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0日,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会在同济大学隆重召开。当天下午由研究会的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委会刘则渊教授、陈悦教授主持召开了“科学学的进展”分会场报告会。分会场由四个主题板块构成,“科学学理论:原理及发展”、“科学学方法:网络分析和数理统计”、“科学学应用:创新生态系统与科学学的热点讨论”和“计量科学与技术:文献计量与专利计量”。21位专家学者做了主题发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的70多名代表参会,会场爆满,座无虚席。报告题目新颖,内容丰富,会上互动交流,讨论热烈,高潮迭起。以下是各报告的要点节选。
●●●
1、刘则渊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WISE Lab
科学学的基本原理
科学学研究重返科学学奠基人贝尔纳关于科学学的多学科科学轨道,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试图回归到科学学根基上深入探索,因而科学学本身颇有必要廓清其基本原理,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持续发展。
“科学是社会的”:科学学的第一原理。科学学界公认,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项社会活动,这正是科学学研究的主题。这条原理讲的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社会属性,科学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学的生产力功能。科学既离不开必要的社会条件,又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而这正是科学学研究的核心理论。
“科学是理性的”:科学学的第二原理。科学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和理论关系。科学是运用理性的思维对感性的观察所获取的科学事实进行抽象加工,将得到的对自然的规律性认识提炼成理论成果,进而形成知识体系。
“科学是自由的”:科学学的第三原理。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科学本身是一种自由探索活动,二是指科学目的是人的解放和自由。科学的自由探索旨在使人从自然的蒙昧,以及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两种关系束缚的异化状态下解放出来,回归人的本质而自由。
科学学的这三条基本原理是相对独立的,但“科学是社会的”第一原理构成科学学的首要基础。因为,科学的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都是一种社会现象,均以社会创造的物质条件为前提。而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科学的理性活动和自由探索才能得以展开;也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科学共同体和社会自由人联合体的目标才能一致,实现“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2、李正风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科学学与计算社会科学
科学学的一种理想:对“科学”进行可靠的“整体性认识”——以“科学”为对象和以“科学”为方法。但现实中,普赖斯的科学学,“科学、技术、医学等的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运筹学等等”并没有连接为统一的整体。
随着收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能力的提高,一个数据驱动(Data-driven)的新的研究领域——计算社会科学正在出现。科学计量学是计算“科学学”的早期形态;科学知识图谱是计算“科学学”的升级版,但距离“科学地”、“整体性地认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专业化分工与“整体性”认识的关系来看,对科学“整体性地认识”是否必要?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体性认识”? 计算社会科学并不能完全解决“整体性认识”的问题。
●●●
3、隋映辉 山东科技大学科技经济与管理所
学科交叉与理论跨界的创新及探索
非主流理论创新与无边界探索面临着社会认可、学术话语权、科研保障等瓶颈,以及一系列压力。很长时期,科技革命激发的学科交叉、行业跨界、协调发展等现象,并未得到主流经济学家、科学学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没有被纳入增长模型,并完全不考虑行业之间的创新速度的差异、科学发展的多种不同模式,以及科技转型发展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
只有学科交叉、行业跨界、个性混搭、多元协调,破除理论滞后于创新实践的矛盾与误区,才能全面、系统地诠释科技产业经济学体系,形成科学技术与产业经济的交融互动,推动科技产业的持续发展。
因为学科交叉与理论跨界探索框架结构及学科观点符合创新全球化及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对于世界科技经济转型发展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
4、夏锋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学术大数据:科学学又一春?
