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现状

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现状

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现状环球视野编者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同志的这篇文章所阐述的几个问题非常重要。文章以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虽然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严重的挫折,但它是暂时的。

二是美国金融垄断泡沫的破灭已经显现。美国目前各种金融机构所拥有的金融衍生品总金额已达60万亿美元之多。美国股市总体上不会有大量新的资金注入,可能仍会长期低迷甚至下滑。美国共有7万多亿美元的内外债;到2003年底,美国国际净债务达2.4万亿美元,占其gdp的22%,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美元是国际货币。国际社会对美元信心动摇后,就会大量抛售美元。

三是美国社会从政府到家庭普遍是赤字消费。1980年前,美国对外贸易通常呈现顺差;自1994年以来,美国贸易逆差逐年升高。1999年达3000多亿美元,而2004年对外贸易赤字已攀升到6000多亿美元。美国2004年的经常项目赤字为6600亿美元,财政赤字也已超过4200多亿美元。这三大赤字都创下历史新高,在近期内决不可能大幅下降。尽管近年来美国股市低迷,但房地产市场却持续飙升,这使得美国人借贷购买房屋达8.8万亿美元,比经济衰退的2001年猛涨了42%。住房价格一路上扬,使得拥有宽裕住房的诸多美国消费者自认为十分富有,加上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也使得许多美国消费者在购车、购物、餐饮等方面出手阔绰。美国家庭现在的全部债务几乎占全部可供支配的年收入的98%o最近美国提高贷款利率,将会引发新的矛盾。

四是美国实体经济正在萎缩。全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降,企业效益从2000年第四季度以来同样连续下降。今后几年,有可能是美国企业破产的高峰期。

五是美国自“9?11事件”之后,打着反恐之名,先后发起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滥杀无辜。美国有可能到处用兵、驻军,战线也会拉得更长,头上霸主的王冠会更加沉重。

六是欧元区的发展和亚洲经济实力增强,也会压缩美国经济霸权的空间。

七是美国目前已无10年前所拥有的苏东之类的战略空间。美国经济长达10年繁荣的根本前提之一,就是搞垮了苏东。原苏联加东欧8国,工业总产值曾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3强。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在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化不起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垮苏东后,原苏东国家急剧衰落,大量资金、人才和廉价原材料、技术、市场等主要被美国占据。这对推动美国长达10年的经济繁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美国已无此战略空间可供拓展。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加快和加重美国经济的衰退。

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都已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每5至10年,往往会发生一次经济衰退的尤格拉周期的理论是正确的。美国经济没有例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a?萨缪尔森说:“美国经济在我们的现代史上一直受着经济周期的折磨。”据统计,从1854年到1991年,美国共出现过31个经济周期。每个周期平均为48个月。

对40至6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有不少人表示赞同。当然,即使赞同它的人,也承认它仍存在明显的缺陷。问题在于,人们对9年左右的“尤格拉周期”研究关注比较多,而对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研究关注比较少,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比较繁荣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如此。

我个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和新的高科技革命,可以使美国摆脱正常的经济周期危机的影响,但却无法使其摆脱长波周期危机的规律。由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系统完善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论”正在美国经济中起作用。美国经济从1967年起,已经进入长波收缩期中的衰退。从1993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长达10年的繁荣,仅仅是美国经济进入长波收缩期衰退中出现的特例。经济周期的运动规律,最终受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也受在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有长达10年的繁荣,其根本缘由之一,就是搞垮了苏联。是否可以这样说:没有极特殊情况发生,从2001年3月起,美国经济将继承1967年进入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中的下降阶段的遗产,重新步入了长周期中的衰退轨道。-当然,美国经济要走完这一衰退时期,可能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可能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是否还可以这么说:美国经济这一轮严重的经济衰退甚至是大萧条延期到来的时间越长,其衰退程度便会愈加严重。这正如同洪水正在集聚,如果不及时疏导,而是仅加固堤坝,将来的堤坝就会垮得越惨。

目前,认为美国经济已进入长波收缩期中的衰退的人,无疑是少数。这一看法是对还是错?最有权威的裁判最终是社会实践本身。对世界大势的预言是十分困难的。上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上有多少人预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前程辉煌,21世纪将是日本世纪,等等。然而事实却是: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其经济倒退数十年;日本经济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便一蹶不振,并处于长达十多年的低迷。另外,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美国的“9.1l事件”,又有多少人作出了预言呢?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有规律可循,都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美国经济发展趋势的研究。如果对美国经济发展趋势作出了正确预测,我国经济在外贸依存度有很大增长的今天,便可以及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潜在的风险。

