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38军47军后代朝鲜行(二)
牡丹峰下话平壤(上)
作者:邵小兵
三十八军在朝鲜(三十八军在朝鲜读后感)
2019年4月18日星期四阴有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光好
绝色烟柳满皇都
用唐朝著名诗人韩愈的诗,形容眼下的朝鲜首都平壤市的天气和环境很合适。
今晨,平壤下起了濛濛细雨,大同江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沙,时隐时现。迷一样的江水、迷一样的城市、迷一样的人。是啊!过去对它的了解是多维的,浮浅的,虚幻的。感觉它有时像个文静的少女:含蓄、恬静、婀娜多姿;有时又像个壮汉:威武、强健、力大无穷。
根据日程安排,今天要看多个景点,是让我们可以近距离观赏和触摸它容颜的最佳时机。
朝鲜的主要街道宽广、整洁;新颖、别致的高楼林立,但仔细端详,还是建的粗糙、工艺也不够精致,窗户显得小一些;
它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接近百分之六十,是个美丽的花园城市;公共交通也很发达,平时车少人稀,就是上下班高峰时段,也不见堵车的现象发生。
曾在北京中国语言大学留过学的林光浩在介绍平壤时,非常自豪地说:平壤不像北京,这里不用担心堵车,空气质量特别好;在朝鲜生活上也没有什么压力,住房、教育、医疗都不用花钱,全由国家承担。不错,他说到了我们国家的短板和问题。看他坐在我前排,我有意与旁边的人说:这个问题看怎么理解,堵车某一方面也代表了城市的繁荣和兴旺;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是西藏,可GDP全国倒数第一,是最落后的地区,这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道坎……林光浩回过头用一种复杂的目光看了我一眼,在他的双眸中,我似乎读出了他难以言表的矛盾心理。
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万寿台。它的广场之大让我惊叹,面积有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半还要大些,达24万平方米(天安门广场44万平方米)。金日成和金正日两位已故朝鲜最高领导人的巨大铜像高高耸立。我目测,铜像高度20多米,重量近百吨。这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物铜像了。
虽然有雨,又不是节假日,但前来拜谒和纪念的人还是不少。一队少先队员从我身边走过,从他们稚嫩的脸上,我看到了虔诚和崇拜。
在络绎不绝的人群中,有几对新婚夫妇,他们手捧鲜花,穿着华丽的民族服装,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在铜像前鞠躬、献花、留影。我去过俄罗斯,那里的新人,在喜庆的日子里,传统的习俗是到无名烈士纪念碑去献花、照像。这就是国情不同,风土人情各异的真实写照。
江克滨和刘南征代表大家将鲜花放在铜像的基座上,我下口令:全体成员向铜像行举手礼。充分表达我们对两位已故的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为朝鲜的独立、解放和建设做出卓越贡献的领导人由衷的敬意!大家纷纷留影纪念,这个地方值得回忆。
在返回去停车场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胸前挂满勋章的老者,可能是个劳动模范,我简单数了数他身上的各种奖(勋)章有二十枚之多,周围有不少人与他合影,从人们的目光中,流露出的是敬佩、尊重和羡慕。经了解,朝鲜是非常重视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科学家和在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者的国家,除政治荣誉外,他们的各种生活待遇也十分丰厚,仅住房就比普通人多一倍,一般百姓结婚时国家分配每人平均30平米,而上述人员达到每人60平米。在这个问题上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观的第二站,是金日成的故居:万景台。这个地名并不陌生,在朝鲜宣传片和媒体上经常提到,我小时候就知道万景台是金日成的家乡,有一首朝鲜的著名歌曲:《万景台岔路口》,很好听。过去我以为万景台挺远,其实随着城区的扩大,就在平壤边上。这里的草坪花坛、小桥流水、道路、停车场修建得非常讲究。
参观的人很多,都是有组织来的,队伍延绵数百米。毛主席的故乡韶山我去过两次,一次是单位组织,一次是与朋友前往;去韶山的人大多数是自发的,有组织去的不是特别多,那儿是场面是宏大、拥挤、人山人海。而朝鲜却是正相反,一切都显得是那么规整、有序和平静。
也许是我们是外宾,身份特殊缘故,被优先提前参观。解说员是个中年女性,听说还是功勋讲解员。金日成的故居不大,房子也一般,陈设的东西和家具十分普通。不过这个讲解员倒是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她解说的是声情并茂、非常的投入。
当说到金日成的家人为了革命事业,惨遭敌人迫害时,她眼含泪水、语调悲伤、声音哽咽,真让人动容。我看到参观人群,只是默默地转上一圈就离开了,估计是来了多次。也许形式大于内容吧。
参观结束已近十一点钟,陪同的朝鲜同志急匆匆地告诉我,刚接到上边的通知,中国驻朝鲜大使要接见代表团全体成员。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意外,没有想到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同志如此重视我们的访问,经过有关渠道,通报给了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大使决定亲自接见,这无形中也提高接待规格。他们想得这么周到细致、体贴入微、大家的心里都热乎乎的。
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坐落于平壤市牡丹峰区凯旋门大街长村洞,馆前的道路很宽阔,行人不少,周围有朝鲜军警负责护卫。中国大使馆是驻朝鲜外交使团中,占地面积最大、建筑最气派的,只有俄罗斯(前苏联)使馆可以与它相媲美。
进到中国使馆,就是踏入了祖国的土地。抬头仰望旗杆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身在异国他乡,看到她,感觉国旗是那么神圣、那么鲜艳、那么有力量!
