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

《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

《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孔德:观察是为了预测——实证主义。斯宾塞:适者生存。社会由军事型向工业型进化。社会就像生物有机体。萨姆纳:群体内的惯常行为是“民俗”。自民族中心主义普遍存在。求生行为先于思考。

孔德:观察是为了预测——实证主义

斯宾塞:适者生存。社会由军事型向工业型进化。社会就像生物有机体。

萨姆纳:群体内的惯常行为是“民俗”。自民族中心主义普遍存在。求生行为先于思考。

滕尼斯:共同体由血缘、地缘或精神关系塑造,由天生情感等本质意志联结。社会则是在暂时的外在关系上建立的,由为实现某一目标的理性选择意志联结的群体构成。

涂尔干:社会事实(规范)独立于个人且有强制力。集体意识(社会必须由大家一起维系)塑造了社会事实。人如果拒绝社会化,社会就会对其报复与惩罚,以此保持社会稳定。分工而形成的社会是有机团结的,有相同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社会是机械团结。各国自杀率变化不大,如果自杀是纯个人行为,每年的排名和比率应该会有很大差异,这表示存在超出个人意志的社会力量,即社会存在迫使人自杀的力量。

凡勃伦:人们不仅消费必需品,还追求与他人产生差异的符号消费。炫耀性消费往往由女性(如妻子)代为进行。随着工业化,即使低阶级人群也通过炫耀性消费维持体面(不知道是因为有美感所以贵,还是因为贵所以觉得有美感)

齐美尔:社会学关注人际关系的形式(而非内容),每个社会都有相同的机制(即使目的和内容不同)。社会是以互动为线编织的纺织品。

库利:个人与社会是“镜中我”的关系,人无法思考缺乏与社会群体互动的自我。在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中,自我得以形成。人观察、想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自我。

米德:我们根据他人期待,找到自己的角色并行动(客我)。但也存在抵抗并改造社会的力量(主我)。

韦伯:理想类型—从真实现象中提取本质特征而创建的模型(如科层制、世俗化和支配的三种类型)。资本主义一旦建立,人们就被迫参与经济竞争,财富积累本身变成了目的,违背了新教精神(世俗化)。理解行为的动机与意义。基于传统、情感的非理性行动向基于价值合理性和目的合理性的理性行动发展。科层制使得人非人化,可能存在官僚主义(规则万能主义、权威主义、逃避责任)。支配的三种类型—传统、魅力、法理。

帕克:游走在多个社会缝隙间且不完全属于任何社会的是边缘人(如移民、少民、改宗者)。边缘人处在多种文化之间,才有可能客观把握每种文化,并将其融合,,创造新的价值与文化。城市就像实验室,包含异质人群建立新秩序的过程。

莫斯:接受赠予并回馈是具有约束力的符号交换。举止是由所属社会无意识塑造的,这影响了结构主义—行为是由所属社会而非自己决定的。

梅奥:非正式组织(八卦、游乐等)支撑劳动积极性。

哈布瓦赫:记忆不是在个人内部形成,而是在群体内社会性建构的——空间元素对记忆的塑造。集体记忆是根据集体共享的框架而产生。集体记忆不断被改写,过去是从现在回忆起来的,并且总是在重建中。

曼海姆:相关主义是指将不受阶级或立场约束的各种主张聚在一起,从而得出共同真理的立场。由所属社会决定的想法,很难被认识到是意识形态,易被误判为真理。一个时代或社会的知识框架被称为范式,科学和事实也是相互独立存在的,社会可能利用或制造科学。

奥尔特加:对于无法自我指导的大众登上领导地位表达了危机感。大众不对自己或社会负责,从众,把平庸的观点重新表述为“一般性思维”,然后强迫他人接受。大众将精英的努力视为理所当然,并主张自己有权坐享精英的努力成果。大众并不由职业或阶级决定,而取决于本人思想。

葛兰西:国家由政治社会和公民社会构成。霸权是上层强制和下层共识结合的产物。福特主义的特点是大规模生产、机械化、体力劳动、简单化和计件工资的特点。后福特主义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伯吉斯:随着城市扩张,人口分布呈同心圆模式。