(六)社会主义思潮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有所复兴。

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仅顶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一是中国、古巴、越南、朝鲜、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苏东剧变后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马克思主义的重新传播成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在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正在重新集聚。四是亚洲、非洲特别是拉美一些国家在饱尝新自由主义的苦果之后,左翼政党纷纷上台执政。需要跟踪和深入研究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应当清醒、正确地对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更加系统的理论总结。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经历的是一个“低潮—高-潮—低潮”的马鞍形发展过程,并以苏联在20世纪前期的蓬勃兴起和在20世纪后期的衰微败亡作为基本标志。冷战是在全球范围内两大阶段、两种思想体系、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力量消长的激烈竞争和斗争。这种激烈竞争与斗争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消长和曲折,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样的消长和曲折,人们的认识并不深刻和统一,还需要多作更为深入、更有说服力的跟踪研究。其中,最为重大、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对苏共与苏联兴亡的研究和总结。

苏联兴亡,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历史性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得到了突破和胜利,并在这个基础上导致社会主义苏联的兴起,由此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开始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应当肯定的是,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曾经取得辉煌的成就,为战胜法西斯作出过重大贡献。但是,苏联在兴起70多年后,并在已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时候,却意外地很快发生了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和败亡,整个原东地区都倒退到资本主义,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空前严重的政治冲击。对于苏东剧变、苏共败亡的惨痛教训及其原因,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都作过原则性的正确判断和论述,理论界也作了不少研究和总结。现在,在我们党内,在理论界一些同志中间,越来越有更多的共识,但认识仍不太一致,特别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苏联出问题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还是脱离、背离乃至最终背叛马列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造成的失败?我们从中应当吸取什么教训?在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见仁见智,分歧仍在。对苏联兴亡的经验教训及其原因、后果进行科学总结,是一个极为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课题。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从中得出深刻的教益,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低潮、走向复兴和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防止、避免重蹈苏东覆辙的一个宝贵财富。我个人认为,对苏联兴亡的研究应逐步深入,甚至要逐步深入到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因为大人物总是历史的标签。如果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列宁、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作出正确的评价,就比较容易对苏东剧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列宁,绝大多数的同志认识一致,分歧一直不大:毫无疑问,他是我们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导师。前些年的主要分歧集中在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身上,经过近些年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灾难的实践,现在更多的同志都完全同意中央的判断。现在的主要分歧集中在斯大林与赫鲁晓夫身上。因此,我们要力争用唯物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对斯大林与赫鲁晓夫作出正确的评价。这项工作十分重要。

(二)应当清醒、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我们时代的实质与主题,应当清醒、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状况、实质和总的历史性走势。

苏东剧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步入低潮,也使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世界总态势中变得“一极独大”。20世纪的前50多年,世界的思想政治的主流是倾向革命和凯歌行进,社会主义是人心所向;而20世纪后期,世界的政治风向开始大变,变得使资本主义更加居于强势,从而使争取社会主义进步变得更加艰难。这种政治风向的暂时变化,是否意味着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时代的性质、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大趋势?这是我们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和明确回答的根本问题。在-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把当时的资本主义正确地定位为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把自己所处的时代历史地定位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两个基本论断及其理论,是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中国等一批国家后来进行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理论依据。我们认为,尽管在列宁逝世后的这80年,特别是二战后的50多年里,整个世界的发展水平和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时代并没有变,这个大时代的本质并没有变。我们的时代,就是开始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和过渡的时代。

虽然我们所处的,也就是列宁所讲的“大时代”并没有变,但是这并不排斥世界格局会发生变化。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苏联对我入侵的可能进一步减少。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也有所缓和,邓-小-平明确地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或发展问题。”党的十三大据此明确地肯定“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主题”,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判断是完全正确的。但在苏东剧变前后,邓-小-平又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一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我担心一个冷战结束,另一个冷战开始。”邓-小-平的判断同样完全正确。

应当说,列宁关于我们这个“大时代”的论断和邓-小-平关于当代世界的两大“战略问题”(也就是作为直接实践任务的“时代主题”)的论断,都是正确的。决不能把我们这个“大时代”的实质,与当代直接实践的“主题”对立起来,并用一个排斥另一个。如果否定了前者,我们就没有建立和坚持社会主义的历史依据,而如果否定了后者,我们就没有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可能。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应依据历史条件的变化,认真研究时代、时代问题、时代主题、时代潮流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从理论上辩证地阐明世界历史上的“大时代”和“小时代”、大时代的“实质”和小时代的“主题”的区别与联系;辩证地阐明作为一个大时代所固有时代的实质,与其表现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即一个个小时代的“主题”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所有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探讨和正确说明的大问题。

与此相联系,还有一个必须清醒地、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问题。

应当承认,最近三五十年,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其发达国家,的确在生产技术形态、资本垄断方式、社会阶级结构、国家政策调整和社会生活方式与水平上,都发生了并且正在继续发生显著而深刻的变化。由此使得西方社会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新的提高。这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虽然早已开始衰落,但仍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并没有最终走到历史的尽头。但是,这决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内部的某些被-迫进行的调整和改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能够由垄断资本主义自发地演变为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或“社会资本主义”,能够根本消除剥削和劳资矛盾、消除两极分化和阶级斗争。恰恰相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大背景下,资本(股权)分散与垄断、科技的更新与垄断,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资本的高度垄断和集中的这种强化,而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和世界的南北分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

