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题活动简况201910日,xxx书记在xxx实验中学行政楼二楼小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研究》的开题报告会。与会人员有xxx实验中学xxx书记、xxx实验中学xxx副校长,政治组教研组长xxx老师,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研究开题报告二、开题报告要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求“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2016月28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颁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了高中阶段公民法治教育的目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核心素养。但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法治课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高中思想政治课上。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深入结合本学科的课程特点和育人功能,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培育具有高度法治意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理论价值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教育理论的丰富,以往法治教育研究范畴多为“法制教育”,较少从“法治”的维度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在一起研究,本研究课题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与法治意识结合,有助于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法治教育理论,对于提高学生法治素养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法治中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2.实践价值法治意识要求我们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认识到社会公德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社会规则问题。当前我国青少年法治观念、法律意识淡薄,青少年犯罪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人民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和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必须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及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意志力、自制力的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高中生的法治知识,提高其法治观念,树立其法治信仰,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起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作用。同时,利用思想政治课传递人生积极追求、高尚道德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的精神文化,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起到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二、核心概念界定核心素养是个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表现。
高中政治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要素,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法治意识”体现当代中国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尊严的必备品质,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要求。通过思想政治课引导高中生树立法治意识,即树立宪法至上、程序与规则、权利与义务、平等与公正意识。这些意识构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国外相关研究美国、日本和新加坡开展法治教育相对较早,可以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通过对它们的法治教育研究发现,法治教育具有以下共同特征:注重实践与环境的隐性教育,反对知识灌输,提倡学生亲自实践体会,建设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法治教育,学校、家庭、社会都是法治教育的场所,切实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实践能力。可见,法治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是观念和实践教育,在今后的法治教育中注重利用各种显性和隐性课程,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由简单的法治知识认知上升到法治态度认同、内化、最终实现提高法治思想的目标。
2、国内相关研究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法治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有许多,张善超、李宝庆从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的途径入手,提出完善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各项制度、修订课程标准和教材、融入中小学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他们认为法治教育要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设计就一定要实现法治教育的地方化、校本化,同时与德育相结合。黄向阳(2016)提出借鉴美国编制跨科课程以加强各科协作的方式实现法治教育,将法治教育的内容分散在中小学德育、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学中,通过对现有各科教材的分析梳理,找出与法治教育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各科实施法治教育的内容、时间进行规范和指导。法治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中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仅仅依靠专门的法治教育课或者法治与德育结合的课程,并不能深层次的培育高中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恰恰相反,在当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增加新的法治教育课程只会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对学生实际法治教育效果的影响也并不大。四、研究目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要素,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依存,是一个有机整体。“法治意识”体现当代中国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尊严的必备品质,是“公民参与”的必要前提,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要求。
