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形态是指社会经济、物质基础和上层结构、社会活动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部结构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一般而言,仅在一定的历史期间内由内生方式决定的社会整体结构被称为社会形态。马克思的原意是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态按照第一阶段的顺序划分为经济社会状态和非经济社彩状态,其区别在于是否将物质生产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从其中的“经济社会形态”,对第二个四种社会形态进行了分类。
《政治经济学批小序文》:大致说来,亚洲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社会彩态发展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对抗形态。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胎内发展的生产力,同时也创造出解决这一对立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代就结束了这样的社会形态。
重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这一段,可以看出,把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丰富而深刻的想法,单纯地定为五形态理论,是一个重大的误解。马克思在这里分类的社会形态,有两个阶段的意义,一个是第一阶段的“二形态论”,即“经济的社会形态”和“非经济的社会形态”,另一个是第一阶段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下一个两个阶段的意义,即“四形态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