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芜湖打造“五红”特色党建品牌 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芜湖打造“五红”特色党建品牌 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芜湖打造“五红”特色党建品牌 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党员群众的需要就是基层党组织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弋江区委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不断创新方法、点面结合,打造出

“党员群众的需要就是基层党组织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弋江区委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不断创新方法、点面结合,打造出以“五红”为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提高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了为民服务能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红云服务:便民服务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

党员的社会责任_党员的社会责任感_党员承担社会责任

居民在红云服务站维修家电

今年春节前,租住在弋江嘉园社区的64岁山西老人王业华想回家过年,可是却不知道怎样从网上买火车票。老人向社区“红云服务站”求助后,青年志愿者罗敏敏几经努力,终于“抢”到一张从芜湖到山西吕梁的票,圆了老人回家过年的梦想。

在弋江区,每个社区都有一个这样的党建“红云服务站”,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全区32个社区党组织,党员总计4659人。怎样在社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而凝聚人心、增强群众的获得感?2014年以来,弋江区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供给侧改革,通过“党建红云”建设,打造一批“群众家门口的党组织便民服务站”。

推行基层党组织供给侧改革,意味着需要找准党组织服务与党员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点”。都宝花园社区党委书记于红华还记得2014年的一次尴尬遭遇。当时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区党委一班人上门征求群众意见,有居民直言不讳地提出:“社区提供的服务我们根本用不着!”居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社区党委随后在小区做了3100份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显示,排名前3位的需求分别是快递收发、家政维修和代居民网购。2015年1月,弋江区第一个“红云服务站”在都宝花园社区建成,服务站根据社区居民构成特点与实际需要量身定制服务项目,获得居民点赞无数。

同年6月,弋江区首批建成9个社区“红云服务”站点,以“党组织便民服务”为核心,逐渐形成“红云四级网格”、 “红云便民体验日”、 “红云大课堂”、 “红云志愿服务”、 “红云好声音”等“1+5”服务载体,贴近群众需求开展工作。在弋江嘉园社区,党员志愿者陈宗凤是“红云四级网格”的最后一级网格员,她认领的责任区是60号楼2单元,整个单元12户居民的“家长里短”全装在她的心里,“有困难找陈阿姨”也在这些住户中口口相传。

两年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在弋江区不断复制推广。2015年底,“红云服务”在全区推广,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93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参与党员3200多名,110名党员当选“红云服务之星”。

“红领行动”:党建指导员助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党员承担社会责任_党员的社会责任_党员的社会责任感

兼职党建指导员在企业与党员交流

“跟党走,企业发展更有活力。”“党员民主生活会是打破层级壁垒、实现平等沟通的最好平台。”……提到非公企业党建,弋江区的企业主们有很多心里话。

非公企业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近年来,弋江区以“红领行动”为指引,非公企业党建之花灿烂绽放。

时间回溯到2010年,弋江区在全市率先发起“红领行动”,通过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考核、双向选择等程序,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退居二线和改制企业转岗的党员干部中,第一批选派10名专职党建工作指导员到非公企业指导党建工作。2015年,市委组织部向弋江区派出第二批39名专兼职党建指导员,进一步壮大“红领”力量。与此同时,弋江区委安排68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定点联系230家重点企业,做到党建与经济发展同联系同服务。

走进高新区三只松鼠电子商务公司,处处洋溢着鲜明生动的党建元素:“松鼠党员墙”上,公司党员的照片与承诺组成一棵“大树”,格外生机盎然;相隔不远处,是“松鼠党员加油站”,上千册的图书组成图书长廊,供党员们随时取阅;“松鼠客服之星”风采墙上,左上角粘贴党徽的党员照片成为最亮眼的主角。

三只松鼠党支部成立于2013年11月,随着公司员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党员群体以平均每年50人的速度递增。2014年7月,三只松鼠党支部改设为党总支,2015年8月改设为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支部书记都是企业业务骨干。65岁的许家甫是三只松鼠的专职党建指导员。“目前公司共有党员126名,入党积极分子26名。”提及公司党建基本情况,许家甫了如指掌。如今,他每周都要去公司转转,指导开展“三会一课”等党组织活动。

