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1.两种不同的意见
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以下两类意见:
(1)主张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的观点,把农村社会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
(2)主张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某一社会现象的学者较多,彼此差别明显。
2.本书的意见
(1)本书综合上述两类意见,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差序格局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等著作中深刻地论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本质特征,即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
“差序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得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这些联系就是社会关系。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富于伸缩,依着中心的势力远近、厚薄而定。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费孝通这里所说的“差序格局”社会结构是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集中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
(3)个人与社会的联系
农村中个人与社会联系的中介是群体。个人与他人的联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群体,群体与群体也发生着复杂的关系。
农村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农村社会学应当把它作为农村社会的内核和研究对象。
3.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范围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可以从三个方面概述:
(1)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如农民、农业和农村(即“三农”)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研究,农民社会参与及政治民主进程研究,农村现代化与传统“农民终结”,城乡统筹,生态文明、县域经济社会研究等。
(2)农村社会变迁,如小城镇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研究,农村现代化研究,农村发展模式研究,边区开发研究,农民迁移/移民研究,农村综合改革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研究,农村生活方式研究等。
(3)农村社会问题,如农村教育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乡镇企业产权变革问题,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等。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
1.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
(1)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农村社会学
①社会学研究要收集切实的经验材料来反映、说明和解释社会现象,因此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②农村社会学没有只属于自己的方法,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是开放的。
(2)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从方法体系看,社会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社会研究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技术三个层次。
①研究者做一项调查研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一系列对人和社会的假设为基础的,社会研究方法论涉及的正是这些在背后支撑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假设和基本逻辑。
社会学研究的两大方法论基础:
a.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普遍性规律,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程序同样适用于对社会和人的研究。
b.非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本质性的区别,因而否认自然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研究的适用性,认为对人或社会现象的研究应有独特的方法。
②一般研究方法是指贯穿于社会研究全过程的程序、步骤和操作方式。
③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技术是指社会研究各阶段中采用的各种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具体手段。
(3)社会学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社会学调查研究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①研究准备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研究设计。
②研究实施阶段,即研究者按研究设计的要求收集资料。
③研究总结阶段。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各项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2.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
(1)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又称田野调查,是农村社会学家最常用的方法,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
实地调查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从而可能获得比较全面和客观、真实的情况,并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较深刻的理解。
(2)作为调查单位的社区
吴文藻提倡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社区相对于大社会而言是具体的、容易观察的。这意味着作为调查单位的社区不能太大,而应在具体可感知的范围内。村庄社区是一定地域的农村居民的生活共同体。
(3)亲密接触的实地调查
费孝通认为,理论概念都是来自社会现实,只有经过社会现实检验、修正和补充过的理论概念才可能适用于对社会现实的解释,理论与现实不能分割开来,而其中介就是依靠学者的“亲密接触”。亲密接触使研究者得以更准确地了解社区的生活,避免直接地简单化地用外部标准来衡量当地社区人们的活动。
(4)类型比较法
又称模式比较方法。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如果条件相同就会产生相同的事物。相同条件形成的相同事物就是一个类型。类型是指主要条件相同所形成的基本相同的各个个体。遵循这个道理,如果用比较方法将中国农村的各种类型一个一个地描述出来,就接近于了解中国所有的农村。
(5)社区追踪调查
社区追踪调查,是指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社区的调查研究。对同一对象的追踪研究可以是同一研究者,也可以是其他研究者,亦可以是二者交替进行。追踪调查以初始调查为起点,应当有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概括和新的见解。
3.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概述
问卷调查,是指研究者利用根据调查目的事先设计的问题表格收集数据的方法。一项完整的问卷调查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①问卷设计。问卷的制定是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概念化、操作化和问卷编制三个环节。
②抽样。问卷调查可以是全面调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全面调查就是对研究对象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进行调查;抽样调查则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以代表总体。
