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召开,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变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工作时间社会阅历增长,对一些事儿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这几天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有了一些心得,写出来交流交流,就当是与自己或与同志者聊聊天、吹吹牛。
一、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我是80年生人,上中学政治课时,早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背得很熟了,那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一直以来,对一些政治社会“定理”缺乏思考,认为想当然的事儿,没有深入地去思考。现在回想起来,我这一代人,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一步步走来的,几乎与改革是同龄。小时候,物资匮乏,记事时还不能完全吃得起白面馒头,吃肉从一个月一次到一周一次再到现在天天有,电视机也是90年代才买得起国产的;精神生活也很贫乏,看电视只有5套左右频道,西游记看了N多遍,高中快毕业(98年)了我们班才有一名同学拿着一本《计算机基础知识》在看,上大学才第一次真正接触计算机,第一次接触网络,我上大学时还专门到县粮食局办理了粮食关系。回想这个过程,我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很是认同,改革开放直到2010年前后,我感觉整个社会就是一个饥渴症患者,什么都缺,给什么都是香的。所以,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定位,使全国上下铆劲和制造业干上了,到2010年以后,基本解决了物资紧缺的问题。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我认为是正当其时,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
二、关于“不平衡”、“不充分”
我是一个“三农”从业人员,所以我思考问题的角度会有自身职业的影响。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中的关键点是不平衡不充分,那么,
第一个问题:“不平衡”、“不充分”应该如何理解?
这是我首先想到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我的体会是:
1、我对发展不平衡的认识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不平衡我认为主要表现在:
# 东、中、西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东部发达,中西部欠发达。
#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城市较快发展,乡村发展滞后。
#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成效显著,社会建设特别是精神家园建设严重滞后。
# 经济发展中各领域不够平衡。表现在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些领域发展不够,卡脖子问题。
2、我对发展不充分的认识
发展不充分,我认为主要表现在:
# 整体上发展不够充分。这是广义上的发展不充分,我认为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无论发展到任何阶段,都不能称为充分发展,一个阶段的发展成果是下一步阶段发展的起点,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 就我关注的领域而言,农村发展尤其不充分,特点是中西部发展尤其不够充分。
第二个问题:现阶段什么样的发展才是平衡和充分的?
这让我在想,什么是平衡,什么是充分,标准应该如何把握呢?
众知,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中缤纷多彩,发展各异,最发达的有北上广深、珠三角、长三角等,最不发达的有大西南大西北等;有可以比肩世界一流的城市,也有因贫瘠三十年面貌依旧的山村。这么大一个国家,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只有发达到如江浙城乡一样才是标准答案呢?
还没想清楚,但我还是认为,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发展的标准应该不是一刀切,而应该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发展,是适应各自地域、文化、环境特点和人民现实需求的标准。
可以这么理解吗,那就是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充分满足。这个认识是不是太模糊了。
如果具体给一个答案,中国古代先贤有一个观念,我认为可以借鉴,那就是“大同社会”,当然也是有些模糊的认知,但我认为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参考。节选一段如下:
《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先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其间,“男有分,女有归”与现有价值观不太符,可以修正而用。
第三个问题:如何做才能使得发展的平衡和充分得到实现?
我是三农从业人员,所以,更多的是关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这个,可以从十九大报告、十四五规划、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可以找到答案——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有好多问题本人也还没想清楚,不好发表不负责任的观点。
心得,暂记于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