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张晓蕾 严铮
本期辩题
2022年4月29日
一
蕾:这几年发生了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舆论反转事件。舆论反转指的就是当一个事件被曝光后,大家根据已有的信息做出判断后,舆论总会偏向一方。然而随着事件的继续披露,舆论又倒向了另一边,公众在一个事件前期、后期的立场截然不同。
铮:对,具体一点来说,也就是我们在网上冲浪时经常见到的“打脸事件”。由于这种前后对比实在太出人意料,太具有戏剧性了,所以也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舆论反转剧”。
蕾:舆论反转的高发地一般是网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在崛起,几乎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资格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被逐渐带进了一个“后真相时代”,意思是在这个阶段,我们“情绪的影响力”大于了事实本身的影响力。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我们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引导:哪种观点更能煽动我们的情绪,我们就能轻易地选择哪种立场,让舆论一边倒。
铮:是的,各类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容易轻易地形成舆论,可这些舆论也不再是一个最终的定论,而是会随着事件的发展进程不断摇摆、反转,考验着整个社会的耐心,也考验着整个社会的理性程度。
蕾:那么,舆论反转究竟是不是社会理性的体现呢?一段音乐过后,我们来跟您聊聊这个话题。
Standpoints
持方
铮——理性
蕾——非理性
二
铮:在我看来,舆论反转这一现象正体现了社会理性的回归。
蕾:哦?那我就来听你硬凹理由吧。
铮:真的算不上“硬凹”。首先,舆论是思考后的产物,舆论的反转是说明了大家思考的立场发生了变化,也体现了大众思考能力的回归。
蕾:你细讲一下呢?
铮:在后真相时代,公众面对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时,往往更倾向于在这个话题中宣泄自身的感情,表达与自己道德情感相符合的观点,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观点。但随着新信息的披露、认知范围的拓展,公众对于事件会再次进行审视和思考。(可以适当举自己的例子?)
蕾:那我就不得不说你有点理想化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曾经有学者对民众的心理行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很多种观点相互碰撞的时候,有近七成的人会选择随大流。所以你可以看出,在观点、立场转变的过程当中,网友并没有进行理性的思考,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选择了变换立场。
铮:我们先来明确“舆论”的定义是什么。舆论指的是大部分人已经统一认定的意见。舆论能够反转,也就意味着大部分人都愿意去突破自己既有的认知,承认新出现的客观事实,修正自己认知上的缺陷。大众没有选择去钻牛角尖,而是尊重客观事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体现。
蕾:首先,我想说,不是因为舆论是大部分人统一的意见,舆论具有天然的正确性了。如果一个观点大家都认同,那这种认知就一定是对的吗?其次,在我看来,这反而是一种被动。因为他们并不是在思考之后才主动地更换自己的立场,而是客观的事实已经摆在了他们面前,他们才无可避免地承认他们的立场站不住脚了。
铮:不对,我觉得这反而体现着他们对于事实真相的追求。现在新闻界有一个新说法,叫做“阶段理性”,意思是说,一个新闻事件会经历很多个阶段,可能站在事件的整体发展脉络来看,大众在每个阶段的态度都是互相推翻的;可是你着眼于某一个阶段来看,他们在每一个阶段都是在探寻真相、追求理性。比如说前几年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在事件刚被爆出来之初,网络上普遍认同的说法是一辆逆行的轿车与公交车相撞,从而引发了车祸,全网都在讨论逆行事件;随着调查的深入推进,真相也浮出水面,大家开始讨论女乘客与司机的冲突问题。你看,大家都是在逐步地修正着自己的认知和偏见。
