核心课程、实践要求和毕业论文)和核心课程大纲(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等)为目标,以办学资质申请和合格评估为抓手,制定包括学术和专业在内本硕博三级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大纲和要求指引,并委托相关机构(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学位申请和办学情况定期开展评估。
[参考文献略,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