三只松鼠党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针对党员年轻化、工作生活高度依赖网络的特点,2015年,弋江区委组织部“90后”科员江欣禹成为三只松鼠党委兼职党建指导员,配合老党员许家甫开展工作。“我的任务就是把许老师的话翻译成年轻人听得懂的语言”,开朗活泼的小江笑着说。因为年龄相近、爱好相投,她很快就融入到这个年轻的群体中,工作起来如鱼得水。两位党建指导员以“快乐党建e起来”为主题,在三只松鼠电子商务公司建设“松鼠党建云平台”,使党员员工不离开工位就能参加“三会一课”,实现互联网+党建的有机融合。

三只松鼠是弋江区以“红领行动”引领非公党建的一道缩影。几年间,弋江区非公党建指导员注重把企业党建与集中组建活动相契合、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与团建工建相融合,非公党建成效斐然:2010年至今,先后发展新党员35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20名,接转党员组织关系275名。有95名企业主递交了入党申请,其中83名被发展为党员。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企业紧跟党的政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仅增强了自身逆势发展的信心和能力,也对推动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红心向党”:引导社会组织释放发展正能量

党员承担社会责任_党员的社会责任_党员的社会责任感

党员民情工作站其乐融融

弋江区现有社会组织68个。怎样激发活力,引领社会组织“红心向党”?区委坚持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全区党建整体布局,不断扩大党在社会组织中的影响力。目前,社会组织中单独组建党组织29个,联合组建党组织18个,专职人员中有党员的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达100%。、

作为区委、区政府整合民间公益力量组建的志愿服务机构,“心暖花开”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于2013年。“联合会刚成立时矛盾重重,各协会之间、协会与社区之间,经常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对于“心暖花开”成立之初面临的问题,“心连心”爱心协会负责人胡才虎并不讳言。组建社会组织党组织、以党建凝聚人心,成为“心暖花开”解决争端、顺利开展工作的一把“金钥匙”。以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为例,“心暖花开”党支部成立刚一个月,就收到入党申请书11份,在确定积极分子的过程中争议较大。对此,支部委员会提出,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没有党员的志愿服务队伍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最终经全体党员票决通过。

“心暖花开”党支部自2015年8月成立以来,一方面积极壮大党员队伍,专职工作人员中的党员组织关系一律转到党支部;另一方面努力扩大参与范围,鼓励兼职党员参与党支部活动,每次开展活动之前,通过微博、QQ群、微信群通知全体党员,并提前确定参与人员。党支部既是战斗堡垒又是政治核心,坚持重大活动会商、争议问题票决,最大限度减少团队之间的内耗,团结带领公益组织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凝聚力量共同推进扶贫助困的公益事业。截至目前,联合会的5支公益团队中,有4支当选为安徽省“江淮优秀志愿服务典型”,团队负责人中1人当选“中国好人”、1人获得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5人当选“芜湖好人”。

社会组织“红心向党”,不断释放发展正能量。在昭美眼科医院,党支部以“三红三亮”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政治核心、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红旗引领、精益求精亮品牌,红心行医、共产党员亮承诺,红色行动、德行昭美亮江城等系列党建活动,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呈现患者满意、医者尽职的良好氛围。党支部引导党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江城光明行”白内障爱心复明项目,3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获得援助,接受免费白内障手术。

红动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响应群众诉求

党员的社会责任_党员的社会责任感_党员承担社会责任

在职党员进社区季度公示

近日,弋江嘉园社区在社区宣传栏贴出了2016年一季度“红动社区党员行”志愿服务记录。“这个好,哪些党员来社区开展了哪个方面的志愿服务,哪些党员没有到社区服务,全部一目了然。”社区老党员陈昌甲评价说。全区每个社区在每季度末都会贴出这样的公示。

去年3月,弋江区启动“红动社区党员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采取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爱心存单的“四单制”服务模式,促进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与基层群众诉求、社区工作重点、共建幸福家园和民主评议党员四个方面深度融合,确保在职党员在社区“进得去”、“做得好”、“效果实”,增强社区建设力量。

