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我是四维边界,今天的内容,我们总结一下整个第一卷,给大家梳理一下涂尔干整卷的思路。
如果大家一路跟下来,也许会发现,在这第一卷一共七章的内容,已经把主要的概念、作者的观点和背后的逻辑讲完了。
可以说,涂尔干的这本《社会分工论》的精华,都在这第一卷讲的清清楚楚。
二、三卷呢主要是补充说明、深入一下论述,然后说一下例外的情况。这让我想起了资本论,它的精华也集中在第1卷。
或许说,这是西方人写书的一种习惯?
——————————
好的,我们接下来对第一卷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涂尔干生活的年代,正逢西方爆发式发展、快速变化崛起的时期。
面对社会的沧桑巨变,原有的理论已经不能再很好地解释社会现实了,时代正在呼唤新的理论。
面对这种情况,涂尔干决心创立一门新的科学——道德科学(一种崭新的人文社会科学,也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社会学)。
可是,道德这个词宏大而抽象,难以描述和研究。
由于道德准则形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有相对应的不同的道德。涂尔干希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切入。
社会发展?又是一个宏大而抽象的命题。
不过,提到社会发展,那分工就是绕不开的现实。当时对于分工,毁者有之,誉者有之。那么,分工,是一种道德事实吗?如果分工只是促进生产力的提升,那还不够;可是,分工还可以促进社会团结……(社会团结,即个人凝聚在社会中的状态)
对,社会团结!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角度。
但是,社会团结还难以直接测量和研究。不过,涂尔干很快找到社会团结的外在表现——没错,就是法律。
按传统,法律一般划分为公法和私法。可是这样的划分不能支撑他的研究。在深入思考后,他从违法的惩罚——制裁入手,把制裁分为压制性制裁和恢复性制裁。
我们理一理,通过研究制裁区分法律的类型,区分法律的类型就可以区分社会团结的类型,社会发展,进而区分不同的社会类型,考察社会的发展。
压制性制裁存在于压制性法律中,形成的是机械团结,对应的社会类型是环节社会,一般存在于古代社会。由于社会成员高度相似,个人意识的相似性形成了共同意识,共同意识和集体情感强烈而浓厚,对犯罪行为难以接受,制裁也具有对抗作用和抵偿作用。所以,在压制性社会里的公共道德范围广,执行惩罚严厉。
恢复性制裁存在于恢复性法律中,形成的是有机团结,对应的社会类型是分工社会,一般处于现代社会。由于职业分化,形成劳动分工和协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各个个体相互依赖,制定许多法律明确彼此间的权利与义务,违法后的制裁也是把混乱的状态恢复原来的样子。在恢复型社会里,职业道德占据重要地位。如果违反了职业道德,会遭到整个社会的指责,并转化为具体的惩戒措施。
是不是看不太懂?没关系,我整理了一个表格,这样更直观一点…
好的,这里涂尔干成功区分出两种不同的社会类型。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没错,由此及彼!由一者转化为另一者,由环节社会转变为分工社会!
那既然有转变,那转变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涂尔干又开始研究起来……
当压制法向恢复法的转变时候,社会团结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对应着环节社会向分工社会的转变。
讲完这些,他先后批驳了斯宾塞等人像斯宾塞的利己主义、卢梭的社会契约等等。
就比如他说,利他主义不仅不会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装饰,而恰恰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为什么呢?如果个人不为社会付出劳动和奉献,他从无法从社会中得到他所需要的生存资料和服务,也就不能养活自己、在社会中立足。
而且有时候,出于保护社会共同利益,维护社会共同价值观,个人还会为社会做出义无反顾的献身之举。
如此,我们每个个人都成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无数个人通过分工机制凝聚在一起,进而迸发出整个人类社会的伟大力量。
而这样的情感和道德,就是涂尔干一开始所说的道德科学。
这种道德是独特的,它尊重人们自由选择。虽然在有些职业当中,某些必须要执行的程序和责任并不是我们的初衷,但职业的选择是每个个人的自由选择。
这里多说一句,在分工社会中,由于单个个体间的接触往往非常短暂,彼此陌生。比如医生和患者(当然,这里说的是医院,不是那种经常去的小诊所),仅仅在问诊、治疗的期间会有短暂的接触。这和乡土中国中对每个人知根知底的熟人社会不一样。
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运转,我们对某些职业的工作人员和行为操守有特定的期待,比如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等等。
而这种期待就是他们的一种责任,一种必须要遵守的职业道德。
————————————
随便预告一下,第二卷呢,涂尔干从幸福开始,剖析分工形成的原因。他在苦苦追寻答案的过程中,蓦然回首,从最寻常的地方体悟出最深刻的道理!
……更多精彩内容值得期待!如果你也喜欢这个系列的话,也可以关注我的频道,四维边界,十分感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