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中国人身上的三重“枷锁”
有人说,现代都市里的人,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
换句话说,中国文化的根是深深地扎根于泥土的一种世俗文化。
这正像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中所说:“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之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样年深日久,便形成了中国社会世俗演变中的三种文化。即圈子文化、差序格局和实用主义。同时,他们也是附着在中国人身上的三重精神“枷锁”。
1圈子文化
很多人说,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明显表征就是“圈子文化”。
所谓圈子文化,就是在每一个领域里都形成了属于自己人的圈子,不属于这个圈子里的人一般很难办成这个领域中按照规则本应该办成的事情。而要办成这件事情你就必须找一个属于这个圈子里的人来为你牵线搭桥。
这个圈子是由人际关系织成的一张张庞大而复杂的关系网,或血缘、或地缘、或姻亲,人与人之间多多少少都会有蛛丝马迹的关联,因为非亲即故,所以彼此照顾,大家都可以通过“熟人”织就的网络,沟通关系、打通关节、解困排忧,同时也可以寻找捷径、超越规则、营私舞弊,甚至徇私枉法。
这就好像在一个村庄里,所有的人都生于这块乡土,死于这块乡土。在这个村庄里所有的人都是在本村庄人的眼睛之下看着长大的。它便是一个彼此熟悉的“熟人”社会,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这也是乡土社会信用的由来,它并不是对于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圈子文化”的根就在于此。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的组合,彼此之间无法知根知底,所以要立字为据,画押签字。如此才发生法律。
“圈子文化”之所以根深蒂固,原因就在于它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已经将这种熟人社会的社交模式固定了下来,进而形成了一种社交礼仪和文化传统。虽然它在很多时候明显有违于现代社会的法治规则。
归根结底,“圈子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却是一种合于世俗观念的约定俗成。它有着几千年的传统礼治为其背书。即便在现代社会的法治理念之下,依然有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强大生命力。
圈子文化的弊端就在于,大家只为熟人办事,为熟人请托,甚至从中牟利、收受好处而有违公平、公正,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同时也因为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很多事情可以办得超越常规,迅速直接。
这就好比一个人为了让孩子转学通过正常渠道等了好几个月没有办成的事情,通过同学找到一个学校内部能起作用的关键性熟人,结果一个电话就解决了。尝到找“熟人”甜头的孩子家长,又如何能够从此不迷信“圈子文化”呢?
2差序格局
中国有句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它反映出的是个人的“私”心。其实这种私心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溯源的。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了两个对立的概念来说明中国文化中关于“私”的这种文化心理。和现代社会家庭结构中的夫妻平等观念不同的是,在传统文化中,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为此,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像一束或一捆捆扎清楚的柴禾,所有人都是站在一个平等的基本面上。
而在传统社会里,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推出去的一圈圈波纹。为此我们把这种个人与社会在传统中的关系称之为“差序格局”。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现代社会团体中的分子一样大家立于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便是中国儒家文化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人伦关系格局。
《释名》中说:“伦也,水纹相次有伦理也。”它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意思。
儒家的《礼记*祭统》更是将人伦分为十等,先后分别是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差等级别的划分,重在分出次序。
在这样的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人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因此差序格局中的家庭,最小的可以只是夫妻双方构成的小单位,最大的可以延展到父母、兄弟、亲戚、友朋,个人能量的延伸到最大程度的时候甚至看上去可以像一个小国。
在这个时候,国是家的延伸,家是国的雏形。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它并没有一个可以约束一切的统一的道德体系。
因此,在很长时间里,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都是看其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这就好像很多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自己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还要为其包庇隐瞒。而很多人觉得这反而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在传统的道德里,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上下级的关系,服从乃是第一等的孝义。
所以,在差序格局的社会里,一切普遍的标准都是因人而异。这也正是我们基层的乡土中国或者说传统文化的痛点所在:人治大于法治。
3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突出的表现在中国传统的婚姻模式里,那就是门当户对。
正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言:“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
中国的家庭,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之间只是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
所谓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而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
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中,夫妇是家庭的主轴。但在传统的社会中,家庭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讲求的是纵向的延续,而不是横向的合作。他们都是因为家庭事业的需要而处于被支配地位,必须接受这个事业体中的纪律的约束,为事业发展的效率服务。但恰恰是这一点,扼杀了私情的存在,扼杀的爱的需求。
费孝通因此在文中写到:“夫妇大多是用不着多说话的,一早起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没有工夫说闲话。出了门,各做各的。妇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里带孩子。工做完了,男人们也不常留在家里,男子汉如果守着老婆,没出息。有事在外,没事也在外。茶馆,烟铺,甚至街头巷口,是男子们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场所。”
由此它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夫妇之间情感的淡漠和疏离。
和西方家庭中夫妇关系是主轴,他们一结婚就组成了一个风雨共担的小团体不同的是,中国人的家庭则承担了太多功能,要同时解决经济(钱)、事业(工作)、宗教信仰(相信谁)、社会福利机构(子嗣的抚养)等所有需求,所以,父母天经地义的掺和儿女的婚事,儿女天经地义的要求父母给钱买房。
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的父母可以对子女的婚姻选择一票否决的权利,因为这不是选择你喜欢谁的问题,这是选择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合伙人来加入这个利益共同体的问题。
一如亦舒那句犀利刻骨的话说的:“人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往往是另一些人。”
结婚生子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份事业。这如同我们从一生下来就必须读书工作,成家立业,赚钱买房一样。只有这一切都完成了,你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可这些事其实都不需要投入感情。
传统中的中国人,长期以来其实一直都活在一个壳子里无法脱身。我们从一出生的那一刻起,一切都被规定好了,只要你按照父辈为你规划的模式去活,就可以顺利安全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但这恰恰是最悲哀的人生,因为它忽略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情感需求,是一种卑劣的操纵。但很多人却根本找不到是谁在操纵着我们。
辛峰,十点读书签约作者;书评专栏作者,省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西漂十年》,文学评论集《文字的风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