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社会工作学院专业设置与简介专业设置:目前社会工作学院设有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方向)四个专业及一个专业方向。

社会工作学院专业设置与简介

专业设置:目前社会工作学院设有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方向)四个专业及一个专业方向。

社会工作专业

一、专业简介:

我院于1987年成立社会工作教研室,1994年成立社会工作系,是国内最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之一,是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祥地。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高职高专委员会秘书处和全国民政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社会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均设在我系。近年来,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系部积极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优化课程体系,充实课程内容,成立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校社合作的高职教育特征,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岗位需求、注重专业实务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三阶三化”人才培育体系。所培养的学生恪守社会工作价值观及职业伦理,综合素质高、实务能力强,多次在全国高职高专社会工作职业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往届毕业生在工作岗位表现优异,获得省级青少年社工年度榜样、市级先进个人、优秀社会组织项目奖等多项荣誉。

二、专业优势:

1、骨干专业,行业领先。社会工作专业是学院的骨干专业,开办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综合实力强,承担多项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引领全国高职高专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

2、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实践安排充实,经过“三阶三化”模式的培养,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扎实,专业实务能力强,适应社会能力强。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服务及管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是用人单位喜爱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3、以德树人、工匠精神。社会工作专业注重全面培养,素质培养,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专业方法,具有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人才,能够胜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及其他相关工作。

4、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十九大指出要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社工人才队伍需求量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三、师资力量:

社会工作专业拥有国内同等级别院校专业的高水平师资力量,专职教师7人,主要毕业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全部专兼职授课教师均具有硕士上及以上学位,同时获得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水平证书。有多名授课教师拥有丰富社会工作实务经验。

四、专业课程:专业方法课(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专业实务课(老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残障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行)、专业基础课(社会调查方法、心理学与生活、专业认知与自我成长、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等。

五、实习实践活动

社会工作专业长期与全国多家社工机构保持联好关系,现有全国实习基地近50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

六、国际交流

近年来共选派近100名同学赴香港进行考察学习,参观了多家社会服务机构,从社区、戒毒、青少年、老年、救助等不同角度,了解香港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现状、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要求以及社工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了专业认同。

七、就业前景:在专业社会工作组织及共、青、妇、团等其他社会组织、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民政系统等从事一线服务、行政事务及基层管理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八、专业咨询电话:010 - 80206892、010 - 80206893;(教研室);

招生咨询电话:010-80206936(招生办)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简介

一、 专业简介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旨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熟悉国家社区治理相关政策法规,面向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等行业社区事务员职业群,能够从事社区事务受理、社区人群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工作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

二、专业优势

优秀的教师队伍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具有一支学科结构完整、高学历、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专业拥有国内同等级别院校专业的高水平师资力量,专兼职教师12人,主要毕业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企业兼职教师20名,均是社会工作、社区管理与服务行业骨干。全部专兼职授课教师均具有硕士上及以上学位,同时获得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水平证书。有多名授课教师拥有丰富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实务经验。

丰富的教学资源

1.校内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室建设有社区接待实训室、个案实训室、小组实训室、社工实验室、观察室及拓展实训基地等,涵盖社区接待、社区工作、社区调查、社区活动策划与实施实训设施,很好地满足学生校内的课程学习、技能训练以及模拟职业体验活动需要。

2.校外实训条件

校外实习基地充足,能满足教学需要。学院先后与北京市多个街道办事处、社区、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机构洽谈合作协议,在教学、科研及师生交流等方面开展广泛的交流,引进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标准,采用联合培养模式,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3.理论和信息化资源

已出版一批社会工作及社区相关教材,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参与并主持教育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具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可同时满足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的需求。

美好的发展前景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要求,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要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基本实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远景目标。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目标的必要途径。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供应难以满足社会和岗位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社区认知、社会学与生活、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工作导论、社会保障实务、应用心理学等课程。

专业核心课:社区工作、社会调查方法、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治理、社区活动策划、社区公文写作等课程。

专业拓展课: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救助实务、社区老年社会工作实务、残障社会工作实务、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社区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服务项目策划与管理、社区工作法规与政策等课程。

四、升学

学生取得大专学历后可进行对口学校的专升本,继续深造。

五、实习实践

本专业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实习基地近50多家实习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

专业集中实践课程分别在三个学年开设,在不同学期、分段式组织学生进入北京市核心城区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驻社区社会服务机构等开展实习活动。主要包括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六、就业前景

学校负责毕业生的就业推荐,毕业生可以考取社区事务员/社区工作者、社区治理1+X证书,以及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一定年限后可以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民政、街道、城镇与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社会福利管理、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等工作;在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物业、群团组织、社会团体等从事社区服务、行政事务、基层管理、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专业服务和管理工作;在社会福利机构、企事业单位、基金会等公益性社会组织以及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社会工作机构从事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七、招生咨询电话:010-80206936(招生办)

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

一、专业简介

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是我校开设的特色专业。立足京津冀、服务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公益项目设计与管理、慈善组织筹款实务、公益传播、志愿服务与管理、整合社会工作实务等慈善组织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团体等慈善组织和企事业相应基础岗位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优势

1、公益慈善领域属于蓬勃发展的朝阳事业,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空间,但我国目前公益慈善专业人才十分稀缺,因此本专业人才需求大、就业机会多。同时,就业领域广泛,慈善组织、政府部门、企业都可以涉猎。

2、国家近年出台大量政策法规支持本专业人才培养,特别是2016年颁布实施的《慈善法》对慈善事业发展和公益人才培养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

