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支部党员王一雪:经济语境中开放科学价值基础的框架构建研究

支部党员王一雪:经济语境中开放科学价值基础的框架构建研究

支部党员王一雪:经济语境中开放科学价值基础的框架构建研究支部党员王一雪文章节选:经济语境中开放科学价值基础的框架构建研究。

作者简介

王一雪,河北廊坊人,本科、硕士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哲学与科学思想史。曾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科学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科学的社会价值_科学技术社会价值_科学价值定义

经济语境中开放科学价值基础的框架构建研究

———从米洛斯基的观点谈起

科学的社会价值_科学技术社会价值_科学价值定义

一.

关注价值基础的缘起:米洛斯基关于开放科学属性的新自由主义界定

米洛斯基将开放科学的基本假设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主张开放科学是新自由主义科学体制的产物和工具,其重新配置了科学制度和知识本质,以便更好地符合市场需求。这一观点可总结为:

(1)科学知识:开放科学不仅没能解决或纠正依赖内部交流的科学“旧体制”存在的科学增速放缓、撤稿率增加、论文造假问题,反而是各种现代科学危机的原因之一;市场成为科学知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最终判决标准;开放科学借助平台资本主义呈现出游戏化特征,混淆知识真理性和量化评估。

(2)科学家:开放科学令科学研究自动化,科学家成为准市场中深谙算法的企业家、随时可以抽离的临时工,他们依靠影响因子、同行联系及各类指标排名建立人力资本,操纵净值;其个体主体性消失于复杂的科学信息生态系统中。

(3)科学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公众接触科学生产过程可能滋生蔑视情绪,加重西方开放科学的民主空洞、贫乏。

(4)科学与商业活动的关系:数据商免费获得大量研究数据、碎片知识和自由劳动力。通过建立或收购开放网络平台和出版社进行扩张,形成垄断,获取巨额利润;通过签订研究合同控制数据披露等科研行为,开放科学将科学研究的风险社会化,将经济利益转交给私人资本;通过将档案功能和思想评价相结合,开放科学被整合进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的更大开放平台,并向第三方提供评估、验证、品牌化和监控研究项目的服务。

二.

论析价值基础的场域:弱资本逻辑、科学建制的动态历史和数字时代

我们尝试提出论说开放科学价值基础的各类场域,以此评价米洛斯基的上述观点。

1.从新自由主义的概念逻辑看开放科学

西方开放科学在某些现实表现及其可推测的未来趋势上与新自由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相似性,因而存在走向新自由主义的可能,不过可能性与最终结果不具有必然逻辑联系。

2.从弱资本逻辑和知识商品性看开放科学

科学家的企业家、临时工角色与科学家、知识的商品化有关。西方开放科学平台建设影响科学家的认知活动,令其个体价值市场化、思想劳动商品化、知识评价标准货币化,造成科研群体内部及其与公众间的类市场关系。科学家作为企业家对其论文引用数、好评度等的关注和计算表明,论文、实验程序、数据等像产品一样被分割,科学家可随时从工作中抽离,知识及其评价与特定科学家产生疏离,进而具有了商品的界限性、机械性特征。知识的筛选、表征、评议和发布形成了新型权力关系,造成科学内容平庸化、碎片化,评价机制数字化,研究过程竞技化、可分解化,这些表现符合市场活动中的商品特性。

3.从科学建制的动态发展看开放科学

开放科学是对期刊、信件、会议等传统科学交流模式的补充和重新整合,其评价需要在科学建制的动态发展中进行。开放科学的哲学和历史探讨有助于澄清开放的种类、意义和局限性。科学中的“开放”观念可追溯至英国皇家学会及其会刊的成立,其具有如下特征:正如公有主义规范,“开放”指共同体内部的知识公开和交流,这是科学之社会建制发展的内部逻辑的结果,其意图在于促进科学进步。1665 年第 1 期《哲学汇刊》的导言中写道,知识必须得到清晰、真实地交流,出版是最合适方式,以便为改进自然知识,完善所有哲学、艺术做贡献。可见,科学的公开和交流需求主要导源于共同体内部和科学自身的发展逻辑。尽管英国皇家学会为获取威望吸收少量贵族和官员入会,但学会发展和研究工作仍主要依赖科学家。

