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是中国不采取资本主义制度。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国不采取资本主义制度原因,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不采取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因
一是中国的所谓资本主义,是一种“低级”的资本主义。根据法国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的研究,市场可以分为两类,即“包括集市、店铺和小贩在内的低级市场,以及包括交易会和交易场所在内的高级市场”。而中国的商品经济无论多么发达,始终处于低级市场的位置。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战乱等各方面原因,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权力体制,即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始终强制性地将国民经济活动压制在这种低级层面——这一点,就是我接下来想阐述的第二部分内容。
二是在中国的专制体制下,经济由政治权力决定,政治制度决定经济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君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会采取“强国”、“弱民”的国家治理模式,重农抑商其实就是最突出的表现。而且,政府决定了资源的配置,甚至国家直接从事经济活动,少数的私人企业沦为官员的附庸,是的,不遵守“潜规则”,最终只会“自寻死路”。中国有潜规则,却没有一套适合资本主义生长的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私有权并不受到保护,“法不责君”——不存在一套平等、普世的法律体系。事实上,这也就引申出了第三部分内容——
三是“有钱终究抵不过有权”。正是因为商人始终是官员的附庸,正是因为“怀壁有罪”,因此无论多么成功的商人,他都会更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政府的一员,而与此同时,中国又有一套比较合理的科举制度,各阶级之间能够有效流动,商贾的下一代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得新身份,摆脱自己“商为下”的地位。要知道,古代的中国,秀才名下的田地可是不用纳税的。
资本主义存在的问题
实物经济和符号经济严重脱节
为了缓解生产不断扩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取金融自由化政策,大大刺激了金融投机活动。大量资本从实物生产和贸易领域转向金融和房地产投机场所,导致有价证券、存款贷款、外汇等无实物载体的虚拟资本剧增。1980—1997年底,世界股票市场上的资本额增加了1388%,而同期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仅增加了60%。90年代中期美国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指数年均增长超过20%,而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只有3%左右。国际资本市场每天的外汇交易额高达2万亿美元,但其中用于生产的仅有10%。金融资本高度虚拟化,日益演化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符号经济系统。
导致了金融加速扩张
这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应当说,金融自由化的苦心没有白费,金融扩张以及经济泡沫化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掩盖了生产过剩的矛盾,但是又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制造了新的矛盾。表面的繁荣与过度消费是建立在西方所谓“信用”以及第三世界大量的廉价商品向西方发达国家的集中与转移基础上的。金融扩张使西方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透支经济”,没有实物经济支撑的“透支经济”迟早会发生信用危机,威胁到整个经济的发展。
加剧了阶级矛盾
资本主义无论怎样变化,资本家阶级的本性都不会改变。他们拥有巨额资本,无偿占有和共同瓜分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名符其实的剥削者。与过去相比,家庭式资本和个人资本家控制企业的方式有所变化,其中有些不再直接管理企业,而是采取控制股权和雇人管理企业的方法,由直接控制改为间接控制。经理资本家的人数和作用增大,但是家庭资本和个人资本家的作用并未消失。他们凭借巨额资本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继续起着“大吸血鬼”的作用。不参加实际生产过程的资本家,则利用手中的巨额资本,从事证券投机活动,成为纯粹的食利者和“真正的社会寄生虫”。
与战前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队伍也发生了变化:体力劳动者减少,脑力劳动者增加,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蓝领、白领的消长。白领的收入确比蓝领高些,但也仅能达到维持小康生活的水平,其实并不富有,而且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威胁。一旦被解雇,生活同样会陷入困境。当然,其中也有极少数人担任了总经理、技术总监和主管之类的高级职务,收入丰厚,并持有一定数量的股票,但是这些白领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白领,而是变成了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这个极少数怎么能够代表那个绝大多数呢?对绝大多数工人来说,不管领子的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改变不了他们雇佣劳动的阶级地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恰恰在于它把各种不同的劳动,因而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说,把以脑力劳动为主或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分离开来,分配给不同的人。但是,这一点并不妨碍物质产品是所有这些人的共同劳动的产品,或者说,并不妨碍他们的共同劳动的产品体现在物质财富中;另一方面,这一分离也丝毫不妨碍:这些人中的每一个人对资本的关系是雇佣劳动者的关系,是在这个特定意义上的生产工人的关系。”
贫富差距加大
人们看到,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随着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在美国,1980年时,大公司经理资本家的收入相当于普通员工的40倍,而今已上升到400多倍。1973—1993年,全国工人的实际工资以年均0.7%的速度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亿万富翁的数目却一路上升。据《福布斯》杂志预测,在下一个美国富豪的排行榜上,400个中将有250个是亿万富豪。面对这样的现实,即使是美国的《1999年总统报告》,也不得不承认:“竞争性的市场力量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造成的工资分配日益不平等,致使某些人发现,即使努力工作,仍然难以养家糊口”。目前,没有财产的家庭占40%以上,许多家庭的负债超过微薄的资产,约有20%的人生活在全国贫困线以下,2000多万人缺乏足够的食物,200多万人露宿街头。500个城市中,每6个人中就有1个贫困者。死亡人口中,有一半死于贫困。当年的纽约州州长马里奥·库奥莫哀叹道:与其如里根总统所说美国是“山顶上一座辉煌的城市”,毋宁说美国存在着“双城”,一个富人的美国,一个穷人的美国。
资本主义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使资本主义的要素得到解放。14、15世纪, 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 威尼斯)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萌芽,但是 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
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社会 自然经济的解体,引起小商品生产者的 两极分化。资本的 原始积累加速了这种分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一方面,产生大批失去 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另一方面,巨额的货币和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转化为资本。所谓 资本原始积累,就是强制地使 劳动者同他们的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而对农民土地的剥夺是全部过程的基础。其产生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 高利贷者转化而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从而既给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又给它造成了 商品市场。剥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历史在不同国家带有不同的特点,经历不同的阶段。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标志着 简单商品生产向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也标志着对劳动者的剥削形式的变换,即由封建剥削变成资本主义剥削。资本原始积累还包括对殖民地的侵占和掠夺,以及其他利用国家权力的暴力手段。
猜你感兴趣:
1.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三大危机
2.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
3.资本主义论文
4.“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及启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