抽样调查省时省力、花费较小,抽样调查用部分代表总体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误差。抽样分为两大类:
a.概率抽样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一个按设计已知的非零概率被选到样本中,且样本误差具有可度量性。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等基本方法。
b.非概率抽样包括随机抽样、立意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非概率抽样简单易行,但样本无法保证对总体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不能作总体推论。
③调查实施。实施问卷调查的方式一般有当面访谈法、邮寄自填法、电话访问法和网络调查法等。
④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通过各种数量关系来探索社会现象之间联系的手段。统计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大部分。
a.描述统计主要反映样本本身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推论统计根据样本特征来推论总体,主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2)问卷调查和农村研究
①问卷调查是当代社会学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不过,中国早期农村社会学家却很少使用问卷调查方法。原因是:
a.因为实地调查本身的优点具有吸引力;
b.由于当时的问卷调查技术(例如问卷设计、抽样技术、统计手段等)还很不成熟。
②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分化程度提高,农民之间的同构型降低,许多问题需要从总体上和数量上来把握,因此当代农村社会学在继续保持和发扬实地调查传统的基础上,也迫切需要发展问卷调查方法。
(3)问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
①优点
a.问卷调查不局限于对单个村落社区的个案研究,能够在更大范围的农村地区开展调查;
b.当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的时候,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总体情况具有更强的推论性;
c.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利于从中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问卷调查所花费的时间一般来说也比实地调查短。
②缺点
a.对前期的研究设计有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
b.研究者应对研究主题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调查任务,设计好主题鲜明、简明易行的调查问卷。
c.问卷收集到的信息总是有限的,同时不恰当的提问和不准确的答案设置也会产生错误的调查结果,使研究者原本希望得到的信息被扭曲。
三、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与要求
1.早期农村社会学家的认识
中国早期农村社会学家顾复、杨开道、冯和法、言心哲、乔启明等在各自的著作中说明了农村社会学的重要性。
(1)冯和法的《农村社会学大纲》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农村社会学研究在中国的意义:
①农业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农业生产是工业化的基础;
③中国的全人口以农村人口占主体的地位;
④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关键。
(2)冯和法认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不仅在于学理的探讨,还在于指示实行的方案。
(3)言心哲在《农村社会学概论》中从衣食、人口、经济、社会、政治、教育、历史、工业、都市等九个方面阐述了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意义。
2.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需要
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新农村建设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综合各家见解,从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1)全面认识农民、农业和农村。
(2)探讨如何缓解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
(3)探索中国城镇化道路。
(4)直面农民的社会分化。
(5)探索村民自治的民主方式。
(6)丰富社会学的知识宝库。
3.学习农村社会学的基本要求
学习农村社会学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四点: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有“以民为本”的理念,以农民的利益为立足点,尊重、相信农民的无限创造力。
(3)要深入田野,从实求知,从农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学习,获取知识和才能。
(4)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持续地关注研究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新趋势,为促进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贡献知识和建议。
习题详解
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以下几种意见:
(1)主张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的观点,把农村社会视作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例如,
①美国农村社会学家G. M. 吉勒特所著教科书《农村社会学》中就持这种意见,认为农村社会学要研究农村的起源与发展,发掘、整理和解释有关农村社会生活变化与发展的各项事实。
②P. 索罗金和C. 齐默尔曼合著的《农村一城镇社会学原理》一书,把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在与城镇相比较中描述乡村社会普遍而持久的特点和各种关系,包括农村社会各部分之间、农村与城镇之间、农村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解释城镇与乡村的差别的原因或农村社会特殊现象的特点。
③中国早期的农村社会学家杨开道和童润之等也持这种观点。
④近年来,李守经、钟涨宝、袁亚愚、吴怀连、韩明谟、吕世辰等在他们编写的有关教材中也表达了整体论的观点,但各自的表述有别。
⑤袁亚愚的表述是:“乡村社会学是以整个乡村社会及城乡关系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主张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某一社会现象的学者较多,彼此差别明显。例如,
①P. N. 桑德森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组织的。
②P. L. 纳尔逊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中的群体关系的。
③H. B. 霍桑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居民的社会化的。
④威廉斯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心理的。
⑤C. 泰勒、C. C. 特劳等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的。
⑥中国早期社会学家乔启明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的应用学科。
⑦冯和法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关系,重点是研究生产关系的。
这些国内外学者的主张,并不是纯粹研究某一种农村社会现象,不涉及其他,实际上仅表明其研究的侧重点与他人不同而已。
(3)本书综合上述两类意见,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农村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农村社会学研究主要方法有以下两种:
(1)实地调查
①实地调查,又称为田野调查,是农村社会学家最为常用的方法,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
②实地调查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需要持续较长的时间,从而可能获得比较全面和客观、真实的情况,并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较深刻的理解。