所有跟学术相关的数据都叫做学术大数据,包括教学、科研等过程中生产和产出的数据。
大数据最大的好处:将涉及到的学者、论文等构成复杂网络,并能够知晓这些实体单元之间的关系。
学术大数据的好处:提高工作效率,帮助科研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对科学进行评估,以及提高对国家科技、环境和社会评价的效率,对科学学是一个新的机遇。
利用模型和数据的双驱动对学术大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发表的论文推演论文作者的导师,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得出计算机科学领域论文作者的导师。
●●●
5、林德明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WISE Lab
赵红洲与知识单元——兼论科学学的新进展
知识单元假说提出知识单元的定义、概念界定、知识创造中的知识单元活动,以及知识单元荷值的量化测度模型,定义了测度知识单元内容的知识熵。
知识单元的概念和内涵从可测度的物理定律,拓展为可以系统表达科学知识的定理、定义、定律、结论等微观计量单位,并在科学计量学、科学发现、物理定律的量化研究、学科演化、科技管理和知识管理六个方面得以推广。
知识单元假说与科学学的发展相映成辉,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学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新进展;推动科学知识组织形式的变化;使得科学学的研究深入到更微观的层次;为科学技术评价、科学技术前沿预测与感知等管理实践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指导。
●●●
6、刘立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发表国际论文的状态、特点、问题和趋势:以“科学史科技哲学”为例
在学术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正在走向国际化(这里主要指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但我国科技史的国际化缓慢,缺乏国际竞争力,落后于其他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国际化程度。
国家实施“双一流”战略和学科评估体制,对科史哲的国际论文提出了要求。在第四轮评估中,很多学科都列出了A刊但未见“科技史”一级学科的A刊。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师评职称和评tenure对发表国际论文提出了要求。这些将刺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包括科史哲学科发表国际论文。
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含科史哲)研究,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当占有更多的“一席之地”。
●●●
7、姜春林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WISE Lab
人文社会科学书评:发展与反思——基于CSSCI(1998-2017)的数据
从书评的基金支持数量和书评引文看,书评在质量上不断提高。书评的发文机构呈现向高校集中的趋势,书评的学术性和规范性不断增强。发文机构以综合性和人文社科类高校居多。书评数量地区分布以东部地区较高,而且书评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西部地区书评涉及学科以民族学、艺术学为主。
在书评界已出现高产出的代表性书评名家,如张一兵、衡子、王春林等人。书评的合作度和合著率比较低,合作往往发生于熟人之间,但书评的合作有逐渐上升趋势。书评主要分布于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其中文学类和马克思主义类著作最受书评人关注。书评热点变化反映了国内经济、社会、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说明书评也在与时俱进,不断聚焦社会热点问题。
国外高被评著作集中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而国内高被评著作则多为文学著作。国外高被评著作容易被国内书评引用,而国内高被评著作未显现出类似特点。
●●●
8、李江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审稿工作能被替代吗?
同行评议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不应该也不能被替代的;审稿人和编辑部是科学的“守门人”,同时可能存在接受平庸,拒绝创新的情况。
开放获取在极大程度上提供了便利,但是学者筛选相关论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并且开放获取的数据库当前并不是主流。
采用Publons数据库中123万篇文章的后评审记录,根据评价意见做情感分析,几乎都是正面的评价,情感分析的结果和Altmetrics评分是显著负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审稿人意见与公众意见相反。
●●●
9、吴金闪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基于网络科学的科学学
网络包含着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直接联系是一个网络就是通过一条条的边相连的一群顶点,边表示联系、相互作用、影响、物质思想或者货币的传递,顶点表示主体,用网络来描述系统是对实际相互作用的一种简化。而网络有一些分析方法例如统计度、社团聚类、PageRank等,以及计算集聚系数、平均最短距离、k -核等就开始用到了间接联系。
从专利(应用)引用来看,论文对技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专利可以当做技术的计量,数据包括内部引用网络以及专利对论文的直接引用。
从书籍(文明)引用来看,论文的影响力可以把书籍当做文明的计量,数据包括论文内部引用网络与书籍对论文的引用,计算方法有开放系统PageRank和开放系统投入产出。
●●●
10、唐莉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合作、分工与学术不端:基于国际期刊撤稿的科学研究
抑制学术不端,提升科研诚信是全球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实践的常青的热点议题。我国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规范性分析居多,实证性研究较少,描述性居多,归因性较少。
根据1975-2013年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全球期刊撤稿数据,利用数据挖掘和最近邻居匹配原则回归分析发现:国际期刊论文撤稿按撤稿数目排在前五位的是美国、日本、中国、德国和印度;撤稿的原因可细分为13类,其中75%属于不同表现形式的学术不端。
合作对撤稿产生的概率有抑制作用;合作的人越多,撤稿时延则更长,这样的相关性,在控制其他干扰因素(比如研究时间、议题、诚信文化等)仍然显著存在;当合作者中有来自研究声望高的院所时,撤稿的概率会下降,但该类文章撤稿的时延更短。
对作者分工称述的文本比较分析显示,团队研究中的非冗余合作分工更易催生撤稿的发生。
