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浅谈社会责任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吉健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本文分析了社会责任对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支撑,对社会责任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企业为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应该采取的措施。关键词:社会责任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一、社会责任对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支撑第一,社会责任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受到社会交换理论的影响。社会学家Homans创立了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个体行为受到动机的驱动和影响,而动机无外乎来源于两种情况:对惩罚的规避和对奖励的渴望。社会交换理论的互换建立在理性、利他、互惠、群体收益、竞争和身份一致性的基础之上。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在企业之中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符合社会交换原则,而在社会交换理论之中最重要的是信任,信任能够在员工、领导之间建立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员工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多利益。只有在员工充分信任企业和组织的情况下,他才能够接受组织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才能够对组织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工作绩效,科技创新活动才有了生存之源。一个科技创新团队唯有在良好的协作关系之中才能够发挥出高度的创造力,团队之间、团队成员之间只有彼此信任,确认共同的目标,才能在多样化的信息网络下形成创新能力。
即使员工的科技知识和技术知识已经储备到一定程度,如果他对工作环境感觉不满,或者对团队感觉到不信任,那么创新活动难以为继,团队成员之间充满敌意,甚至勾心斗角,最终导致员工隐藏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将自己的创作潜质充分发挥出来。第二,社会责任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受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推动。最开始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学者是爱德华.弗里曼,他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供应商、消费者、股东、政府和员工几个类别。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该理论的影响下,企业不再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是期望通过长期的战略规划实现持久发展,使得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能够获益,企业在自身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应该关注与之打交道的利益群体。企业的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最重要的资本,因为科技创新项目都是由人提出来的,项目的质量是由成员的知识量、工作经验共同决定的,拥有相关经验和知识的员工能够对改善生产过程和产品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二、社会责任对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研究1.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交换和回报是紧密相连的,不论回报是以何种形式发生的。虽然员工不能明确要求回报的性质,但是其期待对方给予适当的回报。
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给知识型员工带来满意的工作环境和公正的晋升制度,这使得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信任纽带,而员工也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来回报组织,以获取组织的奖赏和认可,这一交换过程让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加深。企业如果能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员工会感觉到组织不只将之视为创造利益的工具,而是实实在在关心他们的福祉,那么员工就有信心自己会获得公平的对待,对组织的满意度大大加强。也就是说,企业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那么知识型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越高,科技创新能力也就越强。2.组织认同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组织认同感会增加个体对企业的关心,促使他们做好本职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工作中积极和其他员工交流和沟通,共同完成组织的科技研发。从总体情况上来看,组织认同感可以激发个人责任感,具有个人责任感的员工在工作岗位中更加关心绩效,期望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科技创新人员往往通过专利发明、论文撰写、专有技术研究来促进产品创新,并积极促进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市场化,帮助企业实现创新。科技创新人员对组织的认同感越高,那么组织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就越强。3.创新氛围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氛围是一种外部环境,它是组织员工对创新环境的一种主观认识,当科技创新人员对创新环境有了感知体验之后就会形成一种态度、动机和信念,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影响科技创新人员你的工作行为。当科技创新人员感受到组织支持创新,为创新建立公平的制度,为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而努力后,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就会收到激发,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创新工作之中去。科技创新人员对组织创新氛围的感受不仅仅会影响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还会带动整个企业创新素质的提升。企业的创新氛围虽然是一个外部调节因素,但是其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企业的创新氛围越浓厚,科技创新人员的创新动机和意愿越高,科技创新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三、结语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知,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和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出正向相关的关系,企业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关心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为其提供良好的福祉,创设公平的制度保证创新,都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环境之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企业应积极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
在当今社会中,企业虽然在员工薪酬、福利待遇、业务培训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从短期来看会增加一定的经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会促使知识型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通过加倍努力工作与企业实现共同成长。第二,企业应注重知识型员工间的知识传递与共享。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与交流,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意识和潜能,提高团队创新合作意愿。第三,企业应加大创新开发经费投入力度。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保证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不受主客观因素的束缚。同时,还应注重市场调研,保证创新技术符合市场需要,避免与市场脱节,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附加值。第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企业文化,梳理知识型员工的创新价值观。培育吃苦耐劳、努力拼搏、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容忍创新失败,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参考文献:[1]张新国,石梦菊.论劳工标准对企业发展能力的影响[J].江淮论坛,2013.[2]李向波,李叔涛.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3]宋天和,杨威.企业自主创新和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研究,2008.2015年· 2月· 下期经营管理者学 术理 论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 ourna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