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第九届中国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主题发布会之嘉宾发言

第九届中国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主题发布会之嘉宾发言

第九届中国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主题发布会之嘉宾发言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诠释“有种有种”借这个大会发言机会,强调对“有种”的重视。

社会生态_生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_清廉广元生态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诠释“有种有种”

清廉广元生态社会_社会生态_生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借这个大会发言机会,强调对“有种”的重视。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类社会告别野蛮、告别蒙昧,进入所谓文明,我们可以称之为人,是因为农业。所以,人类作为文明人有大约一万年的历史,那也就是万年农业文明的历史。

中国人有一万年的农业文明,而进入工业的时代是奋斗了一百年。现在可以说我们是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了。

这一百年工业化的奋斗,使我们有了让这个世界不得不重视的国力,但同时也要明白,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是有多大的作用力就有多大的反作用力。对人类社会来说则是成本与收益对等,我们看到了现在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得知道我们支付了巨大的成本。

很多巨大成本我们看到了,还有很多是我们看不到的。比如当我们大量使用所谓现代的方式、机械化的方式、电器化的方式,科学化、化学方式,所有这些东西当作成就;而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大面积地、成规模的搞种植产业带的时候,有些基本的东西,比如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却被破坏掉了,这个是我们看不到的。人能够看到的会重视,比如说生物的灭绝速度非常快就会为之惋惜,或者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保护。但是,我们看不到的呢?难道每一个生物不是在一定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之下才有这种性状的吗?

这个发布会的题目是“有种”。那我们就得了解什么叫做“有种”?

归纳我上面说的观点:我们看得到的有种,一般是指生物种群,而看不到的是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当人类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以为他们在进步的时候,在发展微生物的肥料和农药,推进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我们就应该问,当你用外来的微生物物种改变本地的微生物种群,是不是跟外来的生物入侵有相似的结果?

我想,上过高中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社会进步当中,这样的道理常常被人忽视?

于是,为了有种就需要保种。例如我们在座的宋一清教授就是长期做保护本地化土种的专家和志愿者,人家是海归,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一直默默的,很少见到她站出来大声疾呼,但是他们所做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借着呼吁保种才能有种,我们要深入调整形成自觉行动,共同努力形成一种社会力量,把我们现在正在破坏的、但却看不到的微生物种群结构的问题提出来!

还因为:这直接影响的不光是我们现在的人,也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周边的各种各样的物种,当这一切被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改变成为那些我们完全不知道的状况的时候,人类到底会成为什么?

刚才有的朋友以专业做妇幼保健的科研数据说到现在青年人生育率下降,说到有病的孩子越来越多的时候,直接点到了一些敏感问题。我在致词的时候也已经讲到这和我们的饮食安全有关。这在过去只是一个假说,只能用经验的材料加以说明,很少有人用科学方法证明,但是现在这些科学家们,已经用实验室仪器把这种相关性找到了。

有没有人愿意做微生物种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妨做做看。试想,如果我们进一步推进现在这种没有任何伦理道德约束的所谓科技的进步,到底会带来什么?借着这个活动,我举了微生物种群被破坏这样一个例子,无外乎要给大家以启发,我们需要更多的自觉,只有自觉才能真正称之为人,不是一般地说“我思故我在”,而要说我自觉我才是人。如果就是胡吃海喝,管他三七二十一,只要好吃就行,那就是在食品安全上缺乏自觉。现在为什么满大街辣哥辣妹进京,甚至整个全国都吃辣。因为所有其他能够品味到的清新口味的食材失去了原味,才被重口味覆盖掉。这是我们从现实中看到的、感受到的口味变化。还有很多我们感受不到、但应该自觉去意识到的潜在变化。因此,借今天“有种有种”的发布会做个提示,为什么说这是关系到每个人的行动,对大家都是很重要的。确实,就像刚才上台讲话的消费者和年轻新农人,他们介绍了在“有种有种”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受,其实这是一种人得以称之为人的自觉性的形成过程。

但是,这个话题很沉重,越说到这种重话越应该微笑着说,省得大家觉得压力太大。

回过头来说几句“一懂两爱”,我们高校培养大部分是所谓懂科学技术的人才,但却没有同时教给他必须用科学伦理来形成对科学技术的约束,亦即:得用做人的基本道德来约束所谓的科学技术进步。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对于原子物理科学技术发展,因为没有这种道德约束于是发展出核武器,核武器大规模杀伤人类,因为科学家造出来了,所以就有政治家的使用。

迄今为止人类唯一使用核武器案例大家都知道,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家未必都知道,但是这个后果还是可视的。人类继续听任在那个核爆以后的跟进研发,那就除了核恐怖平衡,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也就是说,在拥有多次摧毁地球能力的两个核大国之间,因为不能使用而导致他们达成的核恐怖平衡,根本不是伦理道德约束,而是恐怖造成的平衡,才有这个世界不再使用核武器的现实。

但是,今天有没有谁意识到微生物种群结构被破坏恐怕比核武器的破坏未必差到哪儿去?所以,如果现在教育体系中没有这种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没有社会参与的制度约束的科技研发其实是很糟糕的。

就像大家开始认同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的时候,官员们都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但是很少有人注意亚当斯密要求必须先看他的《道德情操论》。他曾经说,如果不先看《道德情操论》,请不要看《国富论》。对于追求市场经济激进发展主义的精英们,因为没有事先看《道德情操论》,只看到市场看不见的手。遂有现在科学技术领域推进产业化,鼓励科学家变成商人,请问还真的有科学问题吗?如果这些问题从来没被讨论过,那我们科研院所和高校教育的一切,到底是个什么趋势?难道不该按照生态文明战略做点调整吗?

看十九大的各项调整都很紧迫,其中最大缺憾,就是没有强调教育界、科学界乃至于和人生命有关的医务界跟进生态文明战略做出调整,这几个领域恰是最应该受道德伦理约束、最应该率先实现生态文明转型的,但是在这些部门中,符合伦理道德的制度约束相对来讲是比较偏弱的。

请问在座的杨老师,你们那里有没有紧跟十九大提出生态文明转型的精神,调整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调整研究思路,有吗?哦,没有。问问人民大学在座的老师,有没有这个调整?学校任何一个改革方案,难道不还是沿着老路在走?如果沿着20世纪的思路,我们怎么培养一懂两爱的人才?对比一下,刚才上台发言的两位说出的语言就是一懂两爱,尤其是那位年轻的新农人!一懂两爱人才怎么才能培养出来?如果我们能够让人成为自觉的人,自觉了才能自由。而现在所谓“消费者是上帝”根本就不是提倡自由人。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也要体现自由人的联合才是共产主义,自由人一定是以自觉性为前提的。

今天做的提示,是希望注意微生物的本地化保护。籍此强调两点:一是我们还有很多潜在的复杂的问题没有认识到,而要提高认识能力,一定是做人首先要有自觉性。如果没有自觉做人,无论多么伟大的科学技术发明、多么伟大的人文科学的创新,对不起,恐怕都需要重新考虑。二是如果真要体现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国家的生态文明重大战略转变,就得从一懂两爱的要求出发来培养人才,这要求我们从科学技术领域、从教学研究领域的指导思想上调整到符合十九大精神上来。

从以上这两个角度考虑,还是得学习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把自觉性建构在符合主流的大方向上。

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清廉广元生态社会_社会生态_生态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温铁军老师作为“有种有种”倡议联合发起人

上一篇: 社交的本质是什么?
下一篇: 侯建新:”封建主义”概念辨析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