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据说某地一些学生遭遇洗澡难。许多朋友聊起这事都很感慨,认为洗澡是正常人的基本需求,如果真的多日无法洗澡,那就应该循正常途径、以正当方式向校方提出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总有办法可以协调解决,这些孩子们实在太“乖”了。
我倒是能理解这些年轻人的顺从,“合理表达诉求”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的沉默既是家教,也是“适应社会”的一部分。
长期不能洗澡当然是一件很难忍受的事情,但如果让这些孩子们的家长衡量这件事,他们多半会说“忍忍吧,千万别惹事”。原因很简单,从利益上来衡量,不能洗澡顶多就是身上发臭,但如果向学校表达诉求,就会有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安全的因素。比如有些家长会担心秋后算账、影响毕业之类的问题,还有更多人会害怕孩子“被利用”。
换言之,这些年轻人所贯彻的,是大多数中国家庭强调的家教——明哲保身、沉默是金。当然,即使没有这样的家教,只要一个人读过几本书,经历过一点社会上的事情,都会明白这个道理,知道“枪打出头鸟”这些老话都是无数教训印证过的。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适应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词,甚至是最重要的。而且,这种“适应”往往没有是非上的区分。或者可以说,大多数人所理解的“适应社会”,其实是强调要适应社会不太理想、不太好、不太合理的那部分。
我能理解这一点,因为不管是阅读历史,还是长辈的人生经验,抑或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的亲身经历,都在强调“适应”,也在不断展示“不适应”的教训。这种适应有许多表现方式,“沉默”就是其中一种。就像许多人小时候在公交车上见到小偷,家长会捂住他的嘴,让他不要声张那样。
我们身处的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很有趣的悖论: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时常冲突。为什么见到小偷不能声张?因为它可能会给自家带来危险,会被小偷与同伙报复。在这一刻,社会责任感就与家庭责任感出现了冲突。这种小事尚且如此,其他事情就更不用说了,“想要自家过得好,出门就别乱说话”是相当普遍的心理。
当然,很多选择明哲保身的人,并非不知道社会是如何被推动前行的。从文明的演进来看,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因为每一代人都不太听上一代的话,科学的进步就基于此。具体到社会层面,进步往往是从反对和批评声中开始的。只不过,许多人都希望自己保持沉默,然后有人能站出来说出那些不合理,代替自己表达诉求。
所以,这种期待会变成依赖,每当自己碰上不合理的事情,就盼着有人站出来说话。如果说话的人最后吃了亏,就会一边享受着别人争取来的权利,一边转头跟自家孩子来一句“看,枪打出头鸟了吧!”
这种依赖确实该被鄙视,但它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一个无解难题——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安稳一点吗?当然希望,那你又能接受他成为“出头鸟”吗?显然不能。在这种氛围之下,家庭教育必然走向功利性的一面,这是一种合乎利益的选择。
从历史来看,古代中国是一个非常“老气”的社会。它很强调人的成熟,但将成熟等同于与社会的妥协。比如一个年轻人,通过父母包办婚姻,娶了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女人,然后按部就班生活,就意味着成熟。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不满,那就是忤逆,是离经叛道。个人的喜好和需求,在这种“模板式生活”里是微不足道的。不管你的性格、爱好、特长、心理需求是怎样,你都必须走入那个“成熟”的套路里。即使到了今天,中国家庭最爱强调的“叛逆期”,多数情况下也只不过是孩子有自己的主见,不再那么听话了而已。
这种“老气”当然有合理的一面,因为它最稳妥最安全,风险系数最低,能让一个人不成为异类。当然,它的不合理也很明显,可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但基于趋利原则,它会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选择。
只不过这样一来,不沉默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直至你等我、我等你,却无人说话。那些原本最简单的合理诉求,也会变成难题。
说实话,我一直挺同情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要“适应社会”,难度比上一代人大得多,需要面对的难题也多得多。但没办法,正如我一直所说,问题从不在年轻人身上。因为一代人越是强调“适应社会”,就越意味着将积压着的问题留给了下一代人。
所以,这又是一个无解的悖论:希望孩子安稳,所以强调“适应社会”,但正因为过分强调“适应社会”,又使得孩子面临更多难题。而那些“除了适应社会,其他什么也不会”的孩子,因为顺从惯了,又没有能力解决难题……
前几年有个流行说法,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精致”也有了难度,比如多日不能洗澡,你还怎么精致利己呢?
所以,一个人除了“适应社会”,总应该会点别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