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不总是成功的,第一份工作也不总是能带来你想要的结果,但是请尽量不要留下遗憾。毕竟它是职场人生的第一步,走不好,不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但输在起跑线上,总有一些代价,要是养成了一些职业陋习,更会后患无穷;而走好了不等于成功,但会让人信心倍增,更能大大提升个体的职业化水平,让以后的职业发展受益无穷。
无论在职场打拼多少年,初入职场的时刻总让人难以忘怀。为此,《职业》杂志与智联招聘联合开展了“职场新人快乐指数调查”,调查显示,初入职场喜忧参半,有56%的被调查者是快乐多过烦恼,有44%的人则是在郁闷与不悦中度过那段时光的。
快乐多过悲伤
除了5% 的被调查者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怕因为犯错误失去工作外,绝大多数的新鲜人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勇敢地迈开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29%的被调查者满怀为理想而奋斗的豪情壮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25%的人则被与校园完全不同的职场所吸引,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第一份工作毕竟承载了太多的梦想和希冀,显得有些沉重起来,于是有25% 的职场新人一颗心七上八下,总觉得自己脑子里一片混乱,经常感到手足无措;还有16%的人年轻的面容上天气多变,时而晴朗,时而阴云密布,经常会因为在意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看法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然而,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也发现,职场新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这样阴晴不定的心情并不会影响他们太长的时间,近一半的被调查者在一个月之内就完全熟悉了新环境,
初入职场,是树立对职业的热爱、对工作的信心的关键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职场新人多爱走两个极端,不是太拿自己当回事,就是太不拿自己当回事。对此,心理专家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度过心理上的断乳期,要从外表和说话上开始摆脱学生气和学生腔,改变思考模式,多重视他人的感受,适当忽略个人心情,要求自己用一个职业人的标准来看待自己、分析问题。而刚开始工作的新人,初入职场时的心情你觉得自己花多长时间才能适应职场和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学会微笑开始,微笑能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更能让自己尽快赢得好人缘,重建自信。
办法多过问题
职场是一个远比校园难以捉摸的环境,第一份工作带来的困惑、困难让不少新人纷纷“落马”。缺乏职场经验的他们,难以将对职场的不适、对职业的不喜爱、选择了不适合的单位区分开来,49%的被调查者曾将初入职场的不适归罪于供职的单位,而选择了跳槽。而带给新人最大困扰的问题是“发现理论和实践差距如此之大,欠缺执行能力”,其次是适应新环境、在学校中所学知识根本不够用,融入同事当中、一个人在异地工作生活的不习惯和孤单并列第三。
所学专业知识的欠缺,成为新人首当其冲的难题。究其原因,与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有很大关系。学校教育培养的大多是“纸上谈兵”的军事家,忽略了学生风险意识、抗压能力和多方寻求解决方法灵活性的培养。一旦遭遇实践的检验,新人便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做起事情来困难重重。针对新人的弱点,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都指出,不要一味追求实习经验的丰富,而要注重与以后就业方向的相关性,同时运用网络等多种手段尽量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会从社会学习,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而与所遭遇的困惑相对应,40%的被调查者最希望能接受专业知识方面的新员工培训,35% 的人最希望得到沟通、交往等情商方面的培训,25%的人最希望培训自己的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技能。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有38%的被调查者主动参加企业外的培训,43%的新员工向老员工寻求帮助,其次是向家人、朋友和上司求教。但解铃还需系铃人,最终克服困难还需要依靠新员工自己的力量。3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努力最有效,其次是家人朋友、老员工和上司的支持。
职业顾问提醒,开始第一份工作时遇到困难,正是锻炼新人逆商、培养独立意识的大好时机,咨询他人意见是必要的,但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好能自己独立把握和感受。而产生诸多困惑的主要原因,无非是缺乏经验、期望值太高,要克服困难,首先要建立对第一份工作的良好心态。万事开头难,第一份工作的价值不在于成功、职位、薪酬或大步拉近与梦想的距离,而是熟悉职场环境、学会运用职场规则,同时探索职业兴趣,为自己的目标重新定位。在实际行动上,关键是保持不断学习的热情,一是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向老员工请教,积极补充新知;二是学习基本的职场规范,包括守时、忠诚、负责、尊重他人、学会赞美别人、遵守规章制度,并了解、运用等级、分工、权限、沟通等职场用语。
收获多过错误
所有职场新人的心态有一点是共同的――害怕犯错以影响自己留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初入职场,只有4%的被调查者没有犯过错误,绝大多数人都是在错误中获得成长,62%的人都犯过可以及时弥补的小错误。而因为越来越重视读书期间的实习和社会实践,职场新人也并没有如很多人想象中的脆弱,只有2%的人犯过难以弥补的大错,2%的人因犯错受到过人事部门的正式处罚。
相关调查显示,职场新人最常犯七类错误,恃才傲物、喜欢单干、眼高手低、轻视细节、不守时、没有足够心理准备而去挑战职场或公司潜规则、情绪容易失控。但新员工也不必因此而束缚了手脚,因为此次调查显示,大多数用人单位还是给予了新人非常宽松的环境,66% 的被调查在做新员工这段时间中,你的同事对你态度如何者接受到的鼓励、赞扬多过批评。同时初入职场的新新人类也具有职场老手所不及的优势,例如充满活力、具有强烈的突破愿望、没有惯性、可塑性极强。所以对他们来说,一句老话也许就是最好的忠告:不要怕犯错误,但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友谊多过敌意
不少人在跨入职场前,都会阅读一些职场文章,以增加经验,但不少文章中所描写的办公室政治让新人“谈虎色变”。真正进入职场后,绝大多数新人却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54%的被调查者受到了同事热情、主动的欢迎。
那么面对欺生的老员工,职场新人又应该如何应对呢?有经验的职场人通常采用过以下几种方法。面对争强好胜、嘴上爱“损人”的性格冲动型老员工,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其过火言谈不置可否;针对希望通过教训新人来树立威信的老大自居型,应对方法是一方面“逆来顺受”,另一方面尽快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大胆地展现自己的长处;而认为新人到来危及自己利益的老员工最难对付,最好的办法就是务必在领导规定的工作领域、任务要求、权限范围内开展工作,同与自己无利益冲突的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坚定地公事公办、据理力争,必要时让领导出面“摆平”。除了来自同事的关心,60%被调查者的上司都会主动与他们沟通。而与这项数据相比,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就要逊色许多,只有35%的被调查者体验过他们的主动关心和帮助。而对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入职培训,新员工也是颇有微辞,34%的被调查者所在公司没有这方面的培训,30%的人认为是敷衍了事、走走过场,另有23%的被调查者表示虽然培训很正式,但不能提供真正的帮助,只有13%的人认为培训是实用有效的。
面对入职的困惑,新员工也会向家人、朋友寻求帮助,但近70%的人更希望得到来自所在单位的支持。
不少企业深谙新员工的激励之道,在新员工的入职上做足了功夫。企业会告知全体职员新同事的到来;人力资源部在新员工到来的那天会尽量避免开会,以便新员工随时请教;安排有关人士介绍公司的情况,把新人介绍给公司的重要领导,并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关注他的个人发展;尽量让新人能在第一天到达时就有自己的名片和邮箱地址;教给他一些顺利开始工作的方法技巧;邀请新人和其他同事一起午餐;下班之前和新人进行简短交流……虽然只是一些细节,却能让敏感的新员工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愿意为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