蕾:其实你说得不够准确,这个事件中的舆论反转更多的是因为一开始大家基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最让人气愤的点就在于:在事件前期,部分主流媒体以及网友带偏了节奏,声称该事件中的女司机逆行,使其遭到了铺天盖地的谩骂以及网友的网络暴力。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为什么会被认为是在追求理性呢?而且,这些申讨女司机的人和后来指责女乘客的是同一批人,这种现象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铮:所以说我只是觉得他们追求理性的方式出了问题,但我认为,他们的出发点仍然是以追求理性、探寻真相为宗旨。大家没有办法知道自己掌握的现有信息是不是事件的全部,但他们仍然对于不断出现的新信息产生着积极的反应,也就说明了他们在意事实和真相,体现着社会理性。
三
蕾:你刚刚说到的他们的出发点是探寻真相。但我认为,很多情况下,媒体和群众第一目的并不是去追寻真相。大多数自媒体并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他们为了快速地抢占市场、吸引流量,很多大众媒体会在信息还不完整的情况下就抢先发布通稿,这样一种随意的工作态度也让舆论反转事件变得更加常见。
铮:可是,你有一点以偏概全了,你不能因为有部分媒体报道不规范就去质疑整个新闻行业的规定。新闻生产行业强调的正是“第一时间发布”,他们的职责就是及时地向公众传达事件的相关信息,但是他们并不能保证信息一定是真实。他们也只是在实时跟进事件的最新进展
蕾:你忘了很重要的一点,在新闻行业中时效性虽然重要,但最重要的仍然是真实客观。舆论会发生反转,就说明之前的报道违背了“真实”的原则,犯了错误。如果不停地反转就说明它在不停地犯错,这样长此以往,整个行业的公信力都会下降,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性的社会应该有的表现。
铮:你有没有想过,只有一个理性的社会才会让舆论反转成为可能。当我们身处在一个理性的社会环境里,才会有机会来合理地表达内心的声音。在一个理性的社会里,每种观点都有可能在下一个阶段成为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
蕾:不,我觉得你说的有失偏颇了。我认为现在的新型社交媒体本来就是一个能够及时进行自由表达的空间,能够自由表达心声也不一定就是理性的社会。传播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关键意见领袖”,简单来说就是:有一部分人在某一方面非常地精通,非常有话语权,他们的意见也会有广泛的影响力。像我们关注的微博大v,或者上万粉丝的up主,他们有很庞大的粉丝基础,如果这一类人公开地表明了自己对一个事件所持有的立场、倾向,那么也会有很多人的观点被影响、带动,这实在说不上“理性”。
铮:可是,自媒体恰好具有较强的即时互动性,这些意见领袖也能够引导舆论由二元对立朝多元对立的健康方向发展。促使公众深入思考,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同时,在舆论反转事件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理性发声”的社会共识正在形成。不少新闻热点在网络爆料之后,会有很多网友会在评论区留下“等官方”“不站队”“蹲权威消息”等言论,通过这些现象我们都可以看出来,浮躁的网络空间正在逐渐地回归理智。
四
蕾:其实,我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理性,所有人的行为和言论都掺杂了感性的成分,每个人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我们本身就带着相应的立场和偏向。
铮:没错。特别是我们的情绪也很容易在互联网上被感染,从而立场也变得极端。
蕾:今天这个话题和我们所有人都息息相关。我们作为网民,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我们的观点也更加容易被看见,可是,我们在享受着时代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明确自己在网络上的定位,我们都只是普通人,不是互联网法官,不要轻易地给一个事物下定义。
铮:不仅如此,有很多人借助于敏感新闻来释放自己的不满情绪,很少考虑背后的真相。敏感、焦虑、浮躁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煽动性的作用,从而让舆论迅速往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拿出一点信任,少一点尖锐,整个网络空间就会变得更加温和、理智。
蕾:我知道,现在很多人对于频频发生的舆论反转事件感到失望,甚至出现了信任危机。可事实上,世界的各个角落里,还有很多真正无助的弱势群体往往需要社会舆论为他们发声、助力,这就意味着我们还需要珍惜网络发声的渠道,谨言慎行的网络才能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工具。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
有兴趣的听众朋友可以在微信评论区留言,
提出你的犀利看法或宝贵意见。
生活源于思考,我们下期再见。
生活相对论 等待你的上场发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