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三丶社会三要素的发展与基础

三丶社会三要素的发展与基础

三丶社会三要素的发展与基础1社会的底层逻辑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类制度与科技发展都是逐步形成的,他一定具有逻辑,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人类社会出现

1社会的底层逻辑

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类制度与科技发展都是逐步形成的,他一定具有逻辑,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早期人类社会出现,是以部落制的形式出现的。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必然选择集体抱团的形式。所以早期母系社会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确定彼此归属的问题,通过血缘关系来维持集体存在的合法性,这就是法理。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过渡到父系社会呢?我们站古时候人的角度看下,早期人类面临的困境一是食物和水,二是大自然其他物种的威胁,比如老虎等,第三就是人类与人类彼此之间的竞争。早期的母系社会,人类的主要威胁一定是以野兽为主,此时人类的力量不强,需要通过抱团维持生存。而后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靠着工具逐渐在与其他物种竞争中取得优势,这个时候,人类集体同人类集体之间的竞争成为了主要矛盾,这个过程是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的过程。因为工具的原因,人类个体的力量得到发展,人类从血统的法理转向了强者的崇拜。由于生物的特性,男性在力量上必然的优势,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是父系社会的原因。

所以现代很多人所说的父权社会就是压迫女性,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在弱肉强食的规则下,是强者必然对弱者进行剥夺,而不是男性对女性的剥夺。社会竞争中,男性比女性更加具有竞争力,这是客观事实导致的。

那么所谓的法理是什么呢?法理就是当前社会下,分配权的合法解释。母系社会时,血统就是法理,因此按照血统来维持集体存在的合法性,所以分配权在母系的领导手中。而到了父系社会中,法理变成了弱肉强食的丛林体系,这个时候分配权就回到了力量最强的领导手中。2,私有制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产生盈余,逐渐开始形成私有制。私有制跟社会生产力有关,与当前社会组织形态无关。

3,奴隶的形成

奴隶制一定是集体与集体之间竞争的产物。首先,集体与集体之间为了生存竞争,结果一定是残酷的。竞争的结果无非以下几种,第一是败者的消亡,女性沦为战利品,部分男性沦为劳动力,其余的被淘汰。第二种,两者竞争力量差不多,彼此无法彻底消灭对方,最终两者走向融合。第三种,胜者的体量远小于败者,这个时候一定是通过打压败者主体来维持统治。在早期人类社会,只有前两者存在可能性。因此,奴隶的出现是集体之间竞争的产物。

由此进一步分析,在社会组织形态为部落制,分配法理为弱肉强食的集体社会。随着社会发展,已经开始转变为奴隶制社会。因此这里三个要素要特别说明:社会组织形态指的是社会当前组织的意识形态。早期的各部落之间的联合(融合),意识形态是依靠血缘关系。分配法理指的是当前社会分配规则。社会制度指的是意识形态和法理下的社会结构。

在部落社会中,已经开始有了奴隶。这个时候,各个部落之间的利益分配原则也是弱肉强食。部落内部之间的分配原则也是同理。此时,分配原则应当是一种内部的动态平衡。

随着社会更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夏朝的建立,教科书的说明是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这里我个人并不赞同。讨论夏朝的建立,需要讨论之前的禅让制,个人观点,禅让制是弱肉强食法理下的一种博弈的结果,并非是举贤。到了禹,禹通过治水,一方面通过治水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向心力,有了统治的基础。第二,一定进行了思想的统一,社会体制的变革一定伴随思想改革的运动。这个思想的统一就是所谓的君权神授。将自己的统治地位与神权绑定在一起,从而形成新的法理。这个法理最终博弈的结果就是封建制度的雏形。

夏朝的建立改变了弱肉强食的法理,重新以宗法血统为主,各方代表博弈之下,最终走向封建等级制度。因此,夏朝是一个统一了各部落,形成了意识形态上的国家,社会组织结构是各个部落为主,分配法理以封建等级为主要理论依据。

那么这里我们需要讨论一下,社会三大要素的基础是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否是一定都是按照这必然发展的趋势走的?并不是。这里,我们又要重新回到原始的起点去思考。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大河流域,因为大河流域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因为资源的相对充沛,才能养活更多的脱产者,同时人口基数越大,出现智者的概率就越大(也就是仓颉,神农这种)。智者产生自己的文字,文字为思想理论与科学技术提供基础。有了文字,思想得以传播和继承,启蒙了人们思考的基础。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持续的积累,文字可以使技术的发展得到生存的土壤,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不断推动技术的革新。带动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文字,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字就不存在思想,没有文字,科学技术就无法发展。

这里补充说明,早期四大古国存在各自的文明的。甚至我认为,早期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文明科学技术应该是领先的,因为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地理上,没有天然的屏障,各部落交流频繁,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同时,地理上没有屏障导致,在早期社会没有形成科学技术的绝对优势,一旦社会组织上出现混乱,就容易被其他部落鸠占鹊巢。最终,远古文明的部落被消灭,文字被抹杀,文明中断,失去活力。失去了文明,后续社会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同样,没有文字的地方,社会进程一定是停滞不前,除非受到外界的启蒙。

上一篇: 19条超现实的社会语录,句句戳心
下一篇: 社会结构三大要素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