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岩市长汀县以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抓手,忠诚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职责使命。
长汀曾是全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居全省之首。“进而全胜,不进则退”,几代长汀人以水土不治,山河不绿,决不收兵的气魄和百万亩荒山作战,创造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
绿色生态,司法守护。
近年来,长汀政法机关主动融入服务保障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从司法职能、生态协作、司法服务多面发力,延伸司法服务职能,做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多层级、多维度、多举措,为长汀生态保护筑起了牢靠的司法后盾。
长汀公安积极探索建立森林警长制,在全市率先成立驻县林长办森林警长工作室,深入推进生态警务建设,运用“加、减、乘、除”四法则构建立体式生态“绿盾”。“加法”即“面对面”宣传,进村入户宣传夯实群防群治基础。“减法”即“轴连轴”严格管控,发挥职能降低案发率。“乘法”即“执法线”交融汇集,形成“线交线”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合力高效打击。“除法”即矛盾点对焦工作点,“点对点”勤化解,消除林区治安隐患。
近日,长汀县人民法院判决首起适用“古树保险+保责监督”司法修复机制的案件。被告人当庭对滥伐林木的行为表示认罪认罚,并自愿缴纳涉案辖区古树保险费用1.5万余元。“这种机制使林木破坏者转变为林木守卫者,营造了人人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有效维护了生物多样性,为打造长汀生态文明县域样板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长汀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从1991年全国首起毁林被告人复绿补种案件,到2022年全国首起适用“古树保险+保责监督”司法修复机制案件,是长汀法院40多年铸造生态司法绿盾留下的坚实脚印。
长汀以体制机制改革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之题,推进“网格+多元调解”模式,建立完善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机制,率先增设长汀县矛盾纠纷多元调解联动中心为县司法局下属公益一类股级事业单位,配备6名专职工作人员,组建由32名各行业各单位专家组成的调解专家库,建成了专、兼、聘一体的调解工作队伍。
矛盾纠纷多元调解联动中心实行“前台+后台”运行、“线上+线下”服务、“148+调解”工作新模式。建立矛盾纠纷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高标准推动部门联动,同频共振打好基层社会治理组合拳,对接龙岩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健全落实会商机制,推进矛盾纠纷联动化解。
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矛盾纠纷2604件,调解成功2526件,调解成功率达97%,社会治理成效明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近年来,长汀县围绕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打造基层社会治理长汀名片。
长汀县综治中心创新工作举措,推进综治中心“多中心合一、多网合一”规范化建设,推动资源在一线汇聚,服务在一线强化,平安在一线实现,做到“四个一体”。
“一体建”,构建“集约式”主阵地,做好四个整合实现三个转变,整合场所,实现由“分”到“合”的转变,整合人员,实现由“散”到“聚”的转变。整合机构,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
“一体用”,拉紧“层级化”责任链,实现三个明确定位即:明确县综治中心“枢纽”定位;明确乡镇综治中心“实战”定位;明确村(社区)综治中心“服务”定位。
“一体管”,打造“全过程”新闭环,做到三个实行即实行一个平台统管,实行一个APP服务实行,实行一套机制考评。
“一体治”,打好“多维度”组合拳,实现五联即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人员联管,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
通过新模式的运行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覆盖全县,一站式受理、一揽子分流、一条龙解决、一盘棋预防”的县乡村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格局,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