何谓“四单制”?居民点单,意味着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什么活动、提供哪些服务,由居民群众说了算;社区下单,是社区党委在综合分析群众需求和在职党员特点的基础上,因需设岗、因人设岗、因事设岗,把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与社区重点工作融合起来;党员接单,是社区党委设定岗位后,在职党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个人专长分别认领岗位,发挥先锋表率作用;爱心存单,是指社区党委为每一名在职党员设立一本“爱心存单”,及时记录、反馈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情况。这样的岗位认领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4月21日,李巷社区党委就举行了在职党员“誓师大会”,27名在职党员加入社区“向日红云”志愿服务队,分8组认领了助学、助残、环境保护、治安维护等岗位。

志愿服务与群众诉求、与共建幸福家园深度融合,使得一些社区服务项目因为零收费、高质量,逐渐形成品牌。在弋江嘉园社区,芜湖广播电台在职党员每周六上午面向中小学生做普通话培训,深受小区中小学生及其家庭欢迎;在丽城社区,安徽师范大学在职党员开设的“国学推广班”每周日上午准时开课,面向5岁以上儿童普及国学知识,常出现一家三代共同在课堂学习的温馨场景。

“红动社区党员行”活动开展过程中,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手段成为有效助力。据介绍,每一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道时都被要求扫一扫社区“党建红云微信群”,社区党委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活动信息,使在职党员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社区工作动态。去年5月,洪桥社区一名低保户家庭突遭大火,人员受伤、家中受损,社区在职党员在微信平台上第一时间参与捐款,仅用一上午时间就成功募集善款1.2万元。

活动开展以来,各社区共接收1721名在职党员报到(其中包括1257名区境内高校在职党员),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3862件。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464名全部到社区报到,参与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2132人次。

“红色细胞党小组” :农村党建前沿阵地润物无声

党员的社会责任感_党员的社会责任_党员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组织党员集体学习党章

4月末的一天,火龙街道善瑞村77岁老党员王承发拿起记号笔,在家门口的白板上写下“红五月”安全活动宣传相关内容。他家房屋临街的一面墙壁刷上了黑漆,变成一块宣传栏,几年来,每逢重大节日,老人都会及时更新宣传栏上的内容,向村民宣传党务知识、政策法规、致富信息等。与此同时,老人还特地在院子里开辟出一片空地,摆上桌椅,充当善瑞党小组的活动室。

农村党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服务群众,汪承发老人是一道缩影。弋江区目前有村级党组织18个,农村党员3217人,近年来区委在农村党建工作中打造一批“红色细胞党小组”,通过一个个“红色细胞”,不断激发农村党建工作活力,使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引领文明新风的有力引擎。

每逢周末傍晚,忙碌一天的火龙街道火龙村龙桥组的村民们便三五成群地来到位于村中心的龙桥党小组活动室。党员们讨论村里大事小情,养殖户们交流经验技术,农妇们闲话家长里短——这里俨然成为全村的“新闻”中心,3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常常挤满村民。

龙桥党小组隶属火龙村党委第一支部,由龙桥、八房等13个村民组的党员组成,现有党员21名。长时间来,由于没有固定场所,党小组开展活动很不便。2015年初,火龙街道启动建设党建“红色工程”,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打造一批“红色细胞党小组”。经遴选,龙桥党小组作为第一批试点正式挂牌。党小组副组长周必祝自费将自家临街的一间房屋粉刷一新,添置桌椅,免费提供给党小组做活动室。

龙桥村水面资源比较丰富,许多村民以水产养殖为主业。近几年,由于市场行情不好,效益不高,有的村民甚至亏本。党小组副组长周必祝是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他通过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掌握了莲藕种植和鱼鸭混养的高效养殖方法,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党小组活动室建成后,周必祝坚持参加每次活动,将自己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养殖户,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如今,弋江区的每个自然村都在积极组建“红色细胞党小组”,建设党小组活动室,使党员能够就近参加党组织活动。与此同时,各村党组织注重发挥党员作用,设立“党员民情工作站”,由德高望重的党员志愿者做民情调解员,化解农村赡养老人、财产纠纷等引起的纠纷,成为维护农村安宁稳定的前沿阵地。

上一篇: 全国劳动力平均年龄已上升至38.4岁 东北三省最高
下一篇: 关于人生价值2000字的思修论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