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解释
2 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3 目标:个体努力要达到的具体成绩标准或结果,是个体期望的未来状态。
4 价值观: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进行评价的原则、信念和标准。
5 意志:有意识的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6 自我效能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断。
7 工作动机:一系列激发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及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内部力量。
二 简答
1 动机的分类
生理性动机:饥饿、睡眠、性
社会性动机:权利、交往、成就
外在动机:奖励或惩罚
内在动机:兴趣热爱
2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呈倒U型关系(耶克斯-道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完成任务,较容易的任务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逐渐下降。
3 简述动机的归因理论
韦纳系统提出了归因理论,认为归因的维度有三种:控制点(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内外源影响个体的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影响个体今后的努力行为。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会产生习得性无助,韦纳总是强调从内部、稳定、可控的维度进行归因。
4 简述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
理论内容: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食物、水、空气)、安全需要(稳定、受保护、有秩序)、爱和归属的需要(建立情感、属于某一群体)、尊重的需要(自尊、被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大限度发挥潜能,不断完善自己)。
理论观点:
·1 五种需要与生俱来,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年以后才出现;
·2 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又叫缺失性需要;
·3 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
·4 高层次需要不是生存必须,但有利于健康、长寿,因此也叫生长性需要,需要较好的外部条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