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中学德育(一)——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

中学德育(一)——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

中学德育(一)——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目录一、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二、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三、中学德育的概念、内容和过程四、中学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

目录

一、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

二、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学德育的概念、内容和过程

四、中学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是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

(1)道德认识: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情绪和态度,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指个体遵照道德规范所采用的言论和行动,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要素。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发现并总结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发展过程。

自我中心论(前道德,2~5岁)

以“自我中心”考虑问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分开来,规则对他们来说不具有约束力。

2. 权威阶段(他律道德,6~8岁)

服从外部规则,接收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不考虑行为的动机。

3. 可逆阶段(自律道德,9~10岁)

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而把准则看作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同伴间的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

4. 公正阶段(11~12岁)

开始倾向于支持公正、平等。

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判断。

前习俗水平(10岁以下)

阶段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在此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2. 习俗水平(10~20岁)

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在该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阶段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在该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

3. 后习俗水平(20岁以上)

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规定享受权力的同时,他们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阶段6: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个体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未完~

上一篇: 社区养老的优势是什么?
下一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伟大社会革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