研究从责任分散理论、内部监控、知识溢出网络和认知权威等视角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当前科研管理的实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11、李自力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
基于知识图谱科技评价的几点认识
科技评价的功能包括创新之基、学问之本、决策之需、管理之样,基本类型包括属性评价、行为评价和信度评价等。
基于知识图谱的科技评价,以大数据平台为处理基点,用技术演化的模型和科技论证模型,处理和可视化复杂网络、文献计量、数据挖掘和知识图谱。
基于知识图谱有三个重要点,即数据是否真、是否全,模型是否可靠,解读如何验证。
●●●
12、吴标兵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于社交网络的个人信息敏感度与中心度研究
个人信息可以区分为一般的个人信息、敏感的个人信息和核心的个人信息。核心的个人信息包括部分敏感的个人信息和部分一般的个人信息。
根据德尔菲法,将个人信息分为十个大类、108项。其中,身份证明文书、生物特征识别、房屋产权证、金融权证、家庭信息、财务信息、行政司法记录、肖像、生活照片、生活视频和音频、性生活记录、医疗记录、病史、个人手机号码、居住地址、手机通讯记录、网络即时通讯记录等列为敏感的个人信息。
建议将下列非敏感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年龄、性别、星座、职业、宗教信仰、个人履历、专业技术资格证、身体特征、兴趣/爱好、个性/性格、生活格调等列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对于上述信息,禁止未经允许的以识别个人或推测个人敏感信息为目的的二次数据处理。
●●●
13、孙海鹰 西安交通大学 贯穿科学-技术-创新互动关系的生态链
近年创新取得明显发展,而市场的发现选拔机制和政府的引导、支持是创新发展的根本原因。政府重在创造生态链环境;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创新发展的关键;通过市场的机制和力量,通过政府的引导推进,促进大中小型企业的融通发展将是一项关系大企业创新提升发展质量,也关系小企业创新能力发挥的战略任务;当前科技体制的问题表现有:我们取得很大进步,但科学技术的供给还不理想。
生态链思维促进全面提升人的认知、分析和综合能力,生态链管理促进大中小型企业、高校、院所和事业单位以新的视野、新的境界、新的构思、新的模式取得新的发展。具有生态链思维,常看“前后左右”,常常可以想到一般不容易想到的问题和机会。
钱学森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部门同时并进,相互影响,相互提携”的思想就是设计和构思科学技术生态系统,就是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的新范式,要有不同的政策和管理。
建议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科学技术与创新生态系统专业委员会。建议从科学学高度研究科学技术与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演进、管理,建立理论。
坚持以生态链的非线性、多元、多维、多层次互动思路研究科学技术和创新问题,解决中国科学技术和创新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新时代做出新贡献。
●●●
14、李万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国家创新体系与创新生态系统的若干思考
首先,提出了“创新3.0”的概念。创新生态系统是一种活的创新系统,创新生态链的建立,符合生物学的规律,体现一种竞争或合作的关系,包含基因、表达、功能,拥有良好的运行机制。生态圈能量流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经济系统的循环,是一个演化的过程,既可能进化,又可能退化。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表现为物质能量流的链接,体现出三个特征:多样性的共生、自组织的演化、开放式协同。
其次,重视创新驱动的作用。中国经历了从过去的引进创新来服务自身,到现在的中国创新为世界做出贡献。创新需要:1)充分的组织资本,即政府提供一系列规制;2)超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学习借鉴;3)产业重构;4)独立的前段研发,高校和企业脱离,恰巧可以让高校做一些兴趣导向性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理念到政策,大概需要10年时间,而政策实施过程,大概每20年是一代。
再次,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可能面临一个平台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目前正处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交汇的阶段,每一次革命都会带来新的影响。所谓的每一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变,就是对能量、物质、信息的改变,前四次革命解决了能量和物质方面的问题,第五次革命解决了信息方面的问题。如果能量、物质和信息问题都解决了,那么接下来就需要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第六次革命就要解决人的认识问题,实现智力的仿生和认识的增强。
最后,新科技革命有六个变化:1)科学的基石在变化,更多的科学范式,大数据、众包等。2)主导力量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体的投入越来越大,二是创新泛化,即群体性突破,贝尔纳那时科学中心转移是单一的,而现在越来越多,因为现在是个协同的时代。3)资源分享。4)非研发创新。5)科研智能化、自动化,智慧科技所带来的影响。6)政府、市场、社会三轮驱动。
●●●
15、刘安蓉 中国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
创新生态相关问题研究与思考
我国创新生态总体面临的问题:创新网络维度;创新环境维度;创新治理维度。
影响创新生态优化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是政府引导不足,科研导向与评价机制出现偏差;间接原因是政府干预过多,体制机制出现偏差;政府调节作用失灵,系统性和协调性不够;根本原因是教育难以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发展根基不牢;缺乏专心静心做学问做科研、能干肯干搞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在创新治理上,发挥政府顶层引导的作用,建立国家科技咨询支撑科技决策的法定机制;在创新网络建设上,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作用,优化科技力量组织;在创新环境建设方面:狠抓政策落实,净化科技界学风,建立由法人单位承担的第三方评价机制,改革国家科技奖项设置和人才项目年龄限制;深入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夯实创新环境建设的长远根基。
●●●
16、陈悦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所&WISE Lab
中国科学学40年
