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进一步发展,运用文献调研方法,归纳并总结出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能力
Simply analyse what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should possess Quality and ability
Summary: For social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am, instructor of sports, use documents to survey and study the method, sum up and summarize quality and ability that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should possess, offer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building of contingent.
Keyword: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Quality; Ability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定义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指导社会体育活动者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组织人们进行健身,娱乐,康复等活动;承担经营,管理及服务工作,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共四个等级。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中各行各业开展体育活动的生力军,是推动体育社会化发展第一线的实践者。因此,应根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体育指导员的需求,不断地扩大体育队伍,提高体育指导员队伍的质量和体育社会组织工作水平,为社会化的体育服务。
1 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1 文化基础和学历状况
根据李树怡等1999年对我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文化程度偏底,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18.10%,大专以上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只占13.87%,学过体育专业的(包括大学,大专,中专等)占28.57%,其中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学过体育专业的比例更低,占比例最高的是高中非体育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6.1%。到2002年,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大学以上学历的占36.4%,中学学历占54.46%,小学占9.04%。这表明我国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基础和学历状况良好,基本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这其中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共有1211人,虽然所占的百分比例小(为0.08%),但却是一支集组织管理,锻炼指导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事业发展中具备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力量。
在我看来,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应该象教师、会技师、医师、裁判员等职业一样,需要有高素质的修养,有较高的文化基础知识,文化知识的修养是具备其他各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保障。所以必须执行资格证制度,从事该职业的人应该具备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
在我国社会体育指导是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一批能组织管理,能现场指导,能在全民健身和社会体育指导中寻求科学规律,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具有教高体育知识和文化背景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从而从这批学历高,素质高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先驱,拉动总体发展。
1.2 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的各项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直接作用于扩大社会群众,为公民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愉悦精神,善度余暇服务,长期与广大群众的接触。因而,具备高尚的道德风尚文化修养是十分重要的。
职业标准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有以下职业道德:
(1) 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遵纪守法。
(2) 不得进行反科学,伪科学,封建迷信以及其他有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活动。
(3) 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诚恳,平等待人,老幼无欺,不得有性别、民族歧视,不得歧视有残障的人员。
(4)为举止礼貌大方,谈吐用词文明得体,仪表仪容整洁保持良好的形象。
(5)爱社会体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
(6)努力钻研业务,积极提高服务质量。
(7)要诚实、正直、公平的态度与他人友好协作。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一个社会职业,代表着一个职业的形象,有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对其最起码的要求。
1.3 专业技能
社会体育指导掌握各项活动技能,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据资料:群众喜欢的项目依次是散步式跑步、小球、综合练习器、骑自行车、游泳、大球、健身路径、太极拳、硬气功和健美操。老年人一直是我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主力军。1995年统计,老年人体育锻炼者占锻炼者总数的62.9% 。现今,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仍在增长,已超过人口总数的7%,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体育锻炼队伍中,老年人比例仍高居首位。但是,近年来,中年人,特别是中年知识分子,健身锻炼的意识明显增强,参加锻炼者显著增多。尽管学校对学生 “减负”还任重道远,但已经独生子女化的青少年儿童,在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双休日,节假日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多。因而,就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体育锻炼者队伍年龄结构日益趋向合理。所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能组织和指导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能指导有慢性病患者和伤残者的医疗体育,能根据不同人群和疾病的特点的制定运动处方。
社会体育指导员还应掌握一些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1)法律法规,包括:《体育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法律知识;体育行业与服务行业有关法规知识,国家制定的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知识,消防安全法的知识,(2)体育理论基础知识。(3)人体运动科学基础知识。包括:运动解剖学基础知识;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运动生物力学基础知识。运动医学基础知识,体质测量与评价基础知识。(4)体育经营,管理基础知识。
1.4 职业能力
鉴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四个等级,具备的能力是有区别的,按国家职业标准规定:
(1)三级: 能够运用基础技能指导对象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和提高基本运动素质。
(2)二级: 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对象的情况指导提高专项技术水平,进行健身活动。
(3)一级: 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技能完成技术指导工作;能够为从事不同职业者残障人,需控制体重者提供健身服务;能够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组织培训和管理能力。
(4)国家级: 能够独立解决技术指导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胜任康复锻炼指导工作;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和科研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需要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目前形势下,我国体育人口中老年人比例一直高层高位,与此同时,人们的锻炼目的显著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健身之外,休闲娱乐、健美体形、缓解疲劳、调节精神、锻炼意志、交结朋友、满足爱好、提高体能、战胜对手、联络感情、商贸媒介等等都已成为人们的运动着眼点,所以社会体育指导员除应具备国家对各级社会指导员要求的职业能力外,下面一些基本的能力是也应具备的。