中国驻朝鲜特命全权大使李进军和国防武官在门前迎候。我知道:李大使是部级官员,武官是副军职、少将军衔。中国只有在重要的国家才有这种高规格的配置。可见,中朝关系的重要性!更证明了,中朝的双边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之一。
李进军大使,是一位亲切、严谨、睿智、思维敏捷的长者;他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对如何处理好政党间交往有着独到的见解;63岁的他,有在外交部、中联部和多个国家担任大使的工作经历,前前后后在这个特殊的战线奋斗了四十多年,是一个能够驾驭全局、掌控各种复杂情况的资深外交官。接任驻朝大使之前,他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因他长期在上层机关工作,业务精湛,处事果断,是一个有着机敏的政治头脑的全能干部,是外交队伍中的佼佼者。
李大使和金武官等与我们亲切握手,表示热烈欢迎。他简单介绍了使馆的情况:主要建筑有主楼、官邸、公寓楼等。我看到,馆区庭院错落别雅,前有花园,后有假山,整体设计和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风格。李大使动情地说:主楼还是志愿军帮助修建的……
我们与李大使、武官在主楼前合影留念,场面温馨、随和、亲热,浓浓的亲情无以言表,难忘的瞬间定格在了平壤的春天。
在李大使和武官的引领下,我们来到充满中国元素和古色古香的使馆会客厅,落座后,李大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因为他说的内容很多,我只记住几句关键词:
1、你们是加强中朝友谊的使者,是志愿军光荣精神的继承人和代表;
2、中朝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经过两国老一代领导人的精心培育,深入人心,历久弥坚;
3、金正恩同志对志愿军在朝鲜祖国解放战争中的历史贡献非常感谢,定位很高,给予了极高评价;
4、金正恩同志执政以来对推动两党、两国各方面的发展,相当重视,投入了很大精力,现在是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之一;
5、近年来,两国最高领导人频繁见面,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坦诚地交换意见,取得广泛共识,达成了内容丰厚的积极成果,为两国传统友谊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6、现在国内的一些人,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对中朝关系妄加评论,肆意贬损志愿军的历史功绩,我们要与这种错误言行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
李大使感慨地说:来的这几年,我走访了很多志愿军烈士陵园和墓地。前几天与武官刚从云山回来,协调朝鲜有关部门对云山烈士墓进行修缮和扩建……
望着李大使头上缕缕白发和脸上的皱纹,我深受感动!他为中朝关系的发展和巩固殚精竭虑,是积极推动和协调两国最高领导见面的重要功臣之一。同时,他还念念不忘对志愿军烈士墓的修建改造,是多么令人尊敬和爱戴的老外交官啊!
江克滨团长和刘南征副团长也发表讲话,他们对李大使和金武官在百忙之中亲切接见代表团全体同志深表感谢,并表示一定把李大使的话带回国内,让更多的人知道。
会见结束前,江克滨将自己的父亲、志愿军38军第二任军长江拥辉呕心沥血撰写的《三十八军在朝鲜》一书赠送给李大使;
平时爱开玩笑、幽默乐观的史晓森,此时也表情庄重、腰板挺直,代表他94岁的老爸爸:有军中才子之称、入朝时任38军党委秘书史大伟伯伯写的《冬雷》一书赠送给李大使。
最后,江克滨、刘南征和战斗英雄的后代张明将由38军后代、书法家,钟继军书写的《中朝友谊万岁》的条幅赠送给大使馆(注:我们带去的所有书法作品,都是钟继军书写的,在此表示感谢)。
会见结束后,李大使、武官和使馆办公室的同志亲自为大家送行,此时使馆正门大开,李大使、武官等在大门外与大家逐一握手,热情话别。李大使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外事活动,他让专车停在使馆外等候。
望着车窗外向我们挥手告别的他们,让我眼睛发热、心潮难平。等候多时的朝方人员,感慨地说:我们接待过很多批中国代表团,像中国大使、武官同时接见,又送出使馆大门外的仅此一例。
是啊!我们何德何能?何功何荣?他们对我们的重视,更多的是体现了对志愿军尊敬、是对打出国威军威的志愿军将士的永恒纪念和缅怀。
车里的音响放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壮豪迈的歌声,让我仿佛看到,一队队志愿军战士,迎着炮火、踏着硝烟,他们面对强敌的无畏、面对死亡的从容,好像就在眼前。也许他们不知道自己创造的奇迹仍在影响世界,他们铸就的辉煌仍被无数人传颂!
平壤的春天真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