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三(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三(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三(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本章学习重点:1.科学的实践观2.能动的反映论3.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4.真理及其特性5.价值及其与真理的关系6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本章学习重点:

1.科学的实践

2.能动的反映论

3.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4.真理及其特性

5.价值及其与真理的关系

6.必然和自由

本章知识点解读: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本节重要知识点:

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2.能动反映论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科学的实践观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实践活动

概念: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实践活动的三要素:主体、客体、中介

实践主体: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因素,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实践客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天然客体与人工客体、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物质性客体与精神性客体

注: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只有被纳入到特定实践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事物才成为实践客体。

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2.实践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分类

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即:主客体之间首先是实践的关系,其次才是认识的关系和价值的关系。

3.实践的特点

(1)直接现实性

第一,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第二,使劲按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第三,实践能引起客观世界的现实变化,这一点区别于人的纯粹的主观认识活动。

(2)自觉能动性

第一,实践活动是有意识作指导的活动

第二,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第三,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计划性

(3)社会历史性

第一,实践的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的现实的人。

第二,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和水平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4.实践的分类

实践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即都是从实践中来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对认识的检验是从最终的意义上说的,即人类一切认识活动最终都可以被实践检验。但具体到某一个人或某一代人一定阶段上的具体认识,在其生活的当下则不一定能够被实践检验。另外,所有的认识从其终极意义上来说,都是被实践检验的,即便某一具体的认识是直接通过逻辑证明检验的,但逻辑最终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因此,认识也仍然是被实践检验的。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在认识论上存在着两种观点、两条路线和两种方法的对立:

1.认识论上的两种观点即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认识论上的两条路线:

(1)唯物主义反映论路线:物——感觉——思想

根源: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唯心主义先验论路线:思想——感觉——物

根源:唯心主义认识世界是意识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注:所有的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所有的唯心主义都坚持先验论。

3.认识论上的两种方法:

(1)直观反映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缺陷:

第一,离开实践考察认识,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主客体之间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第二,离开了辩证法考察认识,不了解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忽视了在认识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优点:

第一,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主客体之间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其次才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第二,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4.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1)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

(2)创造性——表明了反映的能动性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要经历三个阶段,实现两次飞跃。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1.感性认识

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感性认识的缺点:不深刻

2.理性认识

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理性认识的优点:深刻、完整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联系: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依存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2)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二者相互交织、互相渗透

第一,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进行感性认识的过程中,原有的理性认识会影响现在的感性认识。“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第二,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既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又需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区别: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认识内容和认识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1)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经过理性的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5.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1)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中的作用主要有:

第一,指导作用

第二,解释作用

第三,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它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动力作用。“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第二,诱导作用。如好奇心、兴趣

第三,激发作用。由情感、意志等的激发导致的直觉、灵感。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理性认识并不是认识的终点,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因此认识一定要回到实践中去,一方面接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指导实践。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需具备的条件:

第一,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第二,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

第三,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所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1)从客观上看,事物矛盾的展开需要一个过程。

(2)从主观上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2.认识过程的无限发展

(1)从单个人的某个具体的认识过程来看,经过几次反复,可以达到对某事物的正确认识,认识过程就完成了。

(2)从整个人类的认识过程来看,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因为世界是无限的,人类是永恒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

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本节重要知识点:

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2.实践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3.价值的特性及其与真理的关系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具有客观的内容、主观的形式。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注:坚持真理具有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即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

现实中容易犯的两种错误分别是:

第一,把真理当成客观实在

第二,否认客观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在这一点上,承认了客观真理,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在这一点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认识的范围和广度有待于拓展)

(2)真理反映客观事物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认识的深度有待于加深)

3.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

(1)相对之中有绝对。人们对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一定程度上的正确认识,一定包含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2)绝对之中有相对。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和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

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思维、认识能力的矛盾本性,即人类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是人类思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三)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1.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对于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与对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此时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

2.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真理。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1.虚无主义,否认存在任何真理标准。“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2.唯心主义把检验的标准放在主观范围之内,用认识去检验认识。如:以圣人之言、以多数人的意见、以“集体的知觉”、以“效果”“有用”等作为标准。

3.旧唯物主义因为坚持了直观反映论,不懂实践的作用,因而无法解决真理检验标准的问题。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注:逻辑证明也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问题,但逻辑证明最终必须符合实践的检验。

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可以防止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任何具体的实践都要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

坚持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可以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1.价值即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价值的特性:

(1)客观性

第一,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第二,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第三,满足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2)主体性

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价值表现会出现差异。

(3)社会历史性

价值的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下的人,其需求具有一定社会历史性。

(4)多维性

客体的属性具有多维性;主体的需求也具有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价值评价是对价值关系进行评价,既非评价客体,也非评价主体。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联系

同一价值关系,对于不同的主体而言,可能会得出全然不同的评价,因此评价结果依主体意志而转移。

3.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价值关系虽然具有主体性,但对价值关系的评价(认识)仍然是一个真理性的问题,有对错之分。而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需要主体掌握相应的知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

1.激励功能

2.制约功能

3.导向功能

(四)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的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节重要知识点:

1.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自由

自由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2.认识的两个错误极端:

(1)宿命论

只承认必然,完全抹杀人类自由的可能性。

(2)唯意志论

把自由理解为人的意志或精神力量的绝对自由,即毫无限制,为所欲为。

3.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1)承认客观必然性是自由的前提

(2)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3)自由是在对必然认识的基础上对外部世界的改造

(4)自由是历史的产物

上一篇: 亟待社会关注!城市残障流动人口生存存在哪些困难?
下一篇: 南宁公安“三个一体化”助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