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2)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2)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2)作为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 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从而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了科

作为科学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 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从而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了科学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对社会学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 我们要想保证社会学研究的高度科学性 就必须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第二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 属于哲学的范畴

而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而社会学则是对社会现象

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 第三

社会学的科学研究成果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源泉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不断吸取具体社会科学 包括社会学的成果 扎根具体社会科学之中 才能更加充实、发展自己

第2次平时作业 (5-8章) 一、填空题 1、(无答案 题有误) 2、传宗接代 生儿育女 3、社会 基本单位 4、社会组织 5、社会群体 6、泰罗 法约尔 韦伯

7、行政组织 8、中央集权 9、农村 10、城市 11、城乡差别 12、社会分化 13、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 14、功能论 整体 二、名词解释

1、 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共同体

2、社会组织(狭义):狭义的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 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 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3、科层制(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成及管理方式

4、农村社区:也称乡村社区

指的是以农业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5、城市化:一般说来

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 从农村迁入城市的过程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讲

城市化又是农村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6、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 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从社会系统结构来看

即是系统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结构要素 发展成为承担较少或单一的功能要素的过程

三、简答题 1

、 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试述其特征

答:所谓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 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这种群体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是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初级社会群体有时也被称为初级群体或首属群体 在我国的社会学研究中

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指家庭和由相邻家庭组成的地域性群体--邻里

以家庭、邻居为代表的初级社会群体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第一

初级社会群体往往是自然形成的 第二

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 表现了全部人格 第三

初级社会群体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 第四

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人际关系亲密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2)在线全文阅读。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 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 (1-4章) 一、填空题 1、19 30 2、系统整体

3、物质需求、精神需求 4、社会关系 5、需要 6、马斯洛 7、自我意识 8、个人、群体 9、社会关系 10、首属社会关系 11、社会位置

12、语言 13、学习 14、认识、社会化 15、社会化、发展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 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应用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念、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论)

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3、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

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人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 社会心理现象有个体心理现象和群体心理现象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和群人本制约的个人思想、感情和行为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反映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现象

4、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5、群体交往

指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 6、角色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

是指演员经过一番妆饰所扮演的剧中的人物形象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三、简答题

1、试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几个论点 答:(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3)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试简述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答:(1)需要是人的本性 (2)人与动物

人性与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的三阶段

3、什么是社会交往?试述其意义

答: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社会交往的意义:

(1) 社会交往有利于人的成长

(2) 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

(3) 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4、什么是人的社会化?

答: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出生

从一个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 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 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 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 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 从而

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四、论述题

试述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一般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具体来说是: 第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 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 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在线全文阅读。

第五

初级社会群体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放在首位 第六

初级社会群体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

2、 简述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答:社会组织作为执行一定社会职能的社会群体 与其生存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

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交换关系 从本质上说

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 社会组织从环境中获取原料 向环境输出产品

社会组织对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 第二

环境对社会组织变化的影响

社会组织对环境的交换和依存关系

决定了它的结构、功能必然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环境对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中应有专门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

(2)环境变化时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也会随之变化

3、 简述社区的要素

答: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实体

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 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 3、共同的社会生活 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

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简述阶级外部的游离化

答:所谓阶级外部的游离化 指在社会的基本阶级集团之外 由于社会阶级分化的不断活动 一些从社会基本阶级分离出来

独立存在的次一级阶级集团 它们游离于社会基本阶级之外

但还不同程度地依附于基本阶级进行活动 这些阶级也叫阶层

四、论述题

论述城市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答:在封建社会我国的城市基本上是由于统治和军事防御的需要而兴建的 因此

城市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军事性

这一时期的城市是贵族、地主、官僚集居的地方 是封建统治阶级施行政治统治的中心 封建统治者控制着整个城市 工商业虽有发展

但在整个城市中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封建城市是政治中心 而不是经济中心 它没有发达的工业为依托 商品贸易也受到限制

这样

它不但不能对广大农村发挥经济的领导和辐射作用

而且因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盘剥还会造成严重的城乡对立

第3次平时作业 (9-12章) 一、填空题

1、社会需要、社会活动 2、普遍、变异、相对稳定、阶级 3、系统

4、马克思、恩格斯 5、龙 6、罗斯

7、维持社会秩序、维持正常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社会控制的反功能 8、社会学

9、发展中

10、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

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的的 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2、习俗

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

3、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

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

4、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

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迈、疾病、伤残或由于其他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从而生活发生困难时 向其提供物质帮助

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保障制度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3)在线全文阅读。

三、简答题

1、试简述社会制度的特征

答: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

2、简述社会舆论的大众传播特点

答:社会舆论是靠大众传播形成的和扩散的 由于某一现象引起大家的兴趣

于是众人纷纷成为此一现象的评论员、宣传员 众人传议 不胫而走 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的口头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主要形式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

大众传播工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真正的社会舆论还是要通过人们之间的互相交流 意见的互相碰撞形成

3、简述人口问题的实质

答: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

在人口中劳动者少、消费者多 入不敷出即产生人口问题

这种入不敷出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一是人口中劳动人口相对不足;二是劳动人口未能充分就业;三是资源匮乏 不能实现劳动力与资源的有效配置 人口问题一般表现为人口数量多 人口相对过剩 实质上