1.4.1 运动处方能力
中老年人比例一直在我国体育人口中高居首位,此外人们参加锻炼是为了健美体形,缓解疲劳,在此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根据不同体育锻炼者的各个目的要求,制定其运动处方,使其进行科学的锻炼。
1.4.2 体能训练的能力
积极倡导中青年人积极投身于竞技性,体能类运动项目中去,在拼搏中强壮自己,在奋斗中战胜自我,这种锻炼,于民族,于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该具备体能训练的能力,运用区别对待的原则,为不同特点的人,制定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
1.4.3 人际沟通,交往的能力
对体育锻炼者进行体育指导,首先要对被指导者进行全面的了解,而好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是必要的。在交往和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有较强的讲解与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求服务态度热情、周到、诚恳、行为举止礼貌等。而且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由于大量外国居民的涌入,必须掌握一门外语,取得CET-4或6级考试证书。
1.4.4 指导实践的能力
将理论用于实践当中,这是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最基本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大量专业知识通过实践,对不同人群进行指导。
2 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1 发挥体育院校及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的主渠道作用
由于体育院校及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专业设置规范,课程选择空间大,教育资源优势明显,有条件和能力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高质量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主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5所体育院校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每年有两千余名学生走向社会。按照1998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的要求,经过四年本科的学习,学生具备了较为系统、全面、扎实的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知识与技能,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已符合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报条件,经过专门培训,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将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突出,技能全面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中坚力量 。同时,其他专业的学生如体育教育专业除了完成本专业的学习外,还将从中受到社会体育方向的教育,通过培训非社会体育专业的体育院校的学生,也将成为我国社会体育的骨干力量,并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保障。
从根本上说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指导和制约着人的教育行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就是要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体现出培养以能力为中心的“T”字型人才 他们既在横向(基础)上具备较为广博的知识修养,有在纵向(本专业)上具有一定深度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重视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个性,人格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等方面的培养。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敬业精神。
(2)系统掌握社会体育学,社会体育管理学年学科及相关学科分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社会体育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行业管理运动技术指导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具有终身学习,研究,开拓创新的能力,掌握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进步和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能。
(3)掌握一门外语,取得CET-4或6级考试证书;掌握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取得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二级考试合格证书。
2.2 加强社会体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题研究
社会体育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存在着许多不足。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体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仍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研究,一些理论问题需要回答,而这对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密切。因此,坚持理论先导的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力量,调动一切能调动的积极因素,加强社会体育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努力通过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促进社会体育产业的进步,加快社会体育产业市场的开发,推动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发展。
2.3 定期测试与培训
在取得的职业资格的基础上,定期的对广大在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健身知识培训,提高其科学素养,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的做身体及技能等方面的测试,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还可采用对体育锻炼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具体某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满意度等等。把好这一关,对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能力,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提高全民健身活动指导和管理科学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3 结束语
社会体育指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涉及面广、灵活性大、业务性强、技能要求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体育理论基础知识、人体运动学知识、体育经营管理基础知识和加强体育技能,等级级别越高,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也越高。本人从文化学历、职业道德修养、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几个方面阐述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根据目前的情况提出了几项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旨在 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舒为平.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J].西安: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13-15
[2] 李相如.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学,2002.4 27-30
[3] 郑建岳.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设计[J].西安: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4 32-34
[4] 罗选初.论师专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面临的几个新问题[J].益阳师专学报,2000.11 95-97
[5] 卢文镇.社会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