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并重新定位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出发,剖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轨迹,剖析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构的对策性建议。为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思考。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危机;环境问题;和谐发展
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始料不及的恶果与灾难: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匮乏,能源枯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正如弗·卡普拉在《大转折》一书中指出“人类实践取得成功,但是出现生态危机;文化胜利了,但是自然失败了;人类的技术取得成功,但是这种以经济上的胜利表现的成功等于生态上的失败。”[1]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已成为人类生存的一个重大问题,不但使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也制约了人类的发展。正如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曾预见性地警告:“人类征服自然所获得的胜利正遭受自然反过来的严厉报复。”[2]对以往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深刻反思,人类意识到缓解生态危机,摆脱生态危机的重要性。许多科学家表示:人类不仅要征服自然,同时,还要善待自然,要善于和其他生物取得和谐的生态平衡,确保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出路就是正确认识并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1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对自然的依附。自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我们就无法摆脱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依赖性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之所以要依赖于自然界,其根据在于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因为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源泉,人只有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外部自然界,人类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开展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他来进行生产的材料。”马克思的论述表明,人类创造历史的时间活动是借助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而进行的,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形成也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3]。且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在远古时代,人与自然尚处于原始的统一中。刚刚诞生的人类对现实的自然界还没有理性的理解,只以原始的感知能力面对周围的一切。在他们面前,自然界既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可以直接或依靠简单的工具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同时又是神秘莫测的,存在着各种各样住在人类命运的“神力”。因此,人类努力地顺应自然、模仿自然,争取同自然和睦相处。原始宗教、图腾崇拜以及原始童话、故事、绘画等原始文化都表明了人类这一心态[4]。可见,在人类社会初期,自然并不是应该由人征服的“对立物”,而是理解、依赖、崇拜、模仿的榜样,人对自然怀有一种高尚的敬畏和感恩色彩,人与自然处于一种直观、朴素、简单,同时又和谐统一的状态。但这是以人类的物质、弱小和自然对人类的绝对统治为前提的,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和友好带有无奈、无助以及被迫的味道。
进入农业文明社会以后,随着人智力的发达,生产经验的增加,人类开始逐渐从被动地一览自然发展到主动地改造自然,成为了由依靠大自然提供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的束缚而自我生产者。这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开始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把自然当作客体,当作利用与索取的对象[5]。甚至,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扩大食物种植面积,增加畜牧量,因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荒地,造成地球表面的水土流失、江河污染、土地沙漠化等等生态问题,影响了动植物的生活栖息,破坏了局域的自然和生态平衡。但在这一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的运行规律知之甚少,也没有掌握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改造不具有根本性,仍处于从属于自然的地位。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席卷全球之后,人类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6],社会生产获得空前发展。人类只关注自身利益的满足而忽视自然生态环境的存在及其价值,对自然界进行无节制地索取掠夺,大规模地改造、征服和支配自然。物欲的膨胀使人类无限度地攫取和占有自然物,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改变了自然环境的组成和结构,越来越重的生态失衡使人类社会陷入空前的困境。在这个时期,人们视自然为征服、统治的对象,把自然看作人的附属物[7]。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主仆关系。但当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却是自然的种种“报复”与“惩罚”。
2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
人类违反自然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8]种种事实给我们人类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教训——科技的胜利,自然的失败。
2.1 生存环境的恶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为了发展经济,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开采资源、排放废气,这种种不科学的行为使今天的人类承受着自然界一次又一次的残酷的报复,很多地区深受环境问题的困扰,再也看不见蔚蓝的天空,食物与水不再放心食用,绿色天然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奢侈品,出行深受雾霾的困扰,生活水平上去了,当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却在下降。据统计,2014年,我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检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只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占90.1%[9];七大流域和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的国控断面中,Ⅰ类和Ⅱ类水质断面共占39.7%,Ⅲ类及以下断面水质共占60.3%,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0%,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10];从上世纪50到90年代,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11],特别是拿笔者所在的一个西部小县城甘肃民勤来说, 由于人民向自然界的过分索取——主要是过度开荒和放牧, 带来的恶果令人刻骨铭心: 沙尘暴频频发生,县城大部分时间笼罩在尘土之中;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饮用水严重匮乏,林草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西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自2001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先后6次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12]。这些直观可感的现象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我们自以为是的要支配自然的后果就是遭受到了自然对我们的报复。
2.2 精神生态的失衡