③实地调查虽然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但其价值却不限于此。实地调查由于没有事前准备的结构化观察工具,因此研究者可以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一边观察、一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观点。事实上,研究者常常会从实地调查中得到意想不到的资料,从而有助于启发和生成新的理论。
④实地调查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在小型社区中进行的研究,很自然地为农村社会学家所采纳,用来进行农村社区研究。
(2)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指研究者利用根据调查目的事先设计的问题表格收集数据的方法。一项完整的问卷调查一般包括问卷设计、抽样、调查实施和统计分析四个环节。
①问卷设计。问卷的制定是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概念化、操作化和问卷编制三个环节。概念化是把研究者理论假设中的抽象概念转变为可以进行测量的具体变量,操作化是把变量转变为具体的测量指标。通过概念化和操作化的过程,抽象的理论就可以转变为具体的研究假设,然后用经验材料来加以检验。
问卷设计的最后一步是把各种测量指标转变为问卷上的具体问题和答案,并组合为一份问题表格。
②抽样。问卷调查可以是全面调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全面调查就是对研究对象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进行调查;抽样调查则是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以代表总体。抽样调查省时省力、花费较小,因此在实际研究中更普遍地被采用。抽样分为两大类: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一个按设计已知的非零概率被选到样本中,且样本误差具有可度量性。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等基本方法。概率抽样获得的样本虽然不能完全地代表总体,但是可以获知一个样本对总体的代表程度,非概率抽样简单易行,但样本无法保证对总体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不能作总体推论。
③调查实施。实施问卷调查的方式一般有当面访谈法、邮寄自填法、电话访问法和网络调查法等。访谈法由研究者派遣访员以面对面的方式通过口头提问和记录回答来收集数据。访谈法一般能获得比电话访问法、邮寄法和网络调查法更高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并且能对可能产生困惑的问题加以相关的说明,还可以同时做观察以记录受访者对调查的态度和反应等。不过由于访员和受访者的直接接触,访员的语言、行为和态度可能会影响受访者的回答。
④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通过各种数量关系来探索社会现象之间联系的手段。统计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大部分。描述统计主要反映样本本身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推论统计根据样本特征来推论总体,主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意义?
答: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有:
(1)全面认识农民、农业和农村。社会学家韩明谟较早地提出农民、农业和农村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一个整体,应从三维空间框架来构建三农理论。1989 年年初,社会学家陆学艺在《改革》杂志上发表《我国农村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这是中国社会学界首篇综合讨论“三农”的文章。
(2)探讨如何缓解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中国农村人多地少这个矛盾是众所周知的,怎样解决,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见解,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贡献良多。1939 年,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一书中指出:“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让我再重申一遍,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应实现“农工相辅”,发展乡村工业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富裕起来。
(3)探索中国城镇化道路。“六五”期间,费孝通主持的中国小城镇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费孝通在众多文章中论证了小城镇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小城镇的兴衰规律、类型层次、经济社会结构、规模布局,以及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和城乡一体前景等问题。实践证明,如果国家只有大城市、中城镇而没有小城镇,农村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
(4)直面农民的社会分化。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许多变革,农民的社会分化备受关注。20 世纪90 年代,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为首组织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研究,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揭示了农村社会分层的条件和新情况。社会学家陆学艺是研究农民分化问题的代表,他以职业为主要标准,1991 年在《现阶段农民分化问题研究》中把中国农民分成了8 个有着不同利益要求的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雇佣工人阶层、农村知识分子阶层、个体工商户与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
(5)探索村民自治的民主方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政治管理体制随之解体,农民成为独立生产经营者,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村民自治问题被提了出来。社会学工作者适时地对此进行了研究,有的还积极参与村民自治的实践活动,为探讨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6)丰富社会学的知识宝库。农村社会学的研究伴随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而开展,其领域涉及广泛,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发挥了多方面积极的作用。农村社会学密切联系中国农村社会实际,倾听农民的心声和诉求,为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对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已经贡献了许多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建议。农村社会学的深入研究同时积淀了文化,丰富了农村社会学的知识宝库。
4.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基本要求?
答:学习农村社会学的基本要求有:
(1)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继承人对农民的历史地位与特性,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以及城乡关系都十分重视,有丰富的理论。如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和农业发展的理论,恩格斯关于农民地位和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方法和原则,毛泽东关于农民的历史地位、社会作用以及工农关系和发展农业、建设农村、解决农民问题的道路等的理论,当今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等,都对农村社会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应当认真学习和运用。
(2)要有“以民为本”的理念,以农民的利益为立足点,尊重、相信农民的无限创造力。
(3)要深入田野,从实求知,从农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学习,获取知识和才能。
(4)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持续地关注和研究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新趋势,为促进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贡献知识和建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