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资本三位一体的资本主义。可以说,世界资本主义统治体系中所固有的各种对抗性的社会矛盾,不仅没有根本解决和消失,而且变得更深刻、更严重,也很少有回旋的余地了。

我们的跟踪研究,要努力做到全面地、本质地、历史地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应当如实地把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是由极少数发达国家即超级大国和第一世界,为数不多的一些次发达国家即第二世界,众多的不发达国家即广大的第三世界构成的世界性统治与被统治体系来看待和研究。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外,在这个体系中的每个国家内部又是具有贫富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的特定的社会有机体,而由它们构成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则是由其社会矛盾推动的,并表现为一个产生、发展、衰落和灭亡的历史过程,即应作为具有历史暂时性的一种社会形态来加以认识和对待。

(三)应当清醒、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形态的本质对立和历史联系。

自从1917年俄-国革命的胜利和其后社会主义苏联的问世,世界就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和过渡,并由此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并存和较量的历史时期。

首先,应当肯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始终存在本质对立。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生长出来的对立物,是要最终完全取代资本主义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因此,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及其政治势力,总是持有与社会主义势不两立的根本立场,总是企图交替地运用军事、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手段,搞垮社会主义国家,妄想使资本主义一统天下,万世长存。当今,体现西方这种战略图谋的国内外敌对势力,永远不会放弃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并企图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军事、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为背景,以政治和意识形态渗透为主要手段分化、西化和弱化中国的政治野心。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和警惕。

其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有割不断的历史联系。这两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不仅有对立的一面,而且有长期共存、合作和较量的另一面。社会主义在其存在和发展的历程中,只有继承、吸收和发展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只有学会同资本主义并存、合作、竞争,才能最终超越和战胜资本主义,并取而代之。

再次,资本主义的富强和社会主义的弱小作为历史发展到今天,是暂时的,也是会转化的。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有优势,是历史形成的,是资本主义通过几百年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和掠夺其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之大量资源、财富的结果。尽管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过程,但作为资本主义统治体系,最终将必然走向衰落和死亡,这是不可移易的客观历史规律。而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仅仅有80多年的历史,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由于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中率先建立起来的,所以它们暂时处于弱势,也主要是因为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与掠夺所造成的。社会主义社会由弱小变为富强,并最终超越和战胜资本主义,同样是不可移易的客观规律。

我们的跟踪研究,只有以确切和生动的大量历史事实来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存在着这种本质对立和历史联系的辩证关系,才能帮助人们树立与巩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

(四)应当清醒地对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分析、估计和展望。

这方面的跟踪研究,是对“社会主义这个大主题”最切题的研究。它大体上应当包括:要对苏东剧变后,除我国之外的其他几个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的共-产-党所进行的改革、革新尝试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进行跟踪研究;要对西方发达国家、原苏东地区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共-产-党或工人党,为了应对苏东剧变产生的政治冲击所作的理论探索、队伍重组和路线纲领政策调整等,不断进行跟踪研究;要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国各地的传播、研讨、论争和发展的情况,对其他左翼思想的种种流派及其学说产生和流行情况等,进行跟踪研究;要对包括原苏东地区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等左翼运动,不断进行跟踪研究,等等。当然,这种跟踪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该抓重点,抓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组织和学说的变化情况,进行长期连续的跟踪研究,以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或规律性。

展望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历史前景,需要有科学精神和历史眼光:这涉及我们对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进行跟踪研究的一个根本的方法-论问题。也就是要在苏东剧变后,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全局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必须有一个站在历史视野上的、符合客观规律的辩证分析和正确把握,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对此,邓-小-平同志早在苏东剧变后不久,就曾高-瞻远瞩地提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往十年的跟踪研究的大量事实,一再验证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些精辟见解。这些富于政治智慧的论述和思想,是我们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历史望远镜。

目前,尽管资本主义处于强势,社会主义处于弱势。但是,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表面繁荣,难掩其病人膏肓的症候;其咄咄逼人的攻势战略,正是本质虚弱的表现。当代不合理、不公平的政治、经济秩序,只能暂时维持西方少数发达国家与少数人主宰的“繁荣”、“富裕”和奢靡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使南北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使社会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必亡的根据,不在于外部因素的介入,而在于这种生产方式本身所固有的对抗性矛盾,即生产力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私人资本的无限扩张与自然资源和市场容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运动、发展和激化,资本主义必将会被它自己所造成的日益强大的否定力量,总要以某种方式把它历史地加以否定。我们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跟踪研究,要以一桩桩生动、切实的历史事实,去逐渐揭示出蕴涵于其中的历史发展的客观逻辑。我们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是历史必然向前迈进的真谛。时间和未来在人民群众一边,在社会主义一边。21世纪必将是社会主义复兴的世纪。

上一篇: 奔驰汽车商标发展史
下一篇: 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