本雅明:艺术品的复制造成其独特性的丧失。复制艺术将崇高、珍贵变为切身、轻松。但有利于艺术和表达摆脱权力控制。

沃斯:城市规模越大,密度越高,异质性越强,城市性特征就越明显。城市盛行的间接接触(限于打招呼、工作、当时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失范现象,需要加强城市规划。

霍克海默:为何理性和启蒙带来野蛮,源于理性至上,尤其是工具理性至上主义。为实现某目的发展起来的现代理性和科学全能主义不具备从多方面看待事物的视野,因此被纳入政治框架。

弗洛姆:权威主义人格——追求约束自我的权威。现代人摆脱传统束缚,但各种联系被切断,一旦不能忍受焦虑孤独,就会甘愿接受权威束缚。

社会唯实论(整体主义方法论):涂尔干—社会真实存在。帕森斯—社会决定人的行动(结构功能主义)。卢曼—社会像生物一样自行创生。

社会唯名论(个人主义方法论):韦伯—社会是人类互动的集合。齐美尔—社会是人与人间抽象关系的集合。米德—人类的主体性创造社会(规则)。诠释学派认为人类赋予各种对象以意义,并根据此意义展开互动。

拉扎斯菲尔德:对交流而言,意见领袖与其他媒体一样重要。

来自大众媒体的信息通过意见领袖流向对信息关心程度低的人,而不是直接与人接触——两级传播理论。

帕森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有必要将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内化。结构功能主义——所有现象的功能都是维持某种固定的结构。

达伦多夫:冲突使得社会进步。批判只遵循社会系统规定角色的人(批判结构功能主义)。

波伏娃: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社会建构的。

布鲁默:符号互动论。事物的意义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通过与他人互动得出的,并不断被变更,人类凭主体性构建社会。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我们意识所共享的观念创造了现实,没有我与他人的关系,世界就不会存在。

理斯曼:现代美国是努力迎合他人期望和偏好的孤独人群的集合——他人导向型。

默顿:自我实现的预言。区分正负功能,显性和潜在功能。其尤其关注负功能和潜功能。参照群体是对个人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群。中层理论——介于抽象一般理论和具体单独事实的中间。

阿里耶斯:“儿童”是现代世界才产生的表象。

布尔斯廷:我们渴望伪事件,使幻想凌驾于现实之上。

加芬克尔:常人方法学,关注人们“知道但并未特别在意”的知识和规则,以理解人们的共同认识。

米尔斯:美国看似民主,实际上有类似于法西斯政权的权力结构。军事、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精英进行利益交换。真实的美国是由权力精英的私利私欲、投靠他们的中间阶层(如高管)和对此毫不质疑的劳动者组成。

列维施特劳斯:社会交换理论。女性近亲具有向其他群体进行交换的价值,乱伦就是关闭交换机制的行为,应该视作禁忌。并不是单个元素(名称)聚在一起构成整体(世界),而是先有整体,其区分(结构)确定后,元素才被确定。同样,先有习惯和文化等社会结构,个人言行才被确定。

迈克尔扬:如果基于能力的选拔变得绝对化,会产生新的不平等与统治结构——警惕优绩主义。

麦克卢汉:除了媒介携带的信息外,媒介本身也具有信息的属性。媒介会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将媒介视为人的延伸,一切人造物都是媒介。

格莱泽:文化即使混合,也不会融合。

利奥塔:宏大叙事是为社会设定目标的意识形态,它在后现代终结了。

福柯:新型权力建立在让人们更好生活这一基础上。全景监狱——囚犯不知道是否有人监控,于是自觉遵守纪律,人们不再质疑资本主义矛盾,将异己力量剔除,人们在无意中成为了管理者和监视者。

鲍德里亚:人们会为了追求和别人的差异而永无止境地消费。人们消费的不是产品性能而是符号。拟像——一旦现实中创建了没有原初景象的复制,我们将分不清什么是原初景象(现实),什么是复制(非现实)。