这也与人口素质低有关 因此

人口问题也是人口数量与素质失调造成的

4、什么是社会保障?它有哪些特点? 答: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

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

社会保障具有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人道主义等特点

四、论述题 试述社会制度的功能

答:社会制度既是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

又是人们行动的准则 具有四个方面的功能: 第一

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 需要是人的本性 人和社会都是发展的 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也是发展的 社会需

要的满足与提高关键是要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 这就是说

人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中就是靠一定的社会制度来满足的 第二

提供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

人的社会化主要的就是要孩子们认识社会角色和学习社会规范 而不论是社会角色还是社会规范都是由社会制度规定下来的 实际的社会无时不在运动

人口也在不停地流动 而社会的运动

人口的流动靠的是社会制度进行的 从社会的一个横断面看 人们的社会活动

人口的流动是受一定的社会制度的规则制约的 社会制度的上下左右流动的机制作用 叫做社会选择 起到了社会选择的作用 实际上起到社会选择的筛箕作用 通过社会制度的筛箕把某些人筛选下去 却把某些适合这个制度的人留存下来 并得到优势发展 第三

对社会起整合作用 社会制度对社会的整合作用

根源于社会制度是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 行为的准则

人们按照这些规范行事

就能使整个社会关系表现得结构完整 活动有序

否则

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的混乱 人们制度各种社会制度

是由于人们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下结合起来起来 按照这个规范行事才能很好地活下去 而这个结合

主要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社会规范 社会关系

把各个人结合在一起

把各个不同的小团体结合成更大的团体 结合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第四 传递社会文化 促进社会发展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 具有历史的连续性

文化是靠一代一代人不断地继承、总结、改造、创新、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但人类不能把这一代的文化知识通过遗传留给下一代

下一代的人是通过掌握语言工具学习前人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的成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4)在线全文阅读。

套的文化知识和相应的设施

使他们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得到了前人几千年的文化遗产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实践 增添一些更新的东西

所有这些工具、言行、设备及其作用都是在各种社会制度中保存、施行、表现出来的

是靠制度的规定进行实践活动的 所以说

制度是人类传递文化的重要工具

第4次平时作业 (13-16章) 一、填空题

1、海洋、陆地、土壤、植物 2、增加型、静止型、减少型 3、社会变迁

4、历史循环、社会进化、社会均衡

5、社会趋附同、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全球发展理论、信息社会与后工业社会

6、访谈、问卷、观察、文献

7、斯宾塞 二、名词解释 1、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 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和特征

2、社会趋同论

趋同理论最早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来的

他的基本论点是:社会主义经济正逐步背离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资本主义经济正

背离自由放任的私人经济模式 这两极对立面的运动

每种制度都吸收另一种制度的某一些因素 两种制度正变得越来越相似

3、抽样检查

抽样检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

是从研究总体中抽取部分对象(样本)进行调查 并企图用样本资料来推测或代表总体情况的调查方法

4、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理论 主张从语言和姿势的沟通

特别是语言在形成心灵、自我和社会中作用的社会行为中去研究人类社会群体生活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理论主要有:(1)社会的变迁 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 (2)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3)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

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 也改变生活方式

也就改变自己的工切社会关系

(4)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或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 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 反之

就起着阻碍作用

这就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2、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答:社会现代化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提高 全面的现代化

因此它的内容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主要有:(1)以工业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2)政治现代化

(3)文化、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现代化 (4)城乡社区现代化 (5)群体组织现代化 (6)人的现代化

3、简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答: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方法论

它是思想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应用;第二次层次是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

它是调查研究中人们收集资料的行为类型或模式;第三层次是具体技术

是收集和整理、分析资料的实用技巧

4、简述科瑟尔的功能冲突论

答:科瑟尔的冲突论所强调的社会冲突的功能 主要是从结构功能观点的框架之内来讨论社会冲突 他主张社会体系内每一部门都是相互关联的 但在这种关联里

一定会出现有紧张、失衡和利益冲突等现象 不过冲突也有助于巩固一个松散的具有结构性的团体 在一个似乎出现失去整合的社会 如果同另一社会发生冲突 很可能又会成为一个整合的核心

四、论述题

论述观察法的特征与类型

答:观察法的特征:观察法是调查者通过耳闻目睹收集和积累具体、生动的感性资料的方法

具有以下特征:(1)观察者必须有一定的研究目的或假设 有目的的去观察

(2)观察者事先划定了一定的观察范围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5)在线全文阅读。

包括观察内容和空间

(3)实地观察要有系统、有组织地

进行 即事前要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方案 (4)对观察到的情况要客观地记录 (5)对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必须通过验证才能下结论

观察法的类型:(1)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调查者亲身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分子 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 同时又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 以获得资料的方法称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是调查员以旁观者的身份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参与观察了解资料深入、细致 调查者受约束多 非参与观察受约束少 了解情况比较表面

(2)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观察计划进行的观察 其特点是观察过程标准化 获得的资料比较系统

非结构式观察则事先对观察范围和程序不作严格规定 而依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方法 前者适用于对调查对象有较多了解 调查对象较为稳定的情况

后者则常用于对调查对象了解不多的情况1

百度搜索“yundocx”或“云文档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云文档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平时作业(6)在线全文阅读。

上一篇: 第二节 纯公共物品理论
下一篇: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起源于先秦时期,历经千年发展与完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