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1937年8月所写,曾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文章是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文章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结论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该著作主要思想如下:
1. 两种宇宙观:毛泽东认为,在人类的认识史中,从来就有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两种见解,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一种是辨证法的见解,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
2. 矛盾的普遍性:毛泽东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3. 矛盾的特殊性:毛泽东认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4.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毛泽东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5.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毛泽东认为,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6.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毛泽东认为,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
总之,《矛盾论》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性中存在着共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