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学生的品德及其培养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第九章 大学生的品德及其培养.pdf
160.3K
·
百度网盘
一、品德的含义
(一)品德的概念
品德:是指个体依据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区别
(1)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社会现象;品德—个体现象。
(2)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品德—社会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部分反映。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德——社会需要;品德——个体的社会性需要。
2.联系
(1)品德是社会道德的具体化。
(2)社会道德影响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个人品德能构成和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面貌和社会道德风气。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又称道德观念,是指对于道德原则、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判断。道德认识是整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
道德情感的内容: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等。
道德情感的形式:直觉的道德情感、形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三)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人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向道德实践转化的过程,是主体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行动、实践的过程。
(四)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个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
道德行为是品德的外在表现,是评判人的道德品质高低的标志。
第二节 品德发展理论
一、道德发展阶段论
(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采用对偶故事法,通过研究,揭示了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进程,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的总规律是从他律到自律。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9—10岁)
4.公正阶段(11—12岁)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认为,个体道德发展经历三水平六阶段。他认为,道德判断发展的每个阶段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每一阶段代表一个新的更加整合的心理组织系统,它们出现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既不能超越,也不能倒退。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
水平
发展阶段
心理特征
一
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
1.避罚服从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避免惩罚。
2.相互功利取向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的好坏。
二
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
3.寻求认可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
4.遵守法规取向
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
三
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
5.社会法制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持社会秩序而经大众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达成共识,社会规范是可以改变的。
6.普遍伦理取向
道德判断系以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个人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具有一致性与普遍性。
(三)对品德教育的启示
1.个体思维水平的提高伴随着道德认识水平的提升,因此要提高道德认识,必须大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对于个体道德行为制约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必须加强道德认识的教育。
3.道德认识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重视隐性课程或道德氛围的蕴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道德发展。
二、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
(一)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作出与之相似的行为。
(二)观察学习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三种强化: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三)对品德教育的启迪
1.必须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2.重新认识教师言行一致的教育作用
3.警惕体罚带来的负面效应
4.注意大众传媒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影响
5.重视自我调节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节 大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大学生品德的形成
(一)大学生品德的形成阶段
1.社会规范的依从阶段
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依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2.社会规范的认同阶段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接近。认同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3.社会规范的内化阶段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二)大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不良品德:指大学生存在违反某种道德准则、甚至犯有严惩的道德过错,但尚未达到违法犯罪程度的行为表现。
1.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不当
(2)主观原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意志薄弱、盲目模仿消极的现象与事物、对偶发的不良行为未能及时深刻认识和纠正而不断重复。
2. 大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措施
(1)了解不良道德行为的动机,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
(2)消除疑惧心理和对抗情绪。
(3)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4)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抗拒诱惑的意志力。
(5)抓住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矛盾转化。
(6)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大学生品德的培养与提高
(一)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1.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对社会道德现象的观察力
2.对大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及时准确予以评价
3.让大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机会
(二)高尚道德情感的激发
1.知情结合,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
2.以养育为载体,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
3.真情感化,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
(三)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
1.树立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性
2.参与实践活动,锻炼道德意志
3.培养学生抗诱惑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的训练
1.提供练习与实践的榜样,通过强化帮助大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
2.创设良好道德情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