人类自从脱离自然界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是万物的灵长,是“自然的主宰”。从古希腊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15 世纪文艺复兴时人本主义思想的确立,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人是目的本身”,都在反复强调和肯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中心地位及至高尊严[13]。19世纪之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使人从实践上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力量,借助于科学技术的手段,人类似乎真的无所不能,不仅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并支配大自然中的机械力量、物理力量和化学力量,而且能够驾驭天文力量、地质力量,能够揭开生命的奥秘,能够创造出连上帝也没有创造出来的计算机、因特网、机器人、航天飞机、宇宙飞船、高产水稻、克隆绵羊、转基因动物……人类现在甚至可以运用基因技术创造出现实世界中所不存在的全新物种。如此一来,人类不再恐惧自然,也不再敬畏自然,人最终就成了自然界至高无上的骄子和主宰。特别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对自然的直接依赖很快转换为对劳动产品的直接依赖。人类把自己同自然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征服与被征服、占有与被占有、满足与被满足、索取与被索取的当然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这样,自然界对人生存和发展的本原性的意义开始被遮蔽和遗忘,人与自然之间最直接、最原始、最基本的脐带最终被扯断。于是,人在不断自我满足和自我证明中,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一味地向自然界掠夺,无节制地挥霍自然资源,无限制地制造各种垃圾,无限量地排放各种废物,从而不断地增大自然界的熵值,打破自然界的平衡,加速自然界的污染,并最终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3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
毫无疑问, 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问题、全球气温变暖等带来的影响根本无法估计。面对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果我们听任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人类不可避免地要走向灭亡。要想避免这一可悲的命运,我们应当增强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起正确的大自然观、人文观以及和谐的文明发展观。
3.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大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新肯定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和谐关系自然不应成为被征服、被索取的对象,而应成为欣赏与热爱的对象。自然有生命,有情感,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需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中国古代的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14]。人与自然存在共同的生态利益,应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克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人类要切实地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要以一种开放的宽容态度处理与其它生物、与世界的关系。事实上,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另外必须考虑到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 要强调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一个根本条件是要使全体人民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创造稳定、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
3.2 坚持科技人性化在全球发展的平衡性,树立人文观
我们人类实现人文、科技和整个生态圈环境的一体化才是根本的途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我们与自然界进行谈判的砝码。只有当我们的技术水平能够控制、影响自然的时候,才能彻底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大多数自然灾害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类社会初期那样的大自然灾害已经能够基本避免了,但现在的最大问题是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整体,环境生态问题属于全球问题,而科技发展在全球的不平衡使我们很难真正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在我们只能于科学技术的构架中与自然发生关系以谋求现代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我们能够做的是尽可能使技术更加人性化,确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制度安排和利益协调来保证环境正义和平等问题,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过分膨胀予以必要的节制,使技术不受过分膨胀的贪欲驱动以及恐怖邪恶力量的支配而成为反自然、反人类的利器,在我们用不断发展的技术把握自然的同时也给人类以审美的、伦理的、形而上的、交感体验的方式把握自然留下的地盘而不唯技术独霸独尊,重塑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共在关系,并以不断发展和改进了的科学技术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生存家园的危机,这一切是可能的,也是较为现实的人文关注。
3.3 克服功利思想,树立和谐的文明发展观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这就要求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在思维视点上,不能只关注在征服、改造、索取上,而要放在共生、共赢、共荣上,去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抱有一种敬畏的心情,努力为失去平衡支点的自然界做些“亡羊补牢”式的修补或调整。克服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思想,摒弃短视眼光,着眼现在,放眼未来,利用科技的进步,将破坏降低到最大限度,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文明发展。
结语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经验,是人类肩负着的重大使命与责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相互促进发展、相互扶持发展的良性循环,只有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地球的青春活力,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处理这一长期性课题探究上,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弗·卡普拉. 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M]. 1989.
[2]庄穆. 生态环境哲学:哲学当代创新之域[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20(4):105-108.
[3]杨国英.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J]. 山东工会论坛, 2007,13(6):126-127.
[4]姜言秀.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05(1):85-87.
[5]刘书越, 吕文林, 郭建. 环境友好论:人与自然关系的马克思主义解读[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9.
[6]黄涛. 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思考[J]. 理论月刊, 2004(3):73-74.
[7]张焕明. 人与自然界关系历史演变的当代解读[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8, 16(4):78-81.
[8]刘魁. 自然报复、天人合德与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周刊, 2016(2):26-27.
[9]王伟娜. 马克思生态环境思想及当代价值[J]. 中国集体经济, 2016(33):81-82.
[10]杨伟. 从科学发展观看生态建设和环保[J]. 活力, 2009(12):266-266.
[11]刘娟. 关于我国废气排放及处理的多元回归分析[J]. 经济视野, 2014(4).
[12]何俊成. 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第1部[M]. 2005.
[13]巨乃岐, 杨权良, 王恒桓等. 试论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源和实质[J]. 天中学刊, 2018.
[14]任秀芹. 儒家文化中的生态观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J]. 旅游研究, 2002,13(1):27-2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