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重视知识普及与实践参与,开设体艺、劳动、阅读、科技等各类课后服务特色课程近600个。图为谢家湾学校学生在练习缝纫。新华社发
近年来,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小学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图为学生在上木工课。新华社发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奠基地位,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方面作用重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育人方式的变革,尤其提出了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亟须加强实践育人,加强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和生活实践的联系,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主要方向。
实践育人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
所谓实践育人,就是在学科育人的基础上,加强学科实践、跨学科实践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解决真实问题,将学生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简言之,实践育人即在实践中基于实践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实践育人作为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成为指导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
百余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十分重视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教育的根本问题,重视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时代,党确定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方针。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决定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党的教育方针中明确规定了“怎样培养人”的方式,即,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以人的生命活动为出发点,指向生活实践与生产实践。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个人生命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首先是人与自然物的关系,然后是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人与自然及物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生产实践活动之中,人与人的关系及人自身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活实践,而且人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创造了生活实践,生活实践为生产实践提供了基本保障和创造动力。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同样分析了生活实践,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把实践理解为人具有的创造性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把历史性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规定。在规定了实践的第一性之后,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否认理论的价值。理论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认识的集合,理论一旦形成,便会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发展。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拉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以“回归实践、切中实践”的方式,对研究中日益脱离实践的纯粹理论旨趣和“停留于文本”的抽象逻辑演绎取向加以纠偏与拨正,进而确立理论服务实践的宗旨意识;通过“拉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以“立足实践、跳出实践”的方式,对理论研究沦为实践附庸的现象加以反思,以理论作为“解释世界”的依据和“改变世界”的导向,进而推动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基础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基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理解,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系统加强人类已有成熟理论的传承的基础之上,要通过不断“拉近”与实践的距离,回归实践,在实践中、以实践的方式培养人。只有用实践的方法,才能解决理论上的对立,才能找到理论的源泉与发展的动力,才能培养具有实践意识和能力的人。
新时代基础教育实践育人的主要路径
长期以来,我们将教育的根本属性定位于学生认知的发展方面,将教学理解成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因此,教育被狭义地理解为学校教育,教学被人为地窄化为知识的传授活动。实际上,教育作为人类认知与实践的特殊领域,不仅包括以获得间接知识为主的认知活动,还应包括以获得直接知识、检验间接知识为主的实践活动,是特殊的认知活动与真实的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只停留在认知活动的范围内,轻视实践活动的价值,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两张皮”现象愈演愈烈,成为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一个难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十余年来,在不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过程中,力图解决中国基础教育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教劳结合、素质教育、核心素养、“五育”融合、合作探究、实践育人、综合学习等一系列新概念,旨在通过实践育人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活动性、创造性,帮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解决真实问题。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语文等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上,突出实践育人价值,要求“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法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优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和路径,推进工程与技术实践。积极探索新技术背景下学习环境与方式的变革。”并在课程实施中提出“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建议。当前,为落实新时代实践育人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方式变革须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从学科实践出发,解决学科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提出“强化学科实践”,并对学科实践进行了明确要求: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传统的学科教学重视学科概念与理论体系的学习,是一种学科本位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学生对于学科概念与理论的学习缺乏直接经验的支持。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曾经以第二课堂和校外活动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并通过实验探究与情境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结合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获得间接经验,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科理论学习中的抽象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冲突问题。为此,新课程倡导学科实践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科知识与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既解决了学科学习中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又让实践成为形成学生直接经验和检验学生间接经验的主要方式。学科实践基于大概念、大单元的组织设计,以创设真实情境教学为途径,让学科知识与个体的经验、情感、思维发生关联,让知识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关联,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落实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其次,要从跨学科实践出发,解决学科分割缺乏综合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明确提出要统筹设计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学习以一定的主题为线索,按相邻学科重组知识,让知识结构化,并以实践的形式组织与开展活动。跨学科主题实践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在扎实推进学科教学的基础上主动开展学科跨界学习。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学科实践活动的整合,形成相邻学科间知识综合化与结构化重组,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的世界观发展。
再次,要从综合实践出发,解决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在变革育人方式方面一直十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从新课程改革一开始,综合实践活动就作为一门课程,要求在中小学开设,并同时推进综合实践学习方式变革。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实践不断结合,逐步形成了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育人的新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育人的场所是丰富多元的,学校、实验室、大自然、科技馆、博物馆、文化宫、厂矿、企业、公司、大学等都可以成为学习场所,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帮助学生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从亲近书本知识走向亲近动手实践,从亲近学校走向亲近社会,从亲近教师走向亲近他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理解自然、社会、科学、技术、环境、生命的关系,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王鉴,系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