4.从数字时代的网络生态看开放科学

互联网平台令开放科学实践维度的展开存在可能性。科学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更密切交流,将交流心得运用于日常科研活动中。开放科学的商品特征不仅来自弱资本逻辑,互联网引发的知识碎片化、内容庸俗化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数字化和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实现、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开放科学运动。

三.

厘清价值基础的类型:关系、逻辑与价值基础的分类

1.科学知识与经济活动的两种关系

我们尝试在米洛斯基观点基础上进行符合逻辑的展开和推理,形成科学知识与经济活动的显性和隐性两种关系。开放科学与市场活动的显性关系表现为经济利益对科学认识过程的影响,以及知识转化为技术产品、获得知识产权,或者科学数据和实验设计成为企业技术研发的基础。这是知识形态的科研成果向实际经济活动的涉入。隐性关系体现为科学家的经济理性特征和基于思想市场观念形成科学活动的市场隐喻。知识和数据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共享和交流形成信息自由流通的思想市场。科学家的企业家、临时工形象可归结为一种结合周遭语境进行的数学计算,它具有迎合消费者(科学家发表符合企业利益的言说、论文等)预期并进行成本 - 收益计算等的经济理性特征。

2.科学活动中开放观念的双重逻辑

除了英国皇家学会长久以来、以科学社会学为代表的开放观念外,一些公共知识主张令开放观念负载了政治经济学、甚至政治哲学的意味。从历史脉络看,开放观念从偏重描述性转向规范性,其判别标准经历了从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经济学中的公共物品概念到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政治诉求。这一趋势在汉斯·拉德(Hans Radder)的观点中得到集中体现,他将知识公共性描述为两方面:通向科学的途径应不受财政阻碍地向任何足够优秀的人开放;公立大学中的研究成果不能通过专利具有私人性和排他性。

3.基于两种关系和双重逻辑的价值分类

我们根据科学与经济活动的显性、隐性关系和上述双重逻辑将经济语境中开放科学的价值基础分为科学的认识论价值、科学家行为和交往活动中的价值和科学的社会价值。认识论价值的基本问题是科学活动中被判定为合理知识的价值依据,包括基于市场隐喻和市场活动两种视角的合理知识之价值基础分析,即科学家在思想市场中和受到经济利益渗透情况下形成的认知过程、达成共识的合理知识是在何种价值原则下形成的。

4.根据价值分类探讨开放科学的意义

当前,关于开放科学的网站建设和制度、政策、价值观念的讨论方兴未艾,其未来发展尚处不确定之中。可确定的是,其对科学认识、科学价值有着重要引导和重构作用,这正是彰显中国学术特色的恰当时机。首先,数据共享是我国共享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科学与资本的密切联系成为当下急需探讨的哲学问题,厘清其价值类型是进一步分析科学数据共享伦理的关键。

其次,在开放科学建设伊始,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建构,其价值基础尚不稳定,这正是科研人员参加科学价值架构建设的良好机会。

最后,开放科学的现实发展彰显其影响未来科研、教学生活的巨大潜力。

总之,在将开放科学与特定政治经济立场联系起来后可发现,开放科学作为一种信息时代的、与传统科学建制具有关联的新型科学交往关系和科学实践方式尚在发展之中,它在建立、管理等实践方面需要一种澄清后的价值基础进行理论支撑,这既关系到科学价值和目标的设定或重构,又涉及到一种难以避免的、愈加开放的科学建制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扮演何种角色的问题。本文尝试基于经济语境建立开放科学价值基础的基本框架,或可为详细研究做准备。

(文章节选自《自然辩证法研究》2021年2月第37卷第2期)

上一篇: 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历史渊源与当代价值
下一篇: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有哪些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