基于F指标的特征最大化的GNG聚类方法,对科学学研究文献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绘制了中国科学学近40年的研究主题结构图谱,并附以论文发表时间和作者辅助信息的外生标签梳理出中国科学学研究主题的变迁,反映其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创新实践的日益活跃,也为科学学研究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话题。
科学学研究在近40年逐渐走向成熟。中国科学学是一门“外引内生”学科,即最早是从介绍并学习贝尔纳的科学学思想开始,并将其大线条地应用于中国的科技实践,而后随着定量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的介入与强调,科学学研究因量化基础而使得理论建构越发扎实,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也随之从创新的视角得以更深入的解构。具体表现为其研究从学科一般属性探讨转向相关学科与知识结构分析,从定性分析转向偏重于定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从科学的一般社会功能研究转向更为具体的经济功能和战略功能研究。
中国科学学的发展历经40年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战略地位的提升,“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规律”,“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科学技术活动系统”、“创新的链条”等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科学大数据犹如一个宝藏,它亟待于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进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研究,并将这些规律性研究应用于科学技术实践活动,指导科学技术正向地发挥杠杆作用。
●●●
17 、郭涵宁 大连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的学科交叉与核心概念演化研究
近30年来该领域的学科交叉呈现不断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层面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学与信息检索领域,技术研究层面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数据挖掘、网络爬取与搜索引擎等领域,应用研究层面主要集中于管理学、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等领域。
可视化展现了基于核心概念群的科学知识图谱领域主题演化过程,主要呈现出四大核心概念群:科学知识图谱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研究;以网络信息为中心展开的一系列主要的研究;指数驱动的科研评价研究主题。
以科学知识图谱和信息可视化软件为研究工具、对新兴趋势探测为重要研究方向的领域分析,以及全球气候、社交媒体、替代计量学、基于Scopus的文献数据分析等在未来将持续受到更多的关注。
●●●
18、任佩丽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研究所&WISE Lab
科学学研究热点的中外比较
基于中国科学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一文展开此次研究,将科学学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快速成长期1998-2007,高速成长期2008-2017。
分两个阶段对国际、美国、中国的科学学热点领域及热点主题的演化趋势进行了比较。
在快速成长期,国际的研究热点为产品、信息技术、创新和知识,美国则侧重信息技术、创新、转移和知识管理,中国没有热点领域。在高速成长期,国际侧重创新、信息技术、科研绩效、社会网络,美国侧重于社会网络、开放创新、引文分析,中国的研究热点在于创新、科技绩效、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
●●●
19、刘畅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基于引文分析的伯顿克拉克论文影响力研究——以The "Cooling-Out" Fun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一文为例
研究以伯顿克拉克的一篇高被引论文The "Cooling-Out" Fun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为例,具体了解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学领域的学术影响情况。
采用引文分析方法,从文章的施引文献具体引用内容出发,将宏观引文分析与微观的引文内容分析相结合,通过分析施引文献时间、地域分布,期刊分布、研究领域分布和施引文献研究主题分布等方面,来探求此方法能否在人物某一思想的影响传播研究中发挥作用。
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引用内容分析,对单篇文章的影响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
20、杨秀财 大连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知识流动视角下中美专利技术扩散的比较分析
探测了中国和美国专利技术知识流动结构和特征并且揭示了影响中国和美国专利技术知识流动差异性的主要因素等。
将知识流动的过程分为知识吸收、知识增值和知识扩散三个阶段,基于Boltzmann熵和负熵的概念,构建国家的知识流动模型。
以“碳纳米管”为标题摘要词在Incopat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分别对在中国授权的6644件专利和在美国授权的4932件专利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计算比较中美两个国家熵的大小。发现美国国家内部的知识流动对国家间知识流动的影响要大于中国,美国专利技术知识呈现专利技术知识溢出状态,而中国专利技术知识仍然是知识吸收状态。
●●●
21、谢彩霞 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基于专利计量的斯坦福大学技术创新能力研究
以斯坦福大学申请的专利作为数据源,以专利的技术主题作为研究对象,对斯坦福大学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测度,揭示斯坦福大学技术创新优势、技术创新的世界影响力。
通过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来研究主要技术领域的分布特征,采用聚类分析,并信息可视化展示出了技术创新主要领域的技术优势,从“价值度”和“被引用”两个维度进行了解析。
构建了测度斯坦福大学技术创新影响力指数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其技术创新影响度及动态变化特征。
本文由郭少聪、陈悦教授根据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政策管理学术年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分会场各报告整理。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