布尔迪厄:社会阶层的再生产是通过文化资本(非金钱资本)实现的。品味被打上阶层烙印。能否获得文化资本取决于成长环境而非个人努力。精神的文化资本被称为惯习。

安德森:国民意识是一种想象,由语言、资本主义及发达出版技术结合促成。

霍克希尔德:被整饰的心灵——服务业发达的当今有许多需要控制情感的工作。

帕特南:社会资本的流逝——如果你不去参加别人的葬礼,没人会参加你的葬礼。社会资本分为结合型和桥接型:结合型可以提高同一群体内的凝聚力,而桥接型则可以增加与不同群体的联系。加深近邻之间的关系、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可以优化治安并提高治理效率。基于善意和同理心的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不仅对个人、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种资本。社会资本的三要素——网络、信赖、规则。

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求职者往往从与自己关系薄弱的人那里获得就业信息。关系越强,提供新的信息就越少。

贝克尔:标签理论——正面和负面标签会导致自我实现的预言。

戈夫曼:拟剧论——只有上司和下属、老师和学生根据各自角色行事,职场、课堂才能成立。

哈贝马斯: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优先于共识,经济地位优先于人格,导致沟通的丧失。

阿尔都塞:由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塑造的个人只会不断自愿屈从于国家,然后加入意识形态的阵营。

基特苏斯:建构主义。社会问题并不是事先客观存在的。当人们用“问题”一词描述它时 这个“事实”就产生了,除非有人把它转化为语言,否则它就不会成为现实。

卡斯特:城市化就是消费主流从个人消费转向集体消费,承担集体消费的国家将可以集中管理控制市民生活。

厄里:游客的凝视——游客总是试图在景点中寻找他们预想的此地的形象。接收游客的一方也不禁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与文化,结果,游客的凝视所寻求的对象将不断被创造。甚至建造当地本没有的景观,当地人的身份认知也发生变化。

瑞泽尔:社会的麦当劳化——可计算性、可预测性、效率性、可控性。理性可能导致人们丧失丰富性。

斯皮瓦克:当事人以外的人不能放任自己的感情,忽视庶民的感受,将自己的善意和关爱强加在后者身上。

伊里奇:资本主义社会,无偿劳动,比如家务劳动,不会被视为劳动。

霍克希尔德:女性在从事有薪劳动的第一班后,往往要比丈夫多承担家务劳动的第二轮班,导致就业处于劣势。情感劳动——人对人的服务比体力劳动需要更多情绪管理,往往会导致过劳。

赛吉维克:男性间建立同性友爱往往伴随厌女症、同性恋恐惧症和家长式领导等支配女性的结构。

巴特勒:性别的社会建构。女性擅长育儿和家务——女性不该进入社会。女性温柔——女性不该反抗男性。女性感情丰富——女性不讲道理。

赫伯迪格:时尚、音乐和言行是风格,亚文化则是对风格的反抗。

霍尔: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价值观念,对信息的作用。

卢曼:社会工程学(自创生)——功能主义的宏观社会学认为不变的社会(规范)决定人的行动,诠释学派的微观社会学认为个人互动创造规范,卢曼的观点是这二者的融合。

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使现代人无法在私人情感和公共生活间保持平衡。

乔克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已经变得多样化。当失去共同价值时,确认自己所相信的价值能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接受就变得困难起来。这样一来,通过排斥和否定异类,就能提高(相信)自己及所属群体的价值(排斥型社会)。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从被赋予自由,到被强制自由,人们越来越不安,很难规划自己的生活。

吉登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的人们脱离所的环境、被释放到无限的广远中的现象被称为脱域。当人们置身于无限的广远中时,此前作为行动基础的当地习俗、规范和价值观就变得不再绝对。不可避免地,人们将不断自己更新自己。因此,现代是自反性的时代。

贝克:无论处在哪个阶级或地区,风险都会降临。将未来全盘交给中央政府和专家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必须自己思考什么样的世界才是“好”的。

上一篇: 社会福利:全球福利最好的10个国家
下一篇: 我是谁?--怎样理解自我与社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