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怎样建成现代化

怎样建成现代化

怎样建成现代化现在大家都在谈全面小康、谈十三五规划,那么,全面小康究竟是怎么来的?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在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将会起到什么样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现在大家都在谈全面小康、谈十三五规划,那么,全面小康究竟是怎么来的?即将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在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将会起到什么样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全面小康的由来与发展 所谓小康社会,实际上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的一个美好梦想。早在《诗经》里就提到了“小康”这个词。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曾经对小康社会作过一个描述,表达了中国人对温饱有余、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的向往。1979年,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前来中国访问,问中国式的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样子?邓小平回答是“小康之家”,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康社会。此后,邓小平每次见到外宾,几乎都要谈到小康社会的目标问题,越谈思路越明确,到十三大前夕,他大致形成了这样的战略设计:即从1981年到20世纪末,花20年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花50年时间,也就是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今天,我们把邓小平的这一战略设计称之为“翻两番、三步走”,邓小平也因此获得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称号。

世纪之交,我们实际上已经提前完成了原定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当时党中央提出实现初步小康以后,还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并制定了一个新的“翻两番、三步走”战略,即在21世纪头20年翻两番,建成小康社会,再用3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的主题报告中都提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十八大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当初的基本小康,到今天的全面小康,从十六大、十七大的“全面建设”,到十八大以来的“全面建成”,表明了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一直在不断深化,意味着我们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对未来的发展也更加充满信心。

上一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下一篇: 全球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发展路径探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