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规培医生自杀,工作不该成为你的全部

规培医生自杀,工作不该成为你的全部

规培医生自杀,工作不该成为你的全部年轻规培医生自杀引思考9月21日上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一名规培麻醉师,被发现死在了在医院的值班室里。排除他杀的可能

年轻规培医生自杀引思考

9月21日上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一名规培麻醉师,被发现死在了在医院的值班室里。排除他杀的可能,这位麻醉师是向自己的静脉内注射了大量的丙泊酚导致呼吸抑制而亡的。消息一出,立马占领了各大新闻的头条版面。

人们在痛惜医学界损失了一位优秀的医学人才的同时,在心里也不禁会充满疑问:这样一个看似前途一片光明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想不开走上不归路呢?

有果必有因, 经过多方探寻得知,这位规培医生很有可能是因为不堪忍受职业高压,而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从死者生前发出的朋友圈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对规培制度的极度不满。甚至在他最后一条朋友圈动态中,他还呐喊道:我从未喜欢学医。下辈子,誓不学医!

看到这里,估计在座的各位心里就要犯嘀咕了:我的天,杀人于无形!规培是洪水猛兽么?

在这里,我觉得我有必要跟大家澄清一下,以免大家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规培并不是什么杀人不眨眼的怪物,只是它的制度相对较为严苛罢了。

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我国开始实施了“5+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再接受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完成这类培训的医学毕业生就叫做医学规培生,可以毕业后先考取研究生,再找工作单位,这样未来的发展前途会更好,如今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在大多数外行人眼里,这样的模式对于医学生而言是一条再好不过的捷径。既能在规培中锻炼自己的业务技能还能够在规培结束后很轻易的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何乐而不为?

但实际上,规培生却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轻松。面对这样的规培制度,有一部分医学生能够处之泰然并且自得其乐,但大部分医学生都还是觉得自己是有苦说不出的那一类,尤其是那些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选择学医的同学。

在他们身上,往往都背负了沉重的思想压力:除了规培制度带来的沉重压力之外,还有来自家庭的殷切期盼。

在中国,医生被看做是最体面的职业,学医就意味着光明的前途和丰厚的收入。

因此,很多父母就是砸锅卖铁也非要送孩子读医科不可。不少医学规培生都纷纷表示,来自工作、经济、心里的压力,远远超过其内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额,迷茫、忧虑常常充斥其身……

我有一位在大医院做规培生的朋友也经常跟我抱怨,每天早上6点钟,一睁眼看到的就是科室里的“工作”。抽血、写病历、收病人等等,一天忙的连吃饭的时间都顾不上。

除此之外,还要完成学校导师布置的任务,虽然身处一线大城市,但从事这样的工作一个月也仅能得到1800元的补助费用。除去水费、电费,日常的生活开销,所剩寥寥无几。

试想一下,三十出头的人,几乎没什么收入来源,还要家里人倒贴好几年的生活费用,换做是你,你会不会觉得崩溃呢?

仔细算来,这么做,除了给医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处可言。尤其是对于那些为了工作,连生命都赔进去的人来说,更是得不偿失。

医生社会规培_医院社会规培是什么_医学生社会规培

工作还是那份工作,你要学会转变自己

我到现在仍记得大学第一节临床课上,老师对我们说的话:“趁你们还有的选择,如果不是真的热爱这个职业,我劝你们最好还是转行吧!”当时不理解,现在却觉得是实打实的金玉良言。如果职业不适合你,有什么比走还简单呢?

每个人有很多次机会,可以选择我们以后的人生。如果当初你能预见你会因为工作而猝死,那么你还会选择学医么?显然不会。

如果一份工作让你感到痛苦,那就是你的本能和直觉在提醒你,这份工作不值。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明明很多人都知道眼前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还要一个劲地往前扑。一边抱怨一边工作,就像之前提到的那名麻醉规培医生一样。明明在他感觉这份工作带给他的压力时,就可以选择退出,避免自杀悲剧。

但又是什么让我们像着了魔一样,一边抱怨一边工作,从没有想过要脱离?

