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 中 国 半 殖民 地 半 封建 社 会 的 基本 特 征 分析付文茂(江西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98)一、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简析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 的签订标志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1 年 《辛丑条约》 的签订标志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个社会性质毛泽东同志在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文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现对这个社会性质进行简单概括,半殖民地是指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 近代中国已经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另一方面近代中国还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国家和政府的名义, 还有一定的主权, 这和完全丧失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殖民地国家不同;半封建是指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 但并没有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另一方面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近代中国既有封建性的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二、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近代中国的国情,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基本前提。正确地分析这个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 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军事侵略中国, 在政治上, 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破坏中国独立, 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经济上, 资本—帝国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思想文化上, 资本—帝国主义在思想上、 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因此资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最凶恶的敌人, 是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最大的障碍, 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的本质, 对资本—帝国主义不能抱有任何幻想,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革命必定失败, 辛亥革命由于对资本—帝国主义认识不清, 甚至幻想承认不平等条约来换取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 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成了必然。2、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 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的又一个主要敌人即中国的封建势力。中国的封建势力代表中国的反动落后势力,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它们通过剥削、 压迫和奴役中国人民来维护其反动统治,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又一大障碍。
如果对这一敌人认识不清的话, 革命或改良必遭受挫折或失败, 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就是例证。以上两点从政治角度阐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特征,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革命的主要敌人, 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3、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经济根源。 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这一生产关系在近代中国已经没有生机和活力, 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要取得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 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铲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土地改革,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 深入农村,动员农民进行土地改革, 变革农村的生产关系,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广大农民翻身解放, 推翻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经过二十二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后来经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农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了公有制, 为当代中国的进步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4、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 并在政治文化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 发展很缓慢, 力量很软弱, 而且, 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这一基本特征揭示的是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中国的资本主义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不可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政治上就决定了中国的资产阶级的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同时这个阶级当受到压迫剥削的时候又有革命性的要求,因此要想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应该充分利用其革命性的一面, 克服其妥协性的一面, 但资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不现实的。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 加上中国的地域广大, 以及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 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 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 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 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这一特征揭示的是中国革命存在的可能性。由于近代中国经济、 政治、 文化的不平衡使得中国革命能够在敌人控制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发展起来,这一点和西方国家是不同的, 也可以解释近代革命此起彼伏的原因, 近代中国革命一般从两省或数省交界之地波浪式的向前发展。6、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这一特征揭示近代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列宁指出 “ 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 革命是从客观上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在近代中国正是由于存在大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广大人民有革命需要, 所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能够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作者简介: 付文茂 ( 1976- ) 江西临川人, 江西科技学院思政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科技学院 ‘2013 年度项目 《 民办高校大学生教育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成果 ( 项目号 XKZX1312)教育经济与管理专项课题’[摘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近代中国的国情, 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其特征, 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前提。 本文根据教材内容, 为史为据, 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 以便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革命产生和发展的相关问题。[关键词]近代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 基本特征【黑龙江史志 2014.21 (总第 334 期 ) 】SHIXUEZHENGMING 史学争鸣19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