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具体表现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具体表现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具体表现表现:1、帝国主义日益成为统治中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帝国主义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表现:

1、帝国主义日益成为统治中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帝国主义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他们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军事、文化,使本来已经落后的经济文化更加落后,成为阻碍近代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

2、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力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显著的优势,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由于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3、中国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工农群众不仅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且还受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4、近代中国的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的艰难过程中诞生的。这种文化是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层面构成的,最终马克思主义占据统治地位,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含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形成原因:

国内因素

与欧洲等地的发达国家不同,当时的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态,形成了比欧洲国家更为强大的自然经济。长期的封建社会使人民对世界形势缺乏足够了解,整个社会普遍存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心态,排斥外来文化。在商品经济不甚发达,自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雇佣劳动现象受到当时的意识形态制约而难以发展。导致社会生产力迟滞不前,国力相较于资本主义国家有极大的差距。在政治上受到外国的控制,为倾销商品而控制海关关税;通过设立租界开设工厂。使得国家在全方位受到资本主义的控制,但依然存在着形式上的主权。

外部因素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空前的发展,来自当时中国市场的利益已不足以满足资产阶级的需要;同时大量商品的生产需要有足够的原料与劳动力来维持。这样一来占有拥有丰富原料、广阔市场与廉价劳动力的封建国家成为资产阶级的首要目标。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态度均为自由主义和重商主义,利用国家机器来维护该国资产阶级,以外交、经济乃至武力为该国资本主义发展寻求殖民地。对于采用贸易壁垒等利用政府封闭该国市场的国家,一律以武力解决,再以不平等条约来确定开放市场的法理依据。随著外部因素的不断加强,最终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殖民地倾向将愈加明显。

过程: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

影响:

殖民地经济

长期的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导致该国工业几乎没有发展,一味以输出原料为贸易主要形式,并形成强大依赖性。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畸形发展的殖民地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全球贸易的主导地位和有力的竞争,打压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原殖民地国家原料价格,抬高工业成品的价格,形成价位“剪刀差”。随著77国集团的成立,这种价位差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并没有消失。

文化冲突

在一些伊斯兰教或其他宗教及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国家,对外来文明及他们所信仰的宗教往往相互敌视,互不认同。其中在中东地区和东亚的表现尤为突出。在中国和日本,占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及皇权至上思想遭到民主思想及基督教等文化思想的冲击,其统治地位遭到挑战。有时外来文化可能会与该国文化思想相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包含有多元结构的新思想,借以推动社会前进。但这种冲突有时不仅会存在于文化思想界,而是以政权更替、武装起义等极端手段来表现。无论最后文化冲突的结局如何,都在进一步削弱该国文化的影响力。这种对立现象一方面被认为是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摒弃不文明现象、教导落后文化的积极手段,但也有大量的观点提出这种对该国文化思想的摒弃是社会思想混乱、流血冲突乃至暴乱等危害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源。

思想社会运动

出于对国家安危的考量,部分国家的思想激进分子采用引入先进科技、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技术的手段来推动该国的改革。这种改革的成功国家将转型为新的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原有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但有时改革会遭到该国保守封建势力及有敌意的外国干涉下失败,反而加强了该国殖民地化趋势。同时部分国家在改革时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图将该国引入共产主义道路。

民族自卑心态

随著20世纪中叶世界殖民体系的不断瓦解,取得主权独立的国家中,由于国内矛盾尖锐、经济萎靡不振,或者国家经济发展出色,但人民精神上并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特殊的心态。这种心态一方面表现为对该国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国家没有能力摆脱困境,应当以改变社会形态的方式来解决现有困难;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极端的激进派:排斥外来事物、拒绝国际合作,片面强调该国的优势,反权威主义。这种观点认为以上两种心态同出于该国历史上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时期对民族自尊心的严重打击,对国家强大极为关注,希望该国能够成为世界领袖,从而对现有社会的反差产生强烈不满而造成的不同表现。

上一篇: 浅谈关于工程造价的价值体现.docx
下一篇: 2023年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