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辛亥革命
(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2.经过
(1)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
①内容: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②结果:腐败无能的权贵掌握政权,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2)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3)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4)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
(5)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3.影响
(1)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2)“皇族内阁”的成立使很多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二)革命派的准备
1.组织上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
(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2.思想上
(1)提出三民主义
①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了中国同盟会的纲领。
②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革命派积极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
3.军事上: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
(三)武昌起义
1.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随后,新军其他各部的士兵纷纷响应。
3.结果
(1)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2)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四)中华民国建立
1.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912年3月)
(1)主要内容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④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2)性质和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
(1)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诱使革命党人展开议和。
(2)在重重压力下,孙中山被迫发表让位声明。
(3)袁世凯施压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王朝结束。
(4)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五)辛亥革命的影响
1.辛亥革命的进步影响
(1)政治层面: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共和政体。
(2)思想层面: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3)社会层面: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
(4)经济层面: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辛亥革命的局限及教训
(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没有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3)缺乏能力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二、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1912~1916年)
①在北京就职: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标志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②解散国民党: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③公布《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后修改总统选举法。
④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1914年8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⑤复辟帝制:1915年8月~12月袁世凯筹备君主立宪制的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2.护国战争
(1)背景: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并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权益,被迫签订不平等“中日民四条约”。
(2)过程
①1912年,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
②1913年二次革命,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讨袁。
③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起护国战争。
(3)结果: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军阀割据形成的原因: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军阀本来就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大大小小的地主又支持本地军阀,依靠军阀统治生存。所以,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
(2)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列强在袁世凯死后,为了维持和扩大在华的利益,各自寻找新的代理人,扶植军阀派系;各派军阀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也急需选择帝国主义国家做靠山。这样,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2.主要的军阀派系及影响
(1)主要的军阀派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主要包括直系(冯国璋、曹锟)、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三大派系,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
(2)影响(结果):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3.军阀割据的主要表现
(1)军事上混战。
(2)政治上争权: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
①府院之争: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
②张勋复辟: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最终失败。
③段祺瑞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3)外交上参战: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4.革命派维护共和的斗争
(1)反独裁:“宋教仁案”后,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2)反称帝: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运动。
(3)护法制:1917年8月,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护法运动”。结果,受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辞去大元帅之职,护法运动失败。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经济发展新气象(快速发展的民族工业)
(1)原因(条件)
内因: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①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②政府政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有力推动(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与影响
①表现: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②影响: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a.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
(3)特点
①时间短暂,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②从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较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民族资本力量比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薄弱。
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社会生活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思想观念:民主平等思想传播,冲击旧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③外来文化影响:门户开放,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西方文化的影响加深。
④法令法规:政府推行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加以推广和提倡。
(2)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①改用阳历。
②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③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①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
②文化: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但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③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兴起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第2卷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共同推进新文化运动。他们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3.思想主张
(1)拥护民主(“德先生”),反对专制。
(2)拥护科学(“赛先生”),反对愚昧。
(3)提倡文学革命,以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 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影响
(1)文化平民化: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2)报刊发展: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
(3)社会变革: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
(4)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5.评价新文化运动
(1)进步性: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局限性:没有同工农群众相结合;对东西方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考点】兴中会与同盟会
(1)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颁布了第一个要求以共和国取代封建君主制的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
(2)同盟会:是1905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考点】民生主义的特点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其中提出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能满足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
【考点】三民主义的特征
(1)时代性: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创立的政治理论体系。
(2)民主性、革命性:三民主义要求推翻清政府和封建专制统治,具有民主性和革命性。
(3)空想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具有很大的空想性。
【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原则
(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2)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3)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4)规定了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考点】辛亥革命的成果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层面。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
【考点】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
(2)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思想上: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4)社会生活上: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考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1)袁世凯对内搞独裁专制,复辟帝制,实行黑暗统治;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混战,政治上分崩离析,国家不统一,民不聊生。
(2)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列强侵华势力,大肆出卖中华民族利益,换取列强支持。
(3)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成果,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4)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启示
(1)帝国主义的压迫是制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2)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
(3)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考点】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
(1)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旗号,开展思想启蒙运动,所以前期仍然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可以说是对辛亥革命的补充。
(2)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新民主主义的曙光开始显现。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点
(1)两个阶级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十月革命后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2)三个层面:器物技术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思想文化层面。
(3)三大特征
①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不断促进中国人思想的解放。
②内容上,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
③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的思想界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的特点。
【考点】以下是民国初年成立的部分政党。据此可知,当时()
A.政党林立,国家分裂
B.政治变革推动政治转型
C.民主共和制不断完善
D.革命党人积极参政议政
【考点】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之间的关系
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目标是相互交叉而又同步进行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扫清了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考点】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发展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就不可能实现近代化。
(2)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逐渐更新,但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地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4)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其中,科技和教育水平方面是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等国的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中国的近代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在中国,直到1905年才废除科举制,开始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
(5)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斗争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6)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充当了不自觉的工具,这与他们的主观愿望是不符合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