大概是我们有太多的担心和顾虑的原因吧: 害怕让对自己充满希冀的父母失望;害怕离开这个岗位一无所长;害怕自己多年的努力都成了泡影......

那些担心和顾虑就像是肆意生长的藤蔓,捆绑着我们手脚,让我们动弹不得。如此,我们也只能在一堆顾虑中渐渐放弃抵抗,成为工作的奴仆。人的意志被麻木,进而是人的行为。

想要改变现状,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只在一念之间。改变自己的思维,才能改变自己格局,进而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及时止损,才能避免因小失大。

医学生社会规培_医生社会规培_医院社会规培是什么

首先,行动起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城中大盗》中有句话这样说:人们每天起床都会做一件事。他们会告诉自己总有一天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可没人付诸行动。

人们总是喜欢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们总是在抱怨:想改变而不能,想行动而做不到,总是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困难重重。

在我看来,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抱怨是无可厚非的,一个人有想改变自己和生活的想法,到付诸行动之间,的确是隔着一段很长的距离。这段距离叫——自己。

一方面我们急切地想要改变自己,做出新的选择,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调整,以新的面貌或者一直被隐藏的真实自我示人;另一方面,我们又害怕改变后的自己会被别人拒绝、得不到接纳、得不到理解、于是久久无法下定改变自己的决心。

不可否认,走出旧的思维模式,会让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觉到非常的不舒服。但这不代表我们就有借口不去改变。

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那么谁也不会想去改变,不好的关系于是就纠缠在一起,一起难受,大家都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人生真的可以说就这样被无情地浪费掉了。如果你想要得过且过,那你大可选择这么做。

有付出就有收获,这很公平。改变对谁来说都不是易事。一旦你将想法付诸于实践,你会发现,之前所做的改变都会是值得的。

其次,明确自己的想法,拒绝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有想法很重要,一个有想法的人绝对不会被世俗的偏见所打倒,他们永远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该为什么而努力。

而没想法的人就会像被人抽着走的陀螺一样,别人抽一下他就跟着转一下,等别人不抽了,他就像没主心骨一样倒了。

就拿学医来说,别人都说学医好,有前途。于是你也盲目的跟风学医去了,当你发现学医不适合时,你还要用学医好有前途作为幌子来蒙骗自己,让自己在这个漩涡中越陷越深。

难道你非要放弃擅长的画画去学医,仅仅因为别人口中的学医多么好,多么有前途么?别傻了,别人不会代替你生活,更不会续命给你。自己的生活一定要自己占主动权。

医学生社会规培_医院社会规培是什么_医生社会规培

最后,及时止损,避免泥足深陷

如果你发觉你现在的工作不适合你,那么你就要好好考虑是不是要换一份工作了。千万不要听信那些无用的鸡汤文,他们不是告诉你去适应就是劝导你忍受,甚至要你苦中作乐。

当然,我有理由相信,那名自杀的医生也是着了这样的道,因为他的朋友圈处处都能看得见他苦苦挣扎的痕迹。当他觉得疲惫觉得绝望时,他除了在朋友圈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之外,别无他法。

因为他的思想在不断地暗示他:“不考过职业资格证,我就没办法找到工作”;“不这么拼死拼活的工作,我就拿不到规培结业证书”;“不做医生,全家人都会对我失望透顶”.....

正是这样的思想,将他一步一步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当我们感觉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时,我们要做的不是逆来顺受,而是要坐下来好好分析一下,问问自己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

自己是不是从这份工作中得到了巨大的收获?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能给自己一个非常好的前途?如果不是,那么我放弃这份工作以后,我有什么优势可以去胜任其他工作?

相信当你分析完这些问题以后,是去是留,答案一目了然。

逝者已矣,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关于这件事的思考。如果一切都理性一些,那么悲剧大概就不会发生。当你迷茫时,不妨多分析一下,事情的结果将会大有不同。

公号介绍:

个人发展学会是一个成熟的发展成长社群。这里会集合众多优秀的职场专家、心理咨询师、资深互联网产品大咖、公司高管、企业家。我们提供免费的职场发展答疑和各行业最接地气的实战经验分享。

上一篇: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历史使命
下一篇: 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