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三层意义
——《乡土中国》述评
引言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研究中国基层社会的一部名著,单从乡村社会学的角度看已是不朽之作,但是这部著作是否只有社会学学术典范的意义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时代背景与学术背景分析
若是将《乡土中国》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中来考量 ,则更能显现出其意义之重大。
晚清以降,西方文明大规模涌入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个农业的中国、乡土中国的概念,有学者指出:“晚清以来, 在主要是与‘工业西方’比较中视中国为‘农业国家’的人士里, 把‘乡土’看作‘落后’者居多数。”另一些人士则肯定乡土作为中国传统之根基、肯定其价值。 于是产生了怎样认识乡土中国继而怎样改造乡土中国的思考与实践,这可以说是贯穿了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历程的一大时代潮流,费孝通先生就是参与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乡土中国》一书正是先生对于中国基层乡土社会的的认识与思考,如费先生在《重刊序言》中所说写这本书是“尝试
……(新文秘网省略66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与仪式等方面的旨趣也得以较充分的表述。” 费孝通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往英国留学,师从社会人类学功能派的大师马林诺夫斯基,,回国后,费孝通先生又翻译了马氏的著作《文化论》,严格的社会人类学学术训练对于费孝通先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如果撇开先生的社会人类学学术思想背景来讨论他的著作,未免有所偏颇,也不利于理解他的作品。
功能派的主张是“文化为工具,生活乃主体” ,故而强调从文化的现象入手探讨其背后的功能、结构,把原来人们视为神秘实体的文化揭示出来,使得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这也是《乡土中国》的一个研究视角,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是要适应人的生活的,“旧的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它终必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守住一个没有效力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会引起生活上的不变,甚至蒙受损失”。 当然没有需求的新文化也是不被接受的。
例如,费孝通先生谈到民国时期的文字下乡运动,当时的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的“愚”在于他们不识字,因此大力推广文字下乡运动以期改变这一状况,费先生认为这一运动在当时不会取得很大的成功,因为文字作为一种交流的手段,在乡土社会中不是最合适的、不易于被接受。乡土社会由于其不流动性,产生了一个熟人社会,又由于世代之间面临的问题的差异性不大,因此有稳定的经验可以利用,这就使得一个人所面临的问题、环境都是可以依托不变的经验来应对的,不必了解各种复杂的、新型的应对方式,所以记忆力足以满足一个人在乡土社会生活的需要,不需要借助文字来记载记忆无法负载的内容。而熟人之间对于互相的表达方式也是十分熟悉的,完全可以运用各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比如手势)来进行交流而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和对交流的阻碍,这样的情况下文字也就没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那么中国怎么会有文字呢?费孝通先生的回答是:“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 乡土社会另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是“男女有别”,中国传统的情感偏向于同性方面,乡土社会中盛行的结义性组织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费孝通先生的看法是中国传统家庭除了担负生育功能之外,还负有许多事业性功能,作为一个事业单位追求效率是其必然倾向,效率需要稳定作为其前提,这就迫使中国传统家庭一直作为不稳定因素的情感(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感),于是就造成了乡土社会男女之间界限严格的现象,“是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向同性方面去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费孝通先生写《乡土中国》这部著作并不单纯是作为大学授课的讲稿 ,而是特定时代潮流和学术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现实意义分析
乡土中国只是一种认识中国社会的视角,功能学派的社会人类学理论也只是认识社会的一种工具而已,通过特定视角、运用特定工具,费孝通先生想达成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先生所想的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为解决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一种思路。也就是说,先生考虑的是当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发生碰撞时,我们应该怎样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而不是一味地批评乡土社会落后或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固守乡土社会、拒绝现代化来避免矛盾。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常常把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作对比,指出唯有乡土社会的根本特性改变了,现代社会的制度才能在中国扎下根来。仍以费孝通先生分析文字下乡运动为例,在分析完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之后,他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 ……(未完,全文共3720字,当前仅显示187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