通过这次校内研究和实践,我们要培育高中生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能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公平正义,成为有尊严的中国公民。五、研究内容1、高中生需要树立的三种法治意识公民意识——个人对自己在国家、社会中的地位的自我认知,以法定权利和法定义务为依据,把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融合在一起的自我认知;责任意识——法律责任不仅仅使承担犯罪刑事责任,还可能是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高中生需要在了解、理解法律的基础上产生一种责任意识,这种意识促使他们进行社会公正的自觉维护;权利义务意识——这是高中生树立法律意识的关键。通过法制历史的学习,通过法律案件的了解,最终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享受自己的法律权利,也要严肃对待自己需要履行的法律义务,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权益观。2、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对个人——规范个人行为,树立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对社会、对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3、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的途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内容的灌输和解释;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法治思想的融合,以案例了解知识,以案例强化认识;观看《今日说法》等法律栏目,谈感受谈认识,从另一个角度增强高中生对法律的认知;六、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法。
在本校进行调查,实地了解本校学生的法治意识状况。2、问卷调查法。以学生为样本发放问卷,以了解其法治意识。3、文献研究法。参考各地区的法制意识教育成果,并提出观点。4、信息分析法。以网络交流和学术讲座为主,以网络为手段和媒介,获取相关信息资 料并分析,以学术讨论的形式将信息分类汇总,并由指导老师指导升华。 5、对比分析法。放眼全国法制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以更广阔的视野解决问题。 6、数据分析法。以实地调研得出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 研究的重点、难点。 如何将繁杂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潜移默化的转化成学生的自我意 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方方面面的结合;也需要学生真正能够在社会众多现象中明 辨是非、提高意识、强化法治意识。 七、工作重难点 1、工作重点:资料收集、汇总、分析 2、工作难点:资料与课堂实际教学的结合、运用 八、研究的创新点 (1)课题实践过程的创新:此次课题研究将学生纳入到课题研究的参与者当中,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创造性的利用家校互动网络平台进行课题资料的收集。 (2)课题研究角度的创新:在当代法治环境日益浓厚的前提下,加强对高中生法治意识的 培育的尚不太完善,此次课题研究将高中政治教学作为纽带,将法律、法规与高中生法治思 想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是一次全新的课题角度和研究尝试。
九、组织分工 本课题组是一支素质过硬、战斗力强的队伍,素有工作踏实、观念创新、热爱钻研的优 良传统,不但教学成绩显著,而且科研风气浓厚。每位成员在教学之余,积极钻研教学理论, 所著论文多篇,分获国家、省、市不同级别奖项。 1.xxx 书记 从事多年教育教学班主任工作,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分工:整体负责,主要负责教学实施方案的设计、实践验证、阶段性成果总结,整体规 划和进度监督。 2.王春霞教师 从事基层教学 15 年,踏实工作,认真教学,发表多篇论文,如《有效提问提升高中政 治课堂效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理念创新助推课程发展》、《政府的 职能:管理与服务》、《新时期 寓新意 新要求》等。 分工:主要负责前期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立足于我国法律体系相关内容的汇集。 3.李丹丹教师 从事高中教学12 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探讨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学方法》发表于2013 23期《中华少年》CN11-5674/C、《论高中政治教学和时政教育的融合》发表于 2013 月(下)《祖国》CN11-5569/C,发表多篇论文如《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浅谈新课表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分工:主要负责高中政治课堂与法治意识的案例结合,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4.郭庆福教师 从事高中教学多年,见解独特,角度新颖,其中《管中窥豹话课改》发表于 2010 月《管理学家》CN11-5630/F、《谈高中政治课的趣味性》发表于2010年11 月《管理学家》 CN11-5630/F、《谈高中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发表于 2011 月《中学教学参考》CN45-1372/gG4 从事高中教育多年,经验丰富,认真钻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分工:主要负责高中政治课堂与法治意识的案例结合,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十、研究进度安排与阶段性成果 预备阶段: 2019 月,组织课题组活动,进行理论学习力培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外同类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支持本课题研究开展的依据及理论论点。 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一系列讲话,提炼其中适合高中生法 治意识培育的内容;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对xxx 实验中学高一高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和 分析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了解当前法律法规的基本情况,确立课题,收集资料,申报立项。 提交开题报告、相关课题理论学习感想等。 研究实施阶段 1.2019 月~10月,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跟踪调研。根据各年级、骨干教师 的教学风格进行分工。
这一时间段,课题组成员积极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根据教学案例设 计有效的教学课件初步进行课堂实践探索。提交成果:初步案例设计、初步探索时存在的问 题、相关学术论文等。 2、2019 年11~2020 月,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积累教学课例,进行分类与分析。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将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完善措施。同 时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对结果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总结出适合高中政治教学实 际的培养法治意识的教学策略。提交成果:教学论文、案例、案例集成、中期报告等。 总结验收阶段 1.2020 月,子课题组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经验,预备研究成果展示会,提出结题申请,撰写结题报告。 2.2020 月,总课题组总结、概括课题研究成果,完善结题报告,开结题现场会。提交成果:法治资源修订手册,案例集成,课件光盘,总课题结题报告等。 十一、经费及保障措施 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 作为河南省示范高中,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在新课改环境下,重视教学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