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中国近代历史分期

中国近代历史分期

中国近代历史分期中国近代历史分期,关于中国近代历史分为若干阶段若干时期的问题。

由于对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认识不一,对中国近代历史分期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在此基础上,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一般所谓的“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的历史如何细分为若干阶段若干时期的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史学界一个热门问题。

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有过两次大的论争。第一次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代表观点有:以孙守任为代表认为,近代史分期应以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及其质的变化为标准;以金冲及为代表认为,近代史分期应以斯大林关于社会发展史的论述为标准;以范文澜为代表认为,近代史分期应以各阶级的历史作用为标准;以胡绳为代表认为,近代史分期应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为标准;以刘大年为代表认为,近代史分期应以综合的标志为标准。

如,胡绳把中国近代史分成七个阶段:在太平天国起发动前为第一个阶段,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时期为第二个阶段,此后直到中日战为第三个阶段,中日战争后到义和团起义与八国联军之役为第四个阶段,第五阶段是同盟会成立前的几年,由同盟会成立到辛亥革命是第六个阶段,最后在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间就是第七个阶段。

第二次大的论争,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代。代表观点有:以李时岳为代表,提出了“四个阶梯”说;以章开沅为代表,提出了“民族运动”说;以陈旭麓为代表,提出了“三个革命高潮”说;以张海鹏为代表,提出了“两个过程”论;以戚其章为代表,提出了“三个阶梯”说;以丁日初和郑云山为代表,提出了“近代化”论与“独立和现代化”论。

如,章开沅将中国近代史分为三个时期: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和第一次革命高潮时期(1840年—1873年);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备形成和第二次革命高潮时期(1873年—1905年);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第三次革命高潮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时期(1905年―191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

上一篇: 涨知识!山东省版课堂笔记——政治常识(3)
下一篇: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