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素质的直接体现,大学生能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实际是知识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过程,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志愿者活动为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重要平台。
【关键词】志愿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素质的直接体现,大学生能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以说是新时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也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应依托志愿者活动,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志愿者的精神
国际社会定义的志愿精神主要涵盖三个要素,即“志愿”、“无偿”、“利他”。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概括起来,志愿精神即“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具体说来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平等尊重、助人自助、共同进步。事实上,起源于西方的志愿服务已有百年历史,作为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志愿服务在催生现代文明中的作用一向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
从国际经验上来看,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年志愿者活动,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考核标准,并把它作为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合作精神、服务他人和丰富自己的主要方式。比如韩国规定中学生每年必须参加志愿服务40小时,并作为升学考核、选拔的一个重要因素;加拿大的大学在录取新生时,很注意考察学生在高中阶段做义工的情况,认为学生做义工不但能体现其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意愿,而且还能促进自我完善,是走向健康人格的重要一环;墨西哥政府则规定,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从事6个月的社会服务活动,并把它作为获得毕业文凭的先决条件之一。①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志愿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新生事物。而青年志愿者的活动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正式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也日趋成熟,各级青年志愿者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实践工作。他们根据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利用业余时间,结合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校园内外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他们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不但在传统的关心和扶助弱势群体、社区志愿服务、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等领域有着突出表现,而且在参与社会大型活动、抢险救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表现,如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西部助学计划、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青年志愿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显著的特点:
一是规模性。对于志愿者活动,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如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超过1200万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与了“抗击非典、与你同心”志愿服务行动。2008年,共有170万志愿者为奥运会以及残奥会提供志愿服务,而青年大学生则是其绝对主体。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共有300多万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共有17万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
二是志愿性。大学生志愿者是在不追求名利的情况下参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一些公益性活动,在活动中倡导和谐相处、互帮共勉,再加上他们有着魅力四射的活力和灵活的时间,所以他们更愿意走出校门,将自己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运用到社会中。
三是实践性。青年志愿者活动是课堂之外的实践平台,注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志愿者在参与活动中获得自身的成长,并实践对社会的责任感。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促进青年道德整体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可以看出,青年志愿者活动是适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使人生价值得到升华的较好的形式,它能够把服务社会与教育青年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一方面青年志愿者在实践中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被人需要”,与此同时,社会的认可、公众的赞誉满足了他们对自我的肯定,也使大学生获得了自我反省、激励、评价和提高的机会,不断去升华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它也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大学生认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并且在活动过程中使得大学生认识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应尽的责任,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在为社会做贡献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从志愿者的活动现状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优秀分子的集合,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的前途和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指出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这反映了党和国家对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视。针对具体的问题,笔者于2013年5月份对防灾科技学院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主要从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等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看大学生的责任认知。经过随机调查获取的有效问卷发现,我院已经成为志愿者并参加志愿服务的占志愿者总人数的81.2%,有18.8%的志愿者还未参加过志愿者活动。但也有15%的非志愿者通过一些个人的方式参加志愿服务。在对参加志愿者组织成员的调查中,定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占到了志愿者人数的56%,而对于剩下44%的同学,更多的只是偶尔的进行志愿者服务。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真正能够将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能定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的人数并不多。
另外,在对社会责任感的调查中,有71%的大学生比较关心国家大事,但也有4.7%的人从不关心国家大事。在“你是否认为自己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这个问题上,仍然有27%的人选择了“不太强烈”,而2.7%的人选择了“丝毫没有这想法”。这也说明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追求自我价值和需要,但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往往忽略甚至无视他人的存在,这些同学的自我责任感容易走向以个人为中心的极端,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
第二,从学生的参与动机看大学生的责任情感。参与动机方面,在回答“你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时,42%的回答选择了“自己将来生活的美好”,31%的回答选择“为实现自己的价值”,20%的回答选择“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仅 7%的回答选择了“用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在回答“你参与志愿者活动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时,67.2%的同学是为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46.7%的同学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加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仅仅有10.3%的人是为了“学会关爱他人,让社会充满关怀与笑容”。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大学生清楚地明白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但另一方面受现实环境的影响,他们积极追求个人的利益要求,而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则相对减弱。
