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欢迎大家来到时创文社,时创文社创办的初衷便是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扬中国文化,创造优质内容,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烦请关注,您的每一个触动都是我们创作优质内容的强大动力。
申明:本文由时创文社原创首发头条,如有转载请著名出处,致谢!
中国古今字、词释义及概念的差别
随着历史洪流滔滔不绝的流淌,文化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以更好的姿态顺应时代潮流的更迭。可以说是如长江不择细流,如黄河汹涌澎湃,也可以说是与时俱进或是急流勇退。在历史滚动的车轮下,很多字、词的古今释义也在发生着变化,打比方说同一词的古今词义往往差别很大,用现代的词义解释古代的词语很难正确解释。此外,古词往往是多义词。例如,“仁”可以有多种解释。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者将其解读为“仁爱”,而孔子的《论语》则强调:“孝为仁之本,孝则不会犯上作乱”。也就是说孝道是仁的基础,“仁”的根本是“忠孝”。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者解释说,古代文化倾向于用现代思维代替古代思维,用现代意义解释古代词语,用自己的立场代替儒家思想。或牵强逻辑。或者窃取概念,迷惑公众。因此,有必要澄清一些古今文化观念,以正视听。
现代公共秩序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差别:
人们一致认为社会需要秩序。问题是需要公共秩序还是等级秩序。公共秩序倡导公平、正义、廉洁和公德。注重社会平衡,人际平等,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等级秩序强调“忠、孝、节、义”。“忠、孝、节、义”的基本含义是:“忠”就是君为臣纲,意思是君主是大臣的纲领,不关心君主的素质,做臣子的必须绝对服从。强调“君子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孝”就是父为子纲,子女不可违背父母的意志,连自己的婚姻大事也要遵循“父母之命”,不得计较父母的对错,要唯命是从。强调“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节”就是夫为妻纲,妻子要服从丈夫,言听计从。丈夫可以有三妻四妾而妻子则要守贞操,丈夫死了不得改嫁,要从一而终。强调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义”是高贵者利益的精神表现,即所谓“忠义”、“孝义”,也就是说卑贱者不可计较自己的切身利益,要有奉献精神,要逆来顺受,唯命是从。“忠、孝、节、义”在封建伦理是社会不和谐、不平等、不和睦的根本原因。只有相互尊重、相互关心,不损害他人利益,强调公平正义,才能实现和谐稳定的社会。
当下道德价值管与封建儒家礼教的区别:
道德原则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和切身利益不受侵犯。道德主张人们应该互相尊重,为自己和他人造福,注重诚信,维护公共道德。社会和谐,人际和谐。道德是真正的公共利益。它是平等和公平的。道德的前提是承认每个人的自私和个人利益。人际关系不仅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儒家伦理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从本质上讲,它是对卑贱者的单方面要求,是对卑贱者和高尚者的双重标准的确立,是权利和义务的不平衡,是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不平等。我们应该低人一等,维护皇帝和官僚的特权和既得利益,使卑贱的人民服从他们的意志和命令。
现代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区别:
现代的善良意味着普遍的爱。它的意思是“博爱”,无论高低贵贱。它的意思是一视同仁,不分阶级、地域或种族。正义就是正义,帮助他人,维护公共利益。礼貌是尊重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理智就是为人处世要理性的、成熟的、建设性的。诚信意味着诚实和信守诺言。
儒家所谓“仁”的核心思想是“克己复礼”。《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仁”的内容。也就是说,“仁”的核心是忠孝。儒家的“仁”不是一种普遍的关系,而是高低、优劣、远近的区别。儒家“爱”是爱的区别,爱是阶级的本质,爱是统治阶级成员的爱。所谓“仁者爱人”,是指统治阶级的成员,被统治阶级成员则称为“民”或“庶人”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义”是要卑贱者不计较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忠君孝亲,要有奉献精神,要唯命是从。“智”就是认识世界,知道如何适应形势,权衡形势,等待机遇。“信”是恪守忠君、孝敬父母的信条。即所谓“仁义礼智信”强调“贵贱之分”的说教无不围绕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核心思想。其宗旨是贯彻、贯彻和落实“三纲”的基本原则和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区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问题在于忽视了人的差异性,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你不想吃的未免别人不想吃。尊重他人首先要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差异性,不然,这样的尊重一定是虚伪的。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基本含义:自己需要他人的尊重,同时联想到他人也需要别人的尊重;自己需要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亦联想到他人也需要维护自身利益。这就是要注重人的共性,设身处地,既要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他人着想,搞好人际关系。
“重义轻利”与“公正”、与公平的区别:
“重义轻利”是指卑贱的人必须忠于君主,孝敬父母,即忠孝。一个谦虚的人不应该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应该有奉献的精神。“无私”是不现实的,不符合生活、人性的说教。如果每个人都是“无私的”,那么每个人的财富和利益在哪里呢?如果每个人都是“无私的”,那么每个人将如何生活?如何解决人民的基本需求?因此,“公平”只能是自私、无私和不公平的。“公”是公的私,“公”是公的利益。维护群众利益就是公平。损害群众利益,就是违背群众利益。告诉别人要不偏不倚,不要以身作则,这就是徇私舞弊。
正义就是处事公正,申张公义,主持公道。公平是社会的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互尊重,利己,注重诚信,注重公德。公平是指不分阶级和社会阶层的正义。人们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尊严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尊严。我们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利益。
文化区分及国学概念的起源:
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文学、历史、哲学、数学、物理和化学,有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之分,但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家国学文化之分。在中国古代,在词学、考据学和语义学的研究中,都没有“国学”这个词。“汉学”概念是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为了抵制中国文化的影响而提出的,后来被用来抵制西方文化,顽固地排斥外来文化。
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既成事实,而是与时俱进的不断变化的事实
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学校并非中国传统的一部分,但它们在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科举制度是中国的一项传统,已经被中国抛弃了100多年。在中国,男人剪掉长长的辫子并不是一种传统,但它在中国已经流行了一百年。缠足是中国的一项传统,已经被抛弃了几个世纪。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既成事实,而是与时俱进的不断变化的事实。传统也可以“变异”,在变异中可以有突破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必然会有一种新的文化和新的时尚,不断变化的风俗习惯。文化是人类的创造,是人类应对环境的工具。它的存在是为了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增进人们的福祉。文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变化。没有一成不变、固化不变的文化传统。文明国家是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源泉,文化创新不泥古风、墨守成规。文化必然朝着社会均衡、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符合人性、顺应自然,从而启迪智慧、净化心灵。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把奴隶制的“克己复礼”、强调专制的“三纲五常”和反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如今,心胸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者把已经清除了历史上的渣滓挖出来作为道德精神来宣扬,并将其提升为道德精神。他们享受现代化的好处,在古代追求愚昧和封建主义。倡导公平、正义、诚信、公德,强调社会平衡、人际平等、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是社会转型和道德理性建设的必由之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