3、本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教授担任委员会主任,十余位高校学者、公益领域实务专家担任委员,共同论证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学生经过三年培养,能够了解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成为具备较强综合管理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4、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学、心理学、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能在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团体等慈善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公益项目管理、传播推广、筹款营销、志愿者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5、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各个阶段的专业实践和实习贯穿三年学习过程,学生们通过在慈善组织里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地学习,使各项专业技能得到训练,为毕业进入就业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6、作为一个有温度的专业,本专业理念是“用公益滋养生命”,培养学生们以温暖的视角深度认识社会,以务实的作风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

三、专业课程

公益慈善认知、管理学基础、社会学与生活、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公益项目设计与管理、公共关系与公益传播、慈善组织筹款、志愿服务与管理、社会调查方法、整合社会工作实务、社会保障实务、企业社会责任认知、慈善组织财务管理、社区服务与管理、摄影与摄像技术、演讲与口才、社会心理学、职场写作等。

四、就业前景

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就业方向:慈善组织管理人员(项目助理、传播助理、营销助理、行政助理等);民政系统、民政局(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等);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岗位(行政助理、人力资源助理、项目助理、营销助理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社区行政助理)。除了良好的就业前景外,本专业前15%名次的学生能够升入北京市的二本大学继续攻读本科。

五、招生咨询电话:010-80206936(招生办)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秉承“求知躬行、德才相彰、崇扬仁爱、服务社会”的校训精神,立足京冀地区、辐射全国,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具备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人员培训与开发、薪酬福利管理、绩效考核与管理、劳动关系处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机构、社会组织机构等管理岗位工作以及民政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工作,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专业优势

1.完备的知识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综合管理、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

2.国内同等级别院校专业较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专职教师主要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专职教师拥有博士学位1人,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1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校内兼职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校外兼职教师均具有人事主管及以上岗位,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

3.完善的校内实训条件。建有面试模拟实训室、人力资源软件模拟实训室、劳动争议仲裁模拟实训室,并配置了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员工培训、人事测评等四个模块软件及踏瑞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比赛软件,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较强实操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4.丰富的校外实训基地。与燕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易才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北京诚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呼叫中心、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与物美集团建立了管理培训生订单班培养协议、与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建立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协议,形成了完善的实训就业体系。

5.建有专业社团------“伊利特人力资源公司”。社团学生具备打印、复印、彩印各种文件、文档编辑排版、设计简历名片、求职招聘辅导、会务承接等专业技能。2019年社团承办了社会工作学院第一届简历大赛,提升了学生设计简历的能力。2019年社团指导老师开展“双创训练营”活动,多名社团学生在北京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6.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2016年踏瑞杯全国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在2019年踏瑞杯全国高职高专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荣获特等奖。并多次在北京市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大赛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大赛中获得较好成绩。

三、就业情况及就业岗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连续多年达95%及以上,主要就业岗位如下:

1.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总经理助理、行政助理、办公室综合管理人员、销售管理人员等);

2.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经理助理、行政经理助理、招聘专员、培训专员、绩效考核专员、薪酬福利专员、劳动关系专员、人力资源培训师等);

3.人力资源机构工作人员(助理、咨询师、职业生涯指导、劳务派遣服务、人事代理服务等)

4.社会组织机构工作人员、民政系统工作人员。

四、职业资格证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三年,学生获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率达95%。

五、就业推荐

本专业将通过举办就业双选会或直接推荐就业方式向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岗位推荐就业,也可由个人自主就业和创业。

六、专业咨询电话:010 - 80206894、010 - 80206895(教研室);

招生咨询电话:010-80206936(招生办)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社会组织管理方向)

一、专业简介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社会组织管理方向)是我院重点建设的通用型管理类专业。本专业采用“校社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才兼备、能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能在各类社会组织、政府机关、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共事物管理和服务工作,具备团队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优势

1、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社会组织管理方向)培养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能和方法,具有较高政策水平,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组织协调和公关策划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报考公务员时比较有优势。

2、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是新兴学科,其中社会组织管理方向的专业人才特别稀缺。因此,该方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在社会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拥有众多就业机会。

3、本专业方向培养体系经过校内外专家充分调研和实际论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们不仅要掌握专业基本理论,还需在三年学习的各个阶段深入到各类社会组织、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做社会调查,进行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通过了解和参与具体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这些都使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三、师资力量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社会组织管理方向)的师资力量强大。由于该专业属于通用型管理类专业,专业师资依托整个学院及社工系,专兼职职教师16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2人,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教师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3名,学历结构合理。部分专业教师具有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岗位工作的经验积累,理论与实践工作联系紧密。

四、专业课程

社会组织认知、管理学原理与实务、公共事业管理、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组织项目设计与管理、社会组织资源开发与筹款、公共关系与传播、整合社会工作实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模拟社会组织实训、社会组织法律认知、社会组织绩效评估、活动策划与组织、摄影与摄像技术、演讲与口才、办公写作、会计基础与应用等。

五、就业前景

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社会组织管理方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就业方向:各类社会组织(项目助理、传播助理、营销助理、行政助理等);各级政府公共事务管理部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岗位(行政助理、人力资源助理、项目助理、营销助理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社区行政助理等)。除了良好的就业前景外,本专业方向前15%名次的学生能够升入北京市的二本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继续攻读本科。

六、招生咨询电话:010-80206936(招生办)

上一篇: 市场营销的核心是什么?
下一篇: 教授观点|吕鹏:寻找座头鲸,中国企业的社会创新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