第三,从学生的参与结果看大学生的责任行为。根据调查数据发现,在“当你遇到个人利益与社会或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放弃个人利益而服从集体利益吗”这个问题上,有4.8%的人明确表示不会,同时有11.3%的人不清楚自己会如何决择。当问到对大学生志愿者典型的看法时,95.2%的同学持积极态度,认为“他们的事迹很感人,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中能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在选择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也存在一些偏见,有87.2%的学生选择参与科普宣传、公益募捐、环境保护等志愿者活动,仅有10.5%的同学愿意选择助老扶幼、社区服务等形式。这可以看出来,一方面大学生从情感上赞同志愿者对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却不愿意把正确的责任情感付诸行动。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总结与分析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现状总体上是良好的,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进取精神。但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与社会接触较少,生活阅历相对简单,相对缺乏社会经验,因此有部分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不够,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的理想追求,轻视社会理想,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削弱了。
志愿者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优势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应履行的各种义务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觉悟。本质特征为:自律性、地域文化性和社会实践性。②自律性是评价个体社会责任感的标准,文化地域性是个体社会责任感的社会文化基础,社会实践性则是社会责任获得的有效和现实途径。实践证明,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志愿者活动适应了青年大学生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对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培养健康的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青年志愿者活动已成为规模性的学生参与项目,是提高大学生责任认知的有效举措。责任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承担的社会义务的认识,包括自己承担着怎样的义务,承担这些义务的最终原因与价值。③一般来说,责任认知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青年志愿者活动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其形式与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是见证了青年志愿者行动突飞猛进的发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社会知名度的公益活动,并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胡锦涛指出,“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练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它能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地选择空间和发挥潜能的机会,特别是在社会公益、支教扫盲、帮困扶贫等方面不断延伸,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学校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而且由于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培养功能,既可以使大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又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帮助大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拓展视野,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为国家和民族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志愿性的特征,是丰富大学生责任情感的有效途径。责任情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履行责任状况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和愿望,它根源于个体的良心和对利益的需要。④具有了正确的责任认识并不等同于能自然而然的将之付诸行动,而必须将正确的责任认识与积极的责任情感相结合,才会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和产生履行责任的动力。
社会是无字之书,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教育资源,作为具备一定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他们迟早要步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而志愿者活动接收社会教育本身就是主体性教育的内容,能够满足大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自我教育的良好基础,尊重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使得大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而且志愿者在实践中是具有一种自觉行为条件的积极体验者,他们在活动中一方面是更为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印证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对社会寄予更多的关注,从与弱势群体、边缘人群、贫困地区的接触中,在与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人的交流中活动中使得大学生对国情、民情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了对事物的理解力、判断力,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的关系,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自觉萌发出一种和谐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使得大学生把情感投入到更加广大的社会空间,而这也是引发责任行为的原动力和内趋力。
第三,青年志愿者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征,是培养大学生责任行为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是把社会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任务、要求、规范等通过道德实践转化为个体道德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也是大学生按照道德意识活动所达到的道德信念、道德境界、道德理想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完善他人、完善社会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有形活动”。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自我意识障碍;二是与家庭、学校、社区疏远,因此他们积极倡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亲社会”行为克服障碍。⑤所以在志愿者活动中大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使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从而对责任感产生了坚定的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志愿者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学会把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本质和主流,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牢固地树立起国家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自觉抵制各种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和言论,自觉践行社会责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对己负责到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负责的递进过程,青年志愿者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机会,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将所学知识服务社会,也为他们施展才华、锻炼意志,实现自我价值,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重要平台。
(作者单位均为:防灾科技学院;本文系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0121)
【注释】
①刘金英:“浅析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工作”,《教育探索》,2011年第3期。
②⑤王